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四川主要地方文献目录

作者:sky 发布时间:2014-05-23 08:28:20 浏览次数:4492 【字体:

        四川主要地方文献目录

  一、 1949年以前旧方志
  1.省志
  (现代)任乃强: 《华阳国志校补图注》(12),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198710月第1, 19948月第2次印刷。
  ()熊相纂修: 《四川总志》(37), 明正德十三年 (1518) 刻、嘉靖增补本。
  ()刘大谟等修, 王元正等纂, 周复俊、 崔廷槐重编: 《四川总志》(16), 明嘉靖二十四年 (1545)刻本。
  ()虞怀忠等修, 郭棐等纂:《四川总志》(34), 明万历九年(1581)刻本。
  () 吴之皞修, 杜应芳等纂: 《四川总志》(27), 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刻本。
  ()蔡毓荣等修,钱受祺等纂:《四川总志》(36, 1), 清康熙十二年(1673)刻本。
  ()黄廷桂等修, 张晋生等纂: 《四川通志》 (47, 1), 清雍正十一年 (1733) 刻本、 乾隆元年(1736) 补版增刻本、 乾隆间 《四库全书》本。
  ()常明等修, 杨芳灿、谭光祜等纂:《四川通志》 (204, 22), 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刻本、 198412月巴蜀书社本。
  (民国) 宋育仁等纂修: 《四川通志稿》(现残存120), 民国25 (1936)稿本。
  (民国) 宋育仁撰, 龚维铸辑: 《重修四川通志例言》(1), 民国15 (1926)成都昌福公司排印本。
  (民国)宋育仁、陈钟信纂修: 《重修四川通志目录》 (不分卷), 民国25 (1936) 四川通志局排印本。
  (民国)龚煦春撰:《四川郡县志》(12), 民国25(1936)古美堂刻本、19839月成都古籍书店本。
  ()张邦伸撰: 《锦里新编》(16, 1), 清嘉庆五年(1800)敦彝堂藏版、民国2(1913)成都存古书局补刻本、 198412月巴蜀书社本。
  ()张澍撰:《蜀典》(12, 其中卷1、卷10、卷11分上、下), 清道光十四年 (1834)刻本、光绪二年 (1876) 成都尊经书院刻本。
  (民国)李肇甫纂: 《四川省方志简编》(不分卷), 民国33 (1944)钞本。
  (民国)傅松炑撰: 《西康建省记》, 民国元年(1912)成都四川官印刷局排印本、成都公记印刷公司排印本。
  (民国)李亦人编: 《西康综览》, 民国30 (1941)正中书局排印本。
  (民国) 民国川康边政设计委员会编纂: 《川康边政资料辑要》(29: 西昌、冕宁、越巂、会理、宁南、昭觉、盐边、盐源、雷波、马边、屏山、峨边、松潘、理番、汶川、茂县、懋功、康定、泸定、九龙、丹巴、道孚、炉霍、甘孜、瞻化、德格、雅江、理化、巴安), 民国26(1937)单册油印, 民国29 (1940) 成都铅字排印。
  2.府州县志
  () 冯任修、 张世雍等纂: 《成都府志》 (58), 明天启元年 (1621) 刻本、 19828月巴蜀书社
  《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本 (1) (以下称方志集成本)
  () 佟世雍、何如伟等纂修: 《四川成都府志》(35), 民国钞本。
  () 王泰云、衷以壎等纂修: 《成都县志》(6, 1), 清嘉庆二十一年 (1816) 刻本、 咸丰十年(1860) 补刻本。
  () 李玉宣、衷兴鑑等纂修: 《重修成都县志》 (16, 1), 清同治十二年 (1873) 刻本、方志集成本第2册。
  () 傅崇榘编: 《成都通览》 (不分卷), 清宣统元年 (1809) 成都通俗报社石印本、 19874月巴蜀书社整理标点本。
  () 彭琬纂修: 《双流县志》 (4, 1), 清光绪三年 (1877) 刻本、 民国26 (1937) 双流文献委员会排印本。
  () 彭琬纂修: 《双流县志》(2), 清光绪二十年 (1894) 刻本、 民国21 (1932) 补刻本。
  (民国)刘咸荥纂修: 《双流县志》 (4), 民国10 (1921) 排印本、民国26 (1937) 排印本、方志集成本第3册。
  () 董淳、 潘时彤等纂修: 《华阳县志》 (44, 1), 清嘉庆二十一年 (1816) 刻本、 光绪十八年 (1892) 补刻本。
  (民国) 叶大锵、 曾鑑、林思进等纂修: 《华阳县志》(36, 1), 民国23 (1934) 刻本 (附石印县境全图1)、 方志集成本第3册。
  ()谢惟杰、 黄烈等纂修: 《金堂县志》(9, 1, 1), 清嘉庆十六年 (1811) 刻本、道光二十四年 (1844) 补刻本、 同治六年 (1867) 重印本、 民国2 (1913) 修补重印本、 方志集成本第4册。
  () 王树桐、 徐璞玉、 米绘裳等纂修: 《续金堂县志》 (8, 1, 1), 清同治六年 (1867)刻本、民国修补重印本、方志集成本第4册。
  (民国) 王暨英、 曾茂林等纂修: 《金堂县续志》 (10, 1), 民国10 (1921) 刻本、方志集成本第4册。
  ()李绍祖、徐文贲等纂修: 《温江县志》(36, 1), 清嘉庆二十年 (1815) 刻本。
  (民国) 张骥、 曾学传等纂修: 《温江县志》(12, 1), 民国10 (1921) 刻本、方志集成本第8册。
  () 朱鼎臣、 盛大器等纂修: 《郫县志》 (44), 清嘉庆十八年 (1813) 刻本、 道光二十四年 (1844) 补刻本。
  () 陈庆熙、 高升之等纂修: 《郫县志》 (44), 清同治九年 (1870) 刻本。
  (民国) 李之清、戴朝纪等纂修: 《郫县志》(6), 民国37 (1948) 排印本、方志集成本第8册。
  (民国) 陈邦倬、 易象乾等纂修: 《崇宁县志》 (8, 1), 民国14(1925) 刻本、方志集成本第9册。
  ()庄思恒、郑珶山等纂修: 《增修灌县志》 (12, 1), 清光绪十二年 (1886) 刻本、 光绪二十七年 (1801) 补刻本。
  (民国) 叶大锵、罗骏声等纂修: 《灌县志》 (18, 1, 附 《灌志掌故》 4卷、《灌志文征》 14),民国23 (1934) 排印本、 方志集成本第9册。
  () 王钟钫、彭以懋等纂修: 《彭县志》(42), 清嘉庆十八年 (1813) 刻本。
  () 张龙甲、 吕吴调阳等纂修: 《重修彭县志》(13, 1, 1), 清光绪四年 (1878) 刻本、方志集成本第10册。
  ()傅华桂、王玺尊等纂修: 《增修什邡县志》(54), 清同治四年 (1865)刻本。
  (民国) 王文照、 曾庆奎、 吴江等纂修: 《重修什邡县志》(10), 民国18 (1929) 排印本、方志集成本第10册。
  () 张珽、侯国栋等纂修: 《汉州志》 (14, 1), 1958年传钞清乾隆十一年 (1746) 刻本,19882月中共广汉县委办公室、广汉县档案馆编《历代汉州志》本。
  ()刘长庚、侯肇元、 张怀泗等纂修: 《汉州志》(40, 1, 1), 清嘉庆二十二年 (1817)刻本、同治八年 (1869) 重印本、方志集成本第11册、《历代汉州志》本。
  () 张超、 曾履中、张敏行等纂修: 《续汉州志》 (24, 1, 1), 清同治八年 (1869) 刻本、方志集成本第11册、 《历代汉州志》本。
  (民国) (英国)汉明灯纂: 《广汉县志略》, 民国10 (1921) 钞本、《历代汉州志》本。
  ()孙真儒、李觉楹等纂修: 《新都县志》(54, 1), 清嘉庆二十一年 (1816) 刻本。
  () 张奉书、张怀洵等纂修: 《新都县志》(18), 清道光二十四年 (1844) 刻本。
  (民国) 陈习珊、 闵昌术等纂修: 《新都县志》 (6), 民国18 (1929) 排印本、方志集成本第11册。
  ()顾德昌、 张粹德等纂修: 《新繁县志》(43, 1), 清嘉庆十九年 (1814) 刻本。
  (民国)侯俊德、 刘复等纂修: 《新繁县志》(34, 1, 附《文征》22), 民国36 (1947)排印本、方志集成本第12册。
  () 陈霁学、 叶方模、 童宗沛等纂修: 《新津县志》 (40, 1), 清道光九年 (1829) 刻本、 民国11 (1922) 排印本、 民国11 (1922) 石印本、 方志集成本第12册。
  ()孙清士、解璜、 徐元善等纂修: 《蒲江县志》 (5), 清光绪四年 (1878) 刻本、方志集成本第12册。
