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乐山市沙湾区轸溪尖脚桥

作者:口述:万戎琼 整理:高旭平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6-06 15:21:38 浏览次数:354 【字体:

乐山市沙湾区轸溪尖脚桥

乐山市沙湾区轸溪口场镇中间,有一座清朝时修的石拱桥,也称“米市桥”,直通葫芦坝。现在虽然新修了水泥公路桥,但这座老桥仍原封不动地保留了下来。

传说这座老桥上有一双女子的尖脚印,因此也被叫作“尖脚桥”,因年久多次维修,那双尖脚印早已不知去向。桥上为什么有女子的尖脚印呢?

古时候,轸溪口面前的溪沟没有名字,每隔一花甲就要发一回大水。有一年,天上下大雨七天七夜,沟水猛涨几丈,沟边的田地被冲毁,房子被冲倒,人畜伤亡,交通断绝。嘉州府的善士们便筹集大笔钱物来拯恤灾民。所以,当地人给这条沟取名“轸溪沟”。后来,在沟口居住的人越来越多,形成乡场,这就是轸溪口。

原轸溪乡米市桥(双凤桥)

为方便过路人,当地人曾在沟上修过石桥或者木桥。可是,只要满一轮花甲,一河大水又把桥冲毁了。直到21轮甲子的头一年,大家才想出一个法子,专门去请鲁班先师家乡的石匠师傅来修桥,不到两个月,一座新桥修成了。

照老规矩,新桥要请高明的风水先生选个吉日良辰“踩桥”,没有踩过的桥是不吉利的。

“踩桥”的日子选在九月初九,取“天长地久”之意,表示吉利。同时,邀请百岁老人参加表示“长命永圆”,邀请乡里的地方官和绅士、文人代表“贵人”和“文曲星”。

踩桥当天上午,周围乡场和本地的百姓都聚集在河沟两边看热闹,可谓“人山人海、拥挤不通”。先由修桥的掌墨师敬桥头土地,请鲁班先师和诸神归位,退煞后,宣布踩桥开始,点炮、敲锣鼓,看热闹的人都欢呼起来。

踩桥队伍刚走上桥头,突然从人群中冲出一个人来。只见其身披红绫,双手提着一对金鸭儿,走在队伍前头。大家定眼一看,是一个美貌女子。正要呵斥她时,只见她从桥这一头一步跨到桥那头,口头唱道:“金桥修来万丈高,不怕洪水浪滔滔。银桥修来宽又平,人夫轿马好通行。我提金鸭贺四邻,富贵荣华百事顺。恭喜!恭喜!”看热闹的人一听,都鼓掌欢呼。正在这时,从东方飞来一朵彩云,那女子腾空而起,站上彩云,飘然而去。顿时,桥下发出“呷!呷!呷!”鸭子戏耍的声音。事后,大家仔细查看,石桥的对角,留下一对鲜活的尖脚印,鞋底上的麻索子影都看得清楚。

20世纪70-80年代,通过汽车时的米市桥

从那以后,这条沟不再发大水。100多年来,这座桥都稳如泰山。桥下的“金鸭戏水”,据说要有福气的人才能亲眼看到。

注:

①轸溪口,现沙湾区轸溪镇。

②葫芦坝,现沙湾区葫芦镇。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口述:万戎琼

整理:高旭平

供稿:乐山市沙湾区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