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喜迎二十大·四川这十年】鉴证四川——透过年鉴看四川这十年④│社会建设篇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10-15 10:57:22 浏览次数:421 【字体:

鉴证四川

——透过年鉴看四川这十年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四川十年,已记载于《四川年鉴》及各地方综合年鉴与相关志书中,成为历史的永恒。回望志鉴书籍中的十年风雨,我们能全面领略2012年以来四川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党的建设各领域所走过的奋斗历程,能直观触摸全省各族儿女拼搏实干、砥砺前行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更能深刻感受治蜀兴川伟业所聚合的磅礴激昂、豪迈慷慨的精神力量!

修史立典,存史启智。为充分汲取历史智慧和营养,牢记嘱托、讴歌时代、勠力同心、共创未来,激励全川人民一步步把习近平总书记为四川擘画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特组织力量,从近年编纂出版的《四川年鉴》和相关志书中回望十年路,浓缩辉煌成就,坚定信心,凝聚力量,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一地芳菲盛,十载春意浓。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九千万各族儿女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移山倒海、豪情满怀,乘风破浪、奋蹄扬鞭,共同谱写了新时代治蜀兴川的大美诗篇。

这十年,政通人和、河清海晏;这十年,百业俱兴、江海通川;这十年,蜀风雅韵,繁花满园;这十年,擘画天府,宏图璀璨!

这十年,一碧万顷、绿染苍山;这十年,黄发垂髫、国泰民安;这十年,众志成城、共克时艰;这十年,旧貌新颜,捷报频传……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浩浩汤汤,顺之则昌。

在浩渺的历史长河中,十年只如一瞬;但是,在巴山蜀水的苍茫大地上,正是这数千个日日夜夜的接续前行,辉映着全川人民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在新时代的宏伟坐标上描画了波澜壮阔、天翻地覆的人间奇迹,镌刻成创新发展、跨越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永恒!

社会建设篇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刻把握新时代治蜀兴川的价值取向,切实提升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能力,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持续推动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经全省上下共同努力,四川成功抗击2013年4·20雅安地震、2017年8·8九寨沟地震、2022年9·5泸定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与全国人民一道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时,四川社会保障网进一步织密,教育、体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民生福祉有效改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稳步增强。

2012年

1月4日四川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揭牌。该委员会是省政府依法设立的专门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的专门机构。

7月9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十二五”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7月27日—8月12日在伦敦举办的第30届奥运会期间,四川籍体操运动员邹凯、冯喆各获得2枚金牌。

11月8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十二五”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2013年

1月9日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决定用3年左右时间使全省食品安全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2月17日“农民工住房保障行动”启动,农民工等外来务工人员逐步被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4月20日雅安市芦山县发生里氏7.0级地震,全川十多个市(州)、100余个县受灾。地震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立即作出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赶赴芦山地震震中灾区现场指导。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四川省委、省政府科学、有序、有效组织力量进行抢险救援和抗震救灾,并迅速开始灾后重建。

6月4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儿童福利院和儿童福利服务指导中心建设工作的意见》,明确加强儿童福利服务指导中心建设,建立儿童福利服务网络。

7月7—12日四川盆地西部汶川特大地震和芦山地震灾区范围遭受持续性特大暴雨袭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四川抗洪抢险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7月16日成都市金牛区曹家巷启动改造,在全国首创居民自治改造新模式。

2014年

3月19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危旧房棚户区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2013—2017年,全省改造危旧房棚户区约150万户;2020年前,基本完成城镇现有危旧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

4月21日省政府印发《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14年末,全省实现新农保和城居保制度合并实施,并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相衔接。

5月6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大力度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意见》。

11月22日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境内发生6.3级地震。灾情发生后,四川省委、省政府立即启动地震Ⅱ级应急响应,全力以赴做好抗震救灾工作。

10月1日四川省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即时结算省级平台正式开通。至2017年底,四川完成与异地就医国家平台联动,跨省异地就医联网直接结算基本实现。

12月30日四川省民兵综合应急救援总队成立,辖地质灾害救援、抗洪抢险救援、核生化救援、运输支援和应急通讯保障等6个大队、20个分队。

2015年

4月2日省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出台《四川省省市县乡四级综合减灾救灾应急指挥体系管理工作规程(试行)》。

6月1日《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施行。

7月7—8日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召开,审议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 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

8月19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川籍跳水运动员任茜夺得女子10米跳台冠军。

9月18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基础设施建设扶贫专项方案》等10个扶贫专项方案,明确了全省扶贫攻坚的总体设计、制度安排、政策措施和工作要求。

11月12日省直机关工委、省委组织部等九部门印发文件,明确“五个一”机制,全省脱贫攻坚驻村帮扶力量由“第一书记”逐渐形成“五个一”帮扶力量。

11月22日省政府印发《四川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2022年2月26日,省政府又一次印发《四川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12月8日省委召开常委会议,决定成立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四川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

当年全省民族自治地方51个县(市)实施15年免费教育计划。

2016年

5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设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郫县、四川大学入选首批示范基地。

8月21日四川省对口帮扶藏区彝区贫困县工作会议召开,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省内对口帮扶藏区彝区贫困县工作方案》。

12月30—31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脱贫攻坚督查巡查工作办法》《四川省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细则》。

2017年

1月5日浙川东西扶贫协作和深化合作座谈会在成都召开,两省签署浙川东西扶贫协作和合作框架协议。

2月28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芦山地震灾区实现五年整体跨越七年同步小康目标的意见》。

3月20日省政府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成为全国首个通过国家级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标准化试点评估验收的省级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

8月7日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的意见》,明确将高原藏区、大小凉山彝区45个贫困县确定为深度贫困县。