  () 吴巩、王来遴等纂修: 《邛州直隶州志》 (46, 1), 清嘉庆二十三年 (1818) 刻本、方志集成本第13册。
  (民国) 刘敻、 宁缃等纂修: 《邛崃县志》 (4, 1), 民国11 (1922) 排印本、方志集成本第13册。
  () 赵霦等纂修: 《大邑县志》 (20), 清同治六年 (1867) 刻本、 光绪二年 (1876) 余上富增刻本。
  (民国) 王铭新、 钟毓灵、龚维铸纂修: 《大邑县志》(14, 附《文征》 1, 《诗征》2), 民国18(1929) 排印本、 方志集成本第14册。
  () 沈恩培、胡麟等纂修: 《增修崇庆州志》 (12, 1), 清光绪三年 (1877) 刻本。
  (民国)谢汝霖、 罗元黼等纂修: 《崇庆县志》 (12, 附《江原文征》4), 民国15 (1926)排印本、方志集成本第14册。
  () 邓存詠、 张方觐等纂修: 《龙安府志》(10), 清道光二十二年 (1842) 刻本、方志集成本第14册。
  () 陈讲纂修: 《潼川志》, 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 刻本。
  ()阿麟、 王龙勋等纂修: 《新修潼川府志》 (30), 清光绪二十三年 (1897) 刻本、方志集成本第15册。
  () 文棨、董贻清、伍肇龄等纂修: 《直隶绵州志》 (55), 清同治十三年 (1873) 刻本、方志集成本第16册。
  (民国)蒲殿钦、袁钧、崔映棠等纂修: 《绵阳县志》(10, 1), 民国21 (1932)刻本、方志集成本第17册。
  ()武丕文、欧培槐等纂修: 《江油县志》 (24, 附《丁祭舞谱》1卷、《乐谱》1),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刻本、方志集成本第18册。
  ()何庆恩、李朝栋等纂修:《彰明县志》 (57, 1), 清同治十三年(1874) 刻本、方志集成本第18册。
  (民国)谢开来、王克礼、罗映湘等纂修:《重修广元县志稿》(28,1), 民国29(1940)排印本、方志集成本第19册。
  () 张绍麟、 马玉瓖纂修: 《重修昭化县志》 (48), 清道光二十五年 (1845)刻本、方志集成本第19册。
  () 李溶、余文焕、李榕等纂修:《剑州志》(10),清同治十二年(1873)刻本、方志集成本第19册。
  (民国) 王昌蔚、 张政等纂修: 《剑阁县续志 (10, 1), 民国16 (1927)排印本、方志集成本第19册。
  () 张香海、杨曦等纂修: 《重修梓潼县志》(6), 清咸丰八年 (1858) 刻本、方志集成本第20册。
  () 张松孙、 胡光琦等纂修: 《盐亭县志》 (8, 1), 清乾隆五十一年 (1786) 刻本、方志集成本第20册。
  ()邢锡晋、赵宗藩等纂修: 《盐亭县志续编》(4, 1), 清光绪八年 (1882) 刻本、方志集成本第20册。
  () 陈廷钰、赵燮元等纂修: 《射洪县志》 (18, 1), 清嘉庆二十五年 (1820) 刻本、 19953月射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历代射洪县志汇编》 (注释本)
  () 黄允钦、 罗锦城等纂修: 《射洪县志》 (18, 1), 清光绪十年 (1884) 刻本、民国28(1939) 重印本、 1980年政协射洪县委员会油印本、 方志集成本第20册、 19953月射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历代射洪县志汇编》(注释本)
  ()孙世奎编: 《射洪县乡土志》, 清末钞本、 1960年传钞本、 19953月射洪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历代射洪县志汇编》(注释本)
  () 张松孙、 李培峘、 寇赍言纂修: 《遂宁县志》 (12, 1), 清乾隆五十二年 (1787)刻本。
  ()孙海、李星根纂修: 《遂宁县志》(6, 1), 清光绪五年 (1879) 刻本。
  (民国) 甘焘、 王懋昭等纂修: 《遂宁县志》 (8, 1), 民国23 (1934) 重印民国18 (1929) 刻本, 19843月遂宁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再版民国18 (1929) 本、 方志集成本第21册。
  () 吴章祁、顾士英纂修: 《蓬溪县志》 (16, 1, 1), 清道光二十五年 (1845) 刻本。
  (民国)伍彝章、 曾世礼、 庄喜录等纂修: 《蓬溪近志》 (14, 1), 民国24 (1935) 刻本、方志集成本第21册。
  () 沈昭兴纂修: 《三台县志》 (8), 清嘉庆二十年 (1815) 刻本。
  (民国)谢勷、林志茂、 张树勋等纂修: 《三台县志》 (26), 民国20 (1931) 排印本、方志集成本第27册。
  () 张松孙、 陈景韩纂修: 《中江县志》 (12), 清乾隆五十二年 (1787) 刻本。
  () 杨霈、李福源、范泰衡等纂修: 《中江县新志》(8, 1), 清道光十九年 (1839) 刻本。
  (民国)谭毅武、 陈品全等纂修: 《中江县志》(24, 1), 民国19 (1930) 排印本、方志集成本第21册。
  () 何庆恩、刘宸枫、 田正训等纂修: 《德阳县志》(44, 1), 清同治十三年 (1874) 刻本。
  (民国) 熊卿云、汪中夔、洪烈森、徐光连等纂修: 《德阳县志》 (5), 民国28 (1939) 排印本、石印本、方志集成本第22册。
  ()沈潜、周文麟纂修: 《罗江县志》(14, 1), 清乾隆十年 (1745) 刻本。
  () 李调元纂修: 《罗江县志》 (10), 清道光四年~五年 (1824年~1825) 刻重订《函海》本、方志集成本第22册。
  ()李桂林、邓林等纂修: 《罗江县志》 (36), 清嘉庆二十年 (1815) 刻本、 同治四年 (1865)重印本。
  () 马传业、刘正慧纂修: 《续修罗江县志》 (24), 清同治四年 (1865) 刻本、 方志集成本第22册。
  ()刘庆远纂修: 《绵竹县志》(46), 清道光二十九年 (1849) 刻本。
  (民国) 王佐、文显谟、黄尚毅等纂修: 《绵竹县志》 (18), 民国8 (1919) 刻本、方志集成本第22册。
  ()杨英灿纂修: 《安县志》(32, 1), 清嘉庆十七年 (1812)刻本、 方志集成本第23册。
  (民国) 成云章、陈绍钦纂修: 《安县续志》(6), 民国27 (1938) 石印本、方志集成本第23册。
  ()赵德林、张沆等纂修: 《石泉县志》(10), 清道光十四年 (1834)刻本、方志集成本第23册。
  (民国)杨钧衡、黄尚毅等纂修: 《北川县志》 (8, 1), 民国21 (1932) 刻本、方志集成本第23册。
  ()顾文曜、罗文黼纂修: 《内江县志》(54), 清嘉庆间稿本 (记事至嘉庆十七年)
  ()彭泰士修, 曾庆昌、 朱襄虞等纂: 《内江县志》(16), 清光绪三十年 (1905)刻本。
  (民国) 曾庆昌原本, 易元明修, 朱寿朋、伍应奎纂: 《内江县志》 (8), 民国34 (1945)石印本、方志集成本第23册。
  (民国) 易元明、朱寿朋、伍应奎等纂修: 《内江县志》 (8), 民国34 (1945) 石印本、方志集成本第23册。
  () 裴显忠、刘硕辅纂修: 《乐至县志》 (16, 1), 清道光二十年 (1840) 刻本、方志集成本第24册。
  ()胡书云、 李星根等纂修: 《续增乐至县志》(4, 1), 清光绪九年 (1883) 刻本、方志集成本第23册。
  (民国)杨祖唐、蒋德勋等纂修: 《乐至县志又续》 (4, 1), 民国18 (1929) 刻本、方志集成本第23册。
  ()濮瑷、周国颐等纂修: 《安岳县志》 (16, 1), 清道光十六年 (1836) 刻本、光绪二十五年 (1899) 重印本、方志集成本第24册。
  ()陈其宽、邹宗垣等纂修:《续修安岳县志》(4),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刻本、方志集成本第24册。
  () 王培荀等纂修: 《荣县志》(38, 1), 清道光二十五年 (1845)刻本、 光绪三年 (1877)增刻本。
  (民国)廖世英等修, 赵熙等纂: 《荣县志》(17), 民国18(1929) 刻本、方志集成本第8册。
  ()李南晖、 张翼儒等: 《威远县志》 (8, 1), 清乾隆四十年 (1775) 刻本、 民国26(1937) 重印本 (以石印补缺版)
  ()吴曾辉、 吴容等纂修: 《威远县志》 (3, 4), 清光绪三年 (1877) 刻本、民国26 (1937) 重印本 (以石印补缺版)、 方志集成本第24册。
  ()刘炯、张怀渭等纂修: 《资州直隶州志》(30, 4), 清嘉庆二十年 (1815) 刻本。
  () 罗廷权、何衮等纂修: 《资州直隶州志》 (30, 4), 清光绪二年 (1876) 刻本、方志集成本第25册。
  (民国)吴鸿仁、 张嘉榕、黄清亮等纂修: 《资中县续修资州志》 (10, 1, 附《民国实录》 1),民国18 (1929) 排印本、 方志集成本第26册。
  ()范涞清、何华元等纂修: 《资阳县志》 (48, 2), 清咸丰十一年(1861) 刻本、方志集成本第26册。
  (民国)佚名纂: 《资阳县志稿》(4), 民国38 (1949)铅印本、方志集成本第26册。
  ()濮瑗、黄朴等纂修: 《简州志》(14), 清咸丰三年 (1853)刻本。
  () 易家霖、傅为霖等纂修: 《简州续志》(14), 清光绪二十三年 (1897) 刻本。
  (民国)林志茂、汪金相、胡忠阀等纂修: 《简阳县志》(24, 1, 1, 附《诗文存》8, 《补遗》1,《考证》1,《诗文存又续》2), 民国16(1927)排印本、方志集成本第27册。
  ()王麟祥、邱晋成等纂修: 《叙州府志》(43, 1, 1), 清光绪二十一年 (1895)刻本,方志集成本第28 29册。
  ()刘元熙、李世芳等纂修:《宜宾县志》(54, 1), 清嘉庆十七年(1812)刻本、 民国21(1932) 铅印本、 方志集成本第30册。
  () 罗廷权、 吕上珍等纂修: 《富顺县志》(38), 清同治八年 (1872)刻本。
  (民国) 彭文治、 李永成、 卢庆家等纂修: 《富顺县志》(17), 民国21 (1932) 刻本、方志集成本第30册。
  () 张聘三、耿履秋纂修: 《隆昌县志》(41, 1), 清道光三年 (1823) 刻本、 1961年传钞本。
  () 花映均、耿光祜等纂修: 《隆昌县志》 (42, 1), 清同治元年 (1862) 刻本, 同治十三年(1874) 刻罗国欢、 晏棻增修同治元年 (1862) 刻本, 方志集成本第31册。
  () 胡之富、 包字等纂修: 《南溪县志》(10, 1), 清嘉庆十八年 (1813) 刻本。
  (民国) 李凌霄、左勋猷、钟朝煦等纂修: 《南溪县志》(6, 附《文征》 4), 民国26 (1937) 排印本、方志集成本第31册。
  ()赵模、郑存仁等纂修: 《江安县志》(6), 清嘉庆十七年 (1812) 刻本。
  (民国) 严希慎、 陈天锡等纂修: 《江安县志》(4, 附《文征》 2), 民国11 (1922) 排印本、方志集成本第32册。
  ()赵炳然、 陈廷钰等纂修: 《纳溪县志》 (10), 清嘉庆十八年 (1813) 刻本、 方志集成本第32册。
  () 田秀栗、华国清、施泽久等纂修: 《泸州直隶州志》 (12), 清光绪八年 (1882) 刻本、方志集成本第32册。
  ()伍采、 车澄衢等纂修: 《泸州九姓乡志》(4), 清光绪八年 (1882) 刻本、 方志集成本第32册。
  (民国) 王禄昌、 高觐光等纂修: 《泸县志》 (8), 民国27 (1938) 排印本、方志集成本第33册。
  () 瞿树荫、 罗增垣等纂修: 《合江县志》 (54, 1), 清同治十年 (1871) 刻本。
  (民国) 王玉璋、 刘天锡、 张开文等纂修: 《合江县志》 (6, 附《文征》 4), 民国14 (1925) 稿本、民国18 (1929) 排印本、 方志集成本第33册。
  () 邓元鏸、 万慎等纂修: 《续修叙永厅永宁县合志》 (54, 1), 清光绪三十四年 (1908) 排印本。
  (民国) 赖佐唐、 宋曙等纂修: 《叙永县志》(8), 民国24 (1935) 排印本。
  (民国) 佚名纂: 《古宋县志初稿》 (11), 民国24 (1935) 石印本、方志集成本第34册。
  () 曹秉让、 杨庚等纂修: 《长宁县志》 (12), 清嘉庆十三年 (1808) 刻本、 民国8 (1919)排印本、方志集成本第34册。
  (民国) 汪泳龙、 梁正麟纂修: 《长宁县志》 (13), 民国27 (1938) 油印本。
  () 江亦显、 郭天章、 黄相尧等纂修: 《兴文县志》 (6, 1), 清光绪十三年 (1887) 刻本、 民国25 (1936) 程富训重印本 (石印补缺版)
  (民国) 李仲阳、 何鸿亮等纂修: 《兴文县志》 (39, 1), 民国32 (1943) 排印本、方志集成本第34册。
  () 王聿修纂修: 《珙县志》(15, 1, 附 《图》), 清乾隆三十八年 (1773) 刻本、 1961年传钞本。
  () 冉瑞桐、郭肇林等纂修: 《珙县志》 (15, 1), 清光绪九年 (1883) 刻本, 民国22(1933) 王洁澄、 黄廷儒补刻重印本, 方志集成本第35册。
  ()卢耀、王秉刚等纂修: 《高县志》(54, 1), 清嘉庆十七年 (1812)刻本、 1965年传钞本。
  ()敖立榜、 曾毓佐等纂修:《高县志》 (54, 1), 清同治五年 (1866) 刻本、方志集成本第35册。
  ()孙定扬、胡锡祜等纂修: 《庆符县志》(55), 清光绪二年 (1876) 刻本、 方志集成本第35册。
  ()程熙春、 文尔炘等纂修: 《筠连县志》 (16), 清同治十二年 (1873) 刻本、 方志集成本第36册。
  (民国) 祝世德纂修: 《续修筠连县志》(7), 民国37 (1948) 排印本、方志集成本第36册。
  ()余承勋纂修:《马湖府志》 (7), 明嘉靖三十四年 (1555) 刻本、 1960年传钞本、 1963年《天阁藏明代地方志选刊》本。
  () 张曾敏、 陈琦纂修: 《屏山县志》 (8, 1), 清乾隆四十三年 (1778) 刻本、 嘉庆五年(1800) 敬大科增刻本 (附续编1)、 民国20 (1931) 铅印本、方志集成本第36册。
  ()张九章修, 陈藩垣等纂: 《屏山县续志》(2, 1), 清光绪二十四年 (1898) 刻本、 民国20 (1931) 铅印本、 方志集成本第36册。
  () 文良、朱庆镛等修, 陈尧采等纂: 《嘉定府志》 (48,1), 清同治三年 (1864) 刻本、198611月乐山市市中区编史修志办公室横排校勘本、 方志集成本第37册。
  () 龚传黻纂修: 《乐山县志》(16, 1), 清嘉庆十七年 (1812) 刻本。
  (民国) 唐受潘修, 黄镕、谢世瑄等纂, 王畏岩补正: 《乐山县志》(12), 民国13 (1924) , 民国23 (1934) 铅印本、方志集成本第37册。
  () 王佐、 涂崧等纂修: 《夹江县志》 (12, 1), 清嘉庆十八年 (1813) 刻本、 光绪十四年(1888) 陈遇赞补刻本。
  (民国) 罗国钧、刘作铭、薛志清等纂修: 《夹江县志》(12), 民国24 (1935) 排印本、方志集成本第38册。
  () 束载、张可述纂修: 《洪雅县志》 (5), 明嘉靖四十一年 (1562) 刻本、 1963年上海古籍书店影印明嘉靖刻本。
  () 王好音、 张柱等纂修: 《洪雅县志》 (25, 1), 清嘉庆十八年 (1813) 刻本、方志集成本第38册。
  ()郭世棻、邓敏修等纂修: 《洪雅县志》 (12, 1), 清光绪十年 (1884) 刻本、方志集成本第38册。
  ()顾汝萼、朱文翰等修纂: 《丹棱县志》 (10, 1), 清光绪十八年 (1892) 刻本、 光绪三十一年 (1905) 唐绍皋补刻本。
  (民国) 刘良模、 罗春霖等纂修: 《丹棱县志》 (8, 1), 民国12 (1923) 石印本、方志集成本第38册。
  ()顾谨、谢智涵等纂修: 《青神县志》(54), 清嘉庆二十年 (1931) 刻本、 1958年传钞本。
  ()郭世棻、 文笔超等纂修: 《青神县志》 (54, 1), 清光绪三年 (1877) 刻本、方志集成本第38册。
  () 涂长发、 王昌年等纂修: 《眉州属志》(19), 清嘉庆五年 (1800) 刻本、 方志集成本第39册。
  () 戴三锡、 王之俊等纂修: 《续眉州志略》 (不分卷), 清嘉庆十七年 (1812) 刻本、方志集成本第39册。
  (民国) 王铭新、杨卫星、郭庆琳等纂修: 《眉山县志》(15), 民国12 (1923) 石印本、方志集成本第39册。
  ()史钦义等纂修:《彭山县志》(6), 清嘉庆十九年 (1814)刻本。
  (民国) 刘锡纯纂修: 《重修彭山县志》(8), 民国33 (1944) 排印本、方志集成本第40册。
  () 张宁阳、陈献瑞等纂修: 《井研县志》(10), 清嘉庆元年(1796)刻本。