8月8日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地震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省委、省政府第一时间启动一级应急响应预案,迅速指挥抗震救灾、领导灾后重建。

2018年

1月9日省政府发布 《关于表彰首届“四川慈善奖”获得者的决定》,74个(名)慈善集体、个人和优秀项目被表彰。

5月9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牵头筹建的中国四川国际应急医疗队通过世界卫生组织专家认证,成为全球首支最高级别的非军方国际应急医疗队。

6月1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组建贫困村驻村工作队,实现11501个贫困村“一村一队”全覆盖。

7月30日《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出台。

12月13日成都市获得2021年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举办权。

2019年

3月30日凉山州木里县雅砻江镇立尔村发生森林火灾。3月31日,在组织力量扑救过程中,27名森林消防指战员和3名地方干部群众牺牲。4月5日,木里火场得到全面控制。

木里森林火灾救援(四川年鉴社 供图)

4月3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19个扶贫专项2019年实施方案,计划投入1320.74亿元,确保完成31个贫困县、1482个贫困村、5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的年度目标任务。

8月1日四川农民工服务平台正式开通上线,该平台具有信息服务、在线办事、互动交流3大功能,量身定制了农民工最关心的就业招聘、返乡创业、家乡发展、权益维护等信息服务内容。

2020年

1月16日成都市报告发现1例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观察病例。19日,省委常委会会议对疫情防控作出安排。24日,四川省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应急响应。此后,省委、省政府根据疫情变化,采取多种措施,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国务院部署,安排部署四川省疫情防控工作。3月19日,四川实现全省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首次“清零”,并进入常态化防控状态。4月1日起,四川推进中小学复学复课,生产生活秩序逐步回归正常轨道。

“致敬逆行者 点亮四川”大型公益宣传活动致敬海报在红星路二段与总府路路口城市大屏播放(四川年鉴社 供图)

1月25日四川组建第一批医疗队137人驰援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是全国首批支援的3支医疗队之一。四川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并亲自为医疗队壮行。截至4月5日,四川医疗队共收治病人2163人。4月7日,留守武汉的最后一批162名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返回四川。四川先后向湖北派出10批医疗队、3批疾控队及3名国家单独抽调的专家共1463人。

2月19日省委印发《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加强党的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通知》。

2月3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四川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

3月13日省委在西昌市召开挂牌督战凉山州脱贫攻坚座谈会,针对问题研究对策措施,确保打赢脱贫攻坚夺取全面胜利。

3月30日凉山州西昌市经久乡马鞍村发生森林火灾,在抢救中19名扑火人员死亡、3人受伤。至4月2日,西昌森林火灾现场明火被扑灭,全面转入清烟点、守余火阶段。

4月26日省内规模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凉山州昭觉县易地扶贫搬迁县城集中安置点住房分配大会举行,安置昭觉28个乡镇92个边远山村的3900余户1.8万余名贫困群众。

5月12日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应急管理厅印发《关于做好重特大自然灾害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实施意见》。

6月30日四川省城乡社区治理试点示范三年行动计划启动。

6月30日我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建制村——布拖县乌依乡阿布洛哈村实现车路双通,至此四川100%实现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

11月16日省政府印发《关于批准普格县等7个县退出贫困县的通知》,至此,四川161个有脱贫攻坚任务的县全部脱贫,62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1501个贫困村全部退出,88个贫困县全部清零,四川消除了千百年存在的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

11月17日四川省抗击新冠肺炎和防汛救灾表彰大会举行,一批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和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四川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得到表彰。

2021年

3月30日《四川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试行)》出台。

4月22日四川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成都举行,授予900个集体“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授予1400人“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阆中市老观镇平安村的贫困户与帮扶单位干部一起为脱贫喝彩(四川年鉴社 供图)

5月26日省政府新闻办发布四川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四川常住人口8367.5万人,居全国第五位。成都市常住人口2093.8万人,仅次于上海、北京、重庆。其余20个市(州)常住人口都在600万人以下。

5月27日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

6月3日省政府决定,自2022年起,将每年3月30日设立为全省森林草原防灭火警示日。

8月3日在东京奥运会体操项目男子双杠决赛中,四川宜宾籍选手邹敬园获冠军。

8月25日省政府印发《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到2035年前四川革命老区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建设目标。

2022年

1月10日省民政厅公布,四川省县域内片区划分完成,全省共划分乡镇级片区809个、中心镇700个、6812个村级片区。

5月20日全省2021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发现问题整改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会议强调,不折不扣地抓好问题整改落实,确保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6月2日民政厅会同13个部门印发《四川省低保边缘家庭认定办法》。

6月27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旨在减轻困难群众重特大疾病医疗费用负担,建立健全防范和化解因病致贫返贫长效机制。

7月18日成都市成为2025年第十二届世界运动会举办城市。

8月四川省遭遇历史同期最极端高温、最少汛期降水、最高电力负荷叠加的困难局面。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全川社会各界千方百计共渡难关,实现了经济社会稳定有序运转。

9月5日12时52分,泸定县磨西镇发生6.8级地震。这次地震烈度9度区面积达280平方千米,覆盖甘孜州泸定县、雅安市石棉县的7个乡镇。截至9月11日12时,地震造成93人死亡、25人失联、420余人受伤,5万余间房屋损坏,受灾人数达11万余人。在习近平总书记关心下,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和当地党委政府组织各方力量紧急驰援,取得了抢险救援、抗震救灾的胜利。

7—10月四川多地相继发生新冠疫情。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和各兄弟省市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各地严格遵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坚持科学精准防控,通过开展全员核酸筛查、分区分级管控、静态管理等多项措施,从严从紧从细从实应对疫情,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人民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稳定。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执笔:刘志文(四川年鉴社)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