  () 叶桂年、高承瀛、吴嘉谟等纂修: 《井研志》 (42, 1), 清光绪二十六年 (1900) 刻本、方志集成本第40册。
  () 马百龄、魏崧、郑宗垣等纂修: 《仁寿新志》(8), 清道光十八年 (1838) 刻本。
  ()杨作霖、陈韶湘等纂修: 《补纂仁寿县原志》(6, 1), 清光绪七年(1881)刻本、方志集成本第40册。
  () 王梦根纂修: 《犍为县志》(10, 1), 清嘉庆二十一年 (1816) 刻本。
  (民国)陈谦、罗绶香等纂修: 《犍为县志》(14, 1), 民国23(1934)成都协美印刷公司排印本、方志集成本第41册。
  ()王燮、张希缙纂修: 《峨眉县志》 (10, 1), 清嘉庆十八年 (1813)刻本、 宣统三年(1911) 李锦成补刻本、方志集成本第41册。
  ()李锦成、朱荣邦等纂修: 《峨眉县续志》(10, 1), 清宣统三年 (1911)刻本、 民国24(1935) 赵明松补辑本、 方志集成本第41册。
  ()胡筠、 李墉等纂修: 《永川县志》(12), 清道光二十三年 (1843) 刻本。
  () 许曾荫、 马慎修等纂修: 《永川县志》 (10, 1), 清光绪二十年 (1894) 刻本、方志集成本第42册。
  () 张澍、李型廉等纂修: 《大足县志》 (8), 清嘉庆二十三年 (1818) 刻本, 道光十六年 (1836) 王松、李型廉增补本。
  (民国) 郭鸿厚、 陈习珊等纂修: 《重修大足县志》 (9, 1), 民国34 (1945) 排印本、方志集成本第42册。
  () 韩清桂、邵坤、 陈昌等纂修: 《铜梁县志》 (16, 1), 清光绪元年 (1875) 刻本、方志集成本第42册。
  () 费兆钺、程业修等纂修: 《合州志》 (16, 1), 清光绪四年 (1878) 刻本。
  (民国)郑贤书、张森楷等纂修: 《新修合川县志》 (83), 民国11 (1922) 刻本, 方志集成本第43 44册。
  (民国) 王安镇、夏璜等纂修: 《潼南县志》(6, 1), 民国4 (1915) 刻本、方志集成本第45册。
  () 寇用平、 陈锦堂等纂修: 《璧山县志》 (10, 1, 1), 清同治四年 (1865) 刻本、方志集成本第45册。
  () 曾受一、王家驹纂修: 《江津县志》 (22, 附《文艺补编》 1), 清乾隆三十三年 (1768) 刻本, 嘉庆九年 (1804) 徐鼎、杨彦青增修, 嘉庆十七年 (1812) 李宝曾续修增刻本。
  (民国) 聂述文、 刘泽嘉等纂修: 《江津县志》(16, 1, 《志外》 1), 民国29 (1940)排印民国13 (1924) 刻本、方志集成本第45册。
  () 文康、廖朝翼等纂修: 《荣昌县志》 (22), 清同治四年 (1865) 刻本, 光绪十年 (1884)施学煌、敖册贤增刻本, 方志集成本第46册。
  () 吕绍衣、王应元、傅炳墀等纂修: 《重修涪州志》(16, 1, 《典礼备要》 8, 《义勇汇编》1), 清同治九年 (1870)刻本、方志集成本第46册。
  () 贺守典、熊鸿谟编: 《涪乘启新》(一名 《涪州小学乡土地理》), 清光绪三十一年 (1905)刻本。
  ()谢必铿、李炳灵纂修: 《垫江县志》 (10), 清光绪二十六年 (1900) 刻本、方志集成本第47册。
  (民国)黄光辉、余树棠等纂: 《重修丰都县志》 (14), 民国16 (1927)排印本、方志集成第47册。
  () 王槐龄纂修: 《补辑石砫厅新志》 (12), 清道光二十二年 (1842) 刻本、 光绪十九年 (1893) 刘廷恕增刻本 (附 《舆图》 1)、 方志集成本第47册。
  () 王松寿、李稽勋等纂修: 《秀山县志》 (14, 1), 清光绪十七年 (1891) 刻本、方志集成本第48册。
  ()王鳞飞、冯世瀛、冉崇文等纂修: 《增修酉阳直隶州总志》 (22, 1, 1), 清同治三年(1864) 刻本、方志集成本第48册。
  () 张九章、陈藩垣、陶祖谦等纂修:《黔江县志》(5, 1), 清光绪二十年 (1894)刻本、方志集成本第49册。
  ()庄定域、支承祜等纂修: 《彭水县志》(4, 1), 清光绪元年 (1875) 刻本、方志集成本第49册。
  () 黄际飞、周厚光等纂修: 《南川县志》(12, 1), 清光绪二年 (1876) 刻本。
  (民国)柳琅声、 韦麟书等纂修: 《重修南川县志》(14, 1), 民国20 (1931)排印本、方志集成本第49册。
  ()吴潜、傅汝舟纂修: 《夔州府志》 (12, 1), 明正德八年 (1513)刻本、 1961年上海古籍书店影印本。
  ()恩成、刘德铨等纂修: 《夔州府志》 (36, 1), 清光绪七年 (1881) 刻本、 光绪十七年(1891) 白诚瑞补刻本、方志集成本第50册。
  () 王玉鲸、张琴、 范泰衡等纂修: 《增修万县志》 (36, 1, 《典礼备考》8), 清同治五年(1866) 刻本、方志集成本第51册。
  ()李肇奎、陈崐纂修: 《开县志》 (27, 1), 清咸丰三年 (1853) 刻本、 方志集成本第51册。
  ()刘绍文、洪锡畴等纂修: 《城口厅志》(20, 1),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刻活字印本。
  () 高维岳、魏远猷等纂修: 《大宁县志》 (8, 1), 清光绪十二年(1886) 刻本、方志集成本第52册。
  ()连山、 李友梁等纂修: 《巫山县志》 (32, 1), 清光绪十九年 (1893) 刻本、方志集成本第52册。
  () 曾秀翘、杨德坤等纂修: 《奉节县志》 (36, 1), 清光绪十九年 (1893) 刻本、 19858月奉节县志编纂委员会重印横排标点本、方志集成本第52册。
  (民国) 朱世镛、刘贞安、 黄保初等纂修: 《云阳县志》 (44, 1), 民国24 (1935) 石印本、方志集成本第53册。
  ()侯若源、庆征、柳福培等纂修: 《忠州直隶州志》(12, 1), 清同治十二年 (1873) 刻本、方志集成本第53册。
  ()朱言诗纂修: 《梁山县志》(10, 1), 清光绪二十年 (1894)刻本、 方志集成本第54册。
  ()李成林、 罗承顺等纂修, 袁定远增纂: 《顺庆府志》 (10, 《增续》1), 清康熙二十五年 (1686)刻本, 康熙四十六年 (1707)袁定远增补、嘉庆十二年 (1807) 补刻本, 方志集成本第54册。
  ()黎学锦、徐双桂、史观等纂修: 《保宁府志》 (62, 附《图考》1, 《补遗》1), 清道光元年(1821) 刻本、道光二十三年(1843)补考本、方志集成本第56册。
  ()袁凤孙、陈榕等纂修: 《南充县志》 (8, 附《图考》1), 清嘉庆十八年 (1813)刻本、咸丰七年 (1857) 洪璋增刻本。
  (民国) 李良俊、 王荃善等纂修: 《新修南充县志》(16), 民国18 (1929)刻本、方志集成本第55册。
  ()陶淑礼纂修, 陶其性增修: 《苍溪县志》(11), 清乾隆年间传抄康熙二十九年 (1690)本。
  (民国) 熊道深、李灵椿等纂修: 《苍溪县志》 (15), 民国17 (1928)排印本、方志集成本第57册。
  () 徐继镛、李惺等纂修: 《阆中县志》(8), 清咸丰元年 (1851) 刻本。
  (民国)岳永武、郑钟灵等纂修: 《阆中县志》 (30), 民国15(1926)石印本、方志集成本第56册。
  ()曹绍樾、胡晋熙、胡辑瑞等纂修:《仪陇县志》(6), 清同治十年(1871)刻本、 光绪三十三年(1907) 重刻本。
  ()王瑞庆、徐畅达等纂修: 《南部县志》 (30, 1),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 刻本、方志集成本第57册。
  ()李棠、李昭治等纂修: 《西充县志》(12), 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刻本、 1960年传钞本。
  ()高培榖、刘藻等纂修: 《西充县志》 (14, 《图》1), 清光绪元年(1875) 刻本、方志集成本第58册。
  ()翁道均、熊毓藩等纂修,刘棫增修:《营山县志》 (30), 清同治九年(1870)刻本、光绪十五年(1889) 刘棫增刻本、方志集成本第58册。
  ()方旭、张礼杰等纂修:《蓬州志》(15),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刻本、方志集成本第58册、民国24 (1935) 石刻本 (封面题《蓬安县志》)
  ()王兆僖、廖朝翼等纂修:《广安州志》(8), 清咸丰十年(1860)刻本、1961年传钞本。
  ()周克堃纂修:《广安州新志》 (43, 1), 清宣统三年(1911) 刻本、 民国16 (1927)广安教育局重印本 (改题 《广安县志》)、方志集成本第58册。
  () 何其泰、 吴新德等纂修: 《岳池县志》 (20, 1), 清光绪元年 (1875) 刻本, 方志集成本第59册。
  (民国) 罗兴志、孙国藩等纂修: 《新修武胜县志》 (13, 1), 民国20 (1931) 排印本、方志集成本第59册。
  () 陈庆门、 宋立名纂修: 《直隶达州志》 (4), 清乾隆七年 (1742) 刻本、 乾隆十二年 (1747)增修本、方志集成本第59册。
  (民国) 蓝炳奎、 吴德准等纂修: 《达县志》 (20, 1, 1, 《补遗》 2), 民国22 (1933) 刻本、民国27 (1938) 排印本、方志集成本第60册。
  () 杨汝偕纂修: 《太平县志》 (10, 1), 清光绪十九年 (1893) 刻本。
  (民国) 刘子敬、 贺维翰纂修: 《万源县志》 (10, 1, 1), 民国21 (1932) 排印本、方志集成本第60册。
  () 徐陈谟纂修: 《东乡县志》 (33), 清嘉庆二十年 (1815) 刻本、 道光元年 (1821) 增补本、同治十二年 (1873) 补刻本。
  (民国) 汪承烈、 邓方达等纂修: 《宣汉县志》 (16), 民国20 (1931) 石印本、方志集成本第61册。
  () 复成、 周绍銮等纂修: 《新宁县志》 (8), 清同治八年 (1869) 刻本、方志集成本第60册。
  () 廖寅、 李嘉祐、蒋梦兰等纂修: 《邻水县志》 (4), 清道光元年 (1821) 刻本。
  () 郑杰、邱锡章等纂修: 《邻水县续志》 (4), 清光绪三十三年 (1907) 钞本、 方志集成本第61册。
  () 蔡以修、刘汉昭等纂修: 《大竹县志》 (40), 清道光二年 (1822) 刻本。
  (民国) 郑国翰、 陈步武等纂修: 《大竹县志》 (16), 民国17 (1928) 排印本、方志集成本第62册。
  () 何庆恩、 贾振麟等纂修: 《渠县志》 (52, 1), 清同治三年 (1864) 刻本。
  (民国) 杨维中、 钟正懋等纂修, 郭奎铨续纂: 《渠县志》(66), 民国21 (1932) 排印本、方志集成本第62册。
  (民国) 董珩、 岳永武等纂修: 《南江县志》 (4), 民国11 (1922) 排行本、方志集成本第62册。
  () 朱锡穀、陈一津等纂修: 《巴州志》 (10, 1), 清道光十三年 (1833) 刻本、 宣统三年(1911) 补刻本。
  (民国) 马传芝、 余震等纂修: 《巴中县志》 (4), 民国16 (1927) 石印本、民国31 (1942)石印本、方志集成本第62册。
  () 锡檀、 陈瑞生、 邓范之纂修: 《通江县志》 (15), 清道光二十八年 (1848) 刻本、 同治二年(1863) 姜凤仪增修刻本、 方志集成本第63册。
  () 曹抡彬、 曹抡翰等纂修: 《雅州府志》 (16), 清乾隆四年 (1739) 刻本、 嘉庆十六年 (1811) 赵金笏补刻本、 光绪十三年 (1887) 补刻本、 方志集成本第63册。
  (民国) 胡荣湛、 余良选纂修: 《雅安县志》(6), 民国17 (1928) 石印本。
  (民国) 宋琅、刘天倪等纂修: 《芦山县志》(10, 1), 民国32 (1943) 排印本、方志集成本第64册。
  () 胡存琮、 赵正和等纂修: 《名山县新志》(16, 1, 1), 民国19 (1930) 刻本、方志集成本第64册。
  () 劳世源纂修: 《荥经县志》 (9, 1, 1), 清乾隆十年 (1745)刻本。
  (民国) 贺译、 张赵才等纂修: 《荥经县志》 (20, 1), 民国4 (1915) 刻本、 民国17(1928) 王琢补修本、 方志集成本第64册。
  () 刘传经、 陈一沺等纂修: 《汉源县志》 (4), 清嘉庆五年 (1800)刻本。
  (民国) 刘裕常、 王琢等纂修: 《汉源县志》 (4), 民国30 (1941) 排印本、方志集成本第65册。
  () 陈松龄、杨甲秀等纂修: 《天全州志》(8, 1), 清咸丰八年 (1858) 刻本、方志集成本第65册。
  ()何远庆纂修: 《直隶松潘厅纪略》(不分卷), 清同治十二年 (1873) 刻本。
  (民国) 张典、徐湘等纂修: 《松潘县志》(8,1),民国13(1924)刻本、方志集成本第66册。
  ()杨迦怿、刘辅廷等纂修: 《茂州志》(4, 1), 清道光十一年 (1831) 刻本、方志集成本第66册。
  (民国)祝世德纂修: 《汶川县志》(7), 民国33 (1944) 排印本、方志集成本第66册。
  ()吴羹梅、周祚峄纂修: 《直隶理番厅志》(6, 1), 清同治五年 (1866) 刻本、方志集成本第66册。
  (民国)佚名: 《懋功县志》 (不分卷), 民国传钞本 (记事至民国3)、方志集成本第66册。
  () 刘文增编: 《抚边屯志略草案》 (不分卷), 清末钞本、民国钞本、 1950年传钞本、 1955年传钞本、方志集成本第66册。
  () 李涵元、潘时彤等纂修: 《绥靖屯志》 (10, 1), 清道光五年 (1815) 刻本、 1958年传钞本、方志集成本第66册。
  () 刘光永纂修: 《崇化屯志略》 (不分卷), 民国元年 (1912) 钞本、 1950年传钞本、 1955年传钞本、方志集成本第66册。
  () 刘廷恕编: 《打箭厅志》 (2), 清光绪三十年 (1904) 传钞本, 1960年、 1961年传钞本, 方志集成本第66册。
  (民国) 刘赞廷撰: 《康定县志》 (稿本), 1961年民族文化宫图书馆油印本 (记事至民国28)、方志集成本第67册。
  (民国)刘赞廷撰: 《炉霍县图志》(稿本), 1960年民族文化宫图书馆油印本、方志集成本第67册。
  (民国) 刘赞廷撰: 《甘孜县图志》附《俄洛志》 (稿本), 1961年民族文化宫图书馆油印本、 方志集成本第67册。
  (民国)刘赞廷撰: 《瞻化县图志》(稿本), 1961年民族文化宫图书馆油印本、方志集成本第67册。
  (民国) 刘赞廷撰: 《白玉县图志》 (稿本), 1960年民族文化宫图书馆油印本、方志集成本第67册。
  (民国) 刘赞廷撰: 《德格县图志》 (稿本), 1962年民族文化宫图书馆油印本、方志集成本第67册。
  (民国) 刘赞廷撰: 《石渠县图志》 (稿本), 1960年民族文化宫图书馆油印本、方志集成本第67册。
  (民国) 刘赞廷撰: 《邓科县图志》 (稿本), 1960年民族文化宫图书馆油印本、方志集成本第67册。
  (民国) 刘赞廷撰: 《泸定县图志》 (稿本), 1961年民族文化宫图书馆油印本、方志集成本第67册。
  (民国)刘赞廷撰: 《丹巴县图志》附《倬斯甲》 (稿本), 1961年民族文化宫图书馆油印本、 方志集成本第67册。
  (民国) 刘赞廷撰: 《九龙县图志》附《木里》 (稿本), 1960年民族文化宫图书馆油印本、 方志集成本第67册。
  (民国)刘赞廷撰: 《雅江县图志》(稿本), 1961年民族文化宫图书馆油印本、方志集成本第67册。
  (民国) 刘赞廷撰: 《道孚县图志》附《色达》 (稿本), 1960年民族文化宫图书馆油印本、 方志集成本第67册。
  (民国) 刘赞廷撰: 《理化县图志》(稿本), 1961年民族文化宫图书馆油印本、方志集成本第67册。
  (民国) 刘赞廷撰: 《义敦县图志》(稿本), 1961年民族文化官图书馆油印本、方志集成本第67册。
  (民国) 刘赞廷撰: 《定乡县图志》(稿本), 1960年民族文化宫图书馆油印本、方志集成本第67册。
  (民国) 刘赞廷撰: 《稻城县图志》(稿本), 1960年民族文化宫图书馆油印本、方志集成本第67册。
  (民国)刘赞廷撰: 《巴安县图志》(稿本), 1952年西南图书馆复写本、 1962年民族文化宫图书馆油印本、方志集成本第67册。
  (民国)刘赞廷撰: 《德荣县图志》(稿本), 1960年民族文化宫油印本、方志集成本第67册。
  ()佚名: 《宁远府志》(54), 清钞本、 1960年西安古旧书店油印清钞本。
  ()何东铭撰: 《邛巂野录》(75, 5), 1964年传钞民国钞本、方志集成本第68册。
  (民国) 郑少成、 杨肇基纂修: 《西昌县志》 (12, 1), 民国31 (1942) 排印本、方志集成本第69册。
  () 徐怀璋纂修: 《昭觉县志稿》(4), 民国9 (1920)排印本、方志集成本第69册。
  (民国)李宗锽、李仙根等纂修: 《峨边县志》(4, 1, 附 《图》 1), 民国4 (1915) 排印本、方志集成本第69册。
  () 周斯才等纂修: 《马边厅志略》 (6, 1), 清嘉庆十年 (1815) 刻本、 1954年传钞本、方志集成本第69册。
  () 秦云龙、 万科进等纂修: 《雷波厅志》 (36, 1), 清光绪十九年 (1930) 刻本、民国27(1938) 陈德纯补刻印本 (改题 《雷波县志》)、方志集成本第69册。
  () 邓仁垣、 吴钟??等纂修: 《会理州志》 (12), 清同治九年 (1870) 刻本、同治十三年 (1874) 杨昶增刻本、 方志集成本第70册。
  () 蒋金生、 徐昱等纂修: 《会理州续志》 (2), 清光绪三十一年 (1905) 刻本、 民国重印本 (改题《会理县志》)、 方志集成本第70册。
  () 马忠良、 马湘、 孙锵等纂修: 《越嶲厅全志》 (12), 清光绪三十二年 (1906) 排印本、方志集成本第70册。
  () 辜培源、 曾永贤等纂修: 《盐源县志》 (12, 1), 清光绪二十年 (1894) 刻本、方志集成本第70册。
  () 李英粲、 李昭纂修: 《冕宁县志》 (12, 1, 1), 清咸丰七年 (1857) 刻本、光绪十七年 (1891) 林骏元增刻本、 方志集成本第70册。
  () 王梦赓、寇宗等纂修: 《重庆府志》(9), 清道光二十三年 (1843) 刻本、方志集成本第5册。
  () 王尔鑑、 王世沿等纂修: 《巴县志》(17, 1), 清乾隆二十七年 (1762) 刻本。
  () 熊家彦、霍为棻等纂修: 《巴县志》(4), 清同治六年 (1867) 刻本。
  (民国) 罗国钧、 向楚等纂修: 《巴县志》 (23, 附《文征》 4), 民国28 (1939) 刻本、方志集成本第6册。
  () 张永熙、 周泽溥等纂修: 《重修长寿县志》 (10), 清光绪元年 (1875) 刻本。
  (民国) 汤化培、李鼎禧等纂修: 《长寿县志》(12, 1), 民国17 (1928) 刻本。
  (民国) 陈毅夫、 刘君锡等纂修: 《长寿县志》(16, 1), 民国33 (1944) 排印本、方志集成本第7册。
  ()宋灏、罗星纂修: 《綦江县志》 (12, 1), 清道光六年 (1826) 刻本, 道光十五年 (1835)增修、同治六年 (1867) 霍会昌补修本, 同治二年 (1863)、同治十二年 (1873) 续增刻本, 方志集成本第7册。
  (民国)戴纶喆纂修: 《四川綦江续志》(4), 民国27 (1938)刻本、方志集成本第7册。
  () 福珠朗阿、 宋煊、 黄云衢等纂修: 《江北厅志》(18, 1), 清道光二十四年 (1844) 刻本、方志集成本第5册。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新方志
  1.省志
  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四川省志·冶金工业志》,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1月第1版。
  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四川省志·轻工业志》, 四川辞书出版社, 19939月第1版。
  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四川省志·电子工业志》,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10月第1版。
  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四川省志·邮政电信志》, 四川辞书出版社, 199312月第1版。
  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都江堰志》, 四川辞书出版社, 199312月第1版。
  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四川省志·机械工业志》, 四川辞书出版社, 19946月第1版。
  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四川省志·气象志》, 四川辞书出版社, 19951月第1版。
  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四川省志·电力工业志》,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1月第1版。
  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四川省志·盐业志》,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3月第1版。
  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四川省志·交通志 (),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5月第1版。
  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四川省志·化学工业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512月第1版。
  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四川省志·民政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512月第1版。
  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四川省志·纺织工业志》, 四川辞书出版社, 199512月第1版。
  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四川省志·广播电视志》,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12月第1版。
  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四川省志·交通志 (),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12月第1版。
  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四川省志·地理志 (上、 下), 成都地图出版社, 199512月第1版。
  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四川省志·水利志》,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12月第1版。
  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四川省志·商业志》,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12月第1版。
  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四川省志·粮食志》,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12月第1版。
  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四川省志·医药卫生志》, 四川辞书出版社, 19963月第1版。
  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四川省志·金融志》, 四川辞书出版社, 19965月第1版。
  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四川省志·建筑志》,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6月第1版。
  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四川省志·报业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610月第1版。
  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四川省志·旅游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611月第1版。
  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四川省志·农业志 (), 四川辞书出版社, 199612月第1版。
  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四川省志·农业志 (), 四川辞书出版社, 199612月第1版。
  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四川省志·商检志》,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12月第1版。
  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四川省志·财政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612月第1版。
  2.市志
  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成都市志·邮政志》, 成都出版社, 19938月第1版。
  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成都市志·房地产志》, 成都出版社, 19938月第1版。
  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成都市志·地理志》, 成都出版社, 199310月第1版。
  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成都市志·交通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49月第1版。
  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成都市志·环境卫生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49月第1版。
  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成都市志·建筑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49月第1版。
  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成都市志·劳动志》, 成都出版社, 19953月第1版。
  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成都市志·物资志》, 成都出版社, 19956月第1版。
  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成都市志·粮食志》, 成都出版社, 19958月第1版。
  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成都市志·计划志》, 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510月第1版。
  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成都市志·人事志》, 成都出版社, 199510月第1版。
  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成都市志·标准计量志》, 成都出版社, 199512月第1版。
  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成都市志·机械志》, 成都出版社, 199512月第1版。
  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成都市志·审判志》, 成都出版社, 19969月第1版。
  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成都市志·公用事业志》, 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69月第1版。
  重庆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重庆市志·1卷》, 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212月第1版。
  重庆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重庆市志·5卷》, 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412月第1版。
  攀枝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攀枝花市志》, 民族出版社出版, 199410月第1版。
  3.(市、区)
  彭县志编纂委员会: 《彭县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94月第1版。
  郫县志编纂委员会: 《郫县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912月第1版。
  新津县志编纂委员会: 《新津县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912月第1版。
  温江县志编纂委员会: 《温江县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09月第1版。
  灌县志编纂委员会: 《灌县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17月第1版。
  崇庆县志编纂委员会: 《崇庆县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17月第1版。
  大邑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大邑县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22月第1版。
  双流县志编纂委员会: 《双流县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28月第1版。
  蒲江县志编纂委员会: 《蒲江县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29月第1版。
  邛崃县志编纂委员会: 《邛崃县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310月第1版。
  新都县志编纂委员会: 《新都县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410月第1版。
  金堂县志编纂委员会: 《金堂县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412月第1版。
  成都市青白江区志编纂委员会: 《成都市青白江区志》, 成都出版社, 19954月第1版。
  成都市东城区志编纂委员会: 《成都市东城区志》, 成都出版社, 199511月第1版。
  成都市西城区志编纂委员会: 《成都市西城区志》, 成都出版社, 199511月第1版。
  大邑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大邑县志续编》, 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69月第1版。
  成都市金牛区志编纂委员会: 《成都市金牛区志》, 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612月第1版。
  重庆市北碚区志编纂委员会: 《重庆市北碚区志》,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 198912月第1版。
  綦江县志编纂委员会: 《綦江县志》,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14月第1版。
  铜梁县志编纂委员会: 《铜梁县志》, 重庆大学出版社, 19915月第1版。
  重庆市江北区志编纂委员会: 《重庆市江北区志》, 巴蜀书社, 19935月第1版。
  重庆市南岸区志编纂委员会: 《重庆市南岸区志》, 重庆出版社, 19935月第1版。
  潼南县志编纂委员会: 《潼南县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312月第1版。
  巴县志编纂委员会: 《巴县志》, 重庆出版社, 19945月第1版。
  重庆市大渡口区志编纂委员会: 《重庆市大渡口区志》,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9月第1版。
  重庆市沙坪坝区志编纂委员会: 《重庆市沙坪坝区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512月第1版。
  重庆市渝北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江北县志》, 重庆出版社, 19967月第1版。
  自贡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自贡市大安区志》, 四川辞书出版社, 19918月第1版。
  自贡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自贡市自流井区志》, 巴蜀书社, 19938月第1版。
  自贡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自贡市劳动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37月第1版。
  自贡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自贡市轻工业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38月第1版。
  自贡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自贡市机械工业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38月第1版。
  自贡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自贡市政协志》,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12月第1版。
  自贡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自贡市教育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312月第1版。
  自贡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自贡市工商行政管理志》, 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312月第1版。
  自贡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自贡市农业志》, 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46月第1版。
  自贡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自贡市食品工业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48月第1版。
  自贡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自贡市金融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48月第1版。
  自贡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自贡市乡镇企业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410月第1版。
  自贡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自贡市灯会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412月第1版。
  自贡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自贡市盐业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54月第1版。
  自贡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自贡市财政志》, 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57月第1版。
  自贡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自贡市能源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65月第1版。
  自贡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自贡市工业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66月第1版。
  荣县志编纂委员会: 《荣县志》, 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35月第1版。
  富顺县志编纂委员会: 《富顺县志》, 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77月第1版。
  纳溪县志编纂委员会: 《纳溪县志》,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11月第1版。
  古蔺县志编纂委员会: 《古蔺县志》,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6月第1版。
  泸县志编纂委员会: 《泸县志》,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12月第1版。
  合江县志编纂委员会: 《合江县志》,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12月第1版。
  什邡县志编纂委员会: 《什邡县志》, 四川大学出版社, 19889月第1版。
  广汉县志编纂委员会: 《广汉县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27月第1版。
  绵竹县志编纂委员会: 《绵竹县志》,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10月第1版。
  中江县志编纂委员会: 《中江县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43月第1版。
  德阳县志编纂委员会: 《德阳县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412月第1版。
  盐亭县志编纂委员会: 《盐亭县志》, 四川文艺出版社, 19915月第1版。
  安县志编纂委员会: 《安县志》, 巴蜀书社, 19916月第1版。
  三台县志编纂委员会: 《三台县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28月第1版。
  剑阁县志编纂委员会: 《剑阁县志》, 巴蜀书社, 19927月第1版。
  青川县志编纂委员会: 《青川县志》,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2月第1版。
  苍溪县志编纂委员会: 《苍溪县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38月第1版。
  广元县志编纂委员会: 《广元县志》, 四川辞书出版社, 199412月第1版。
  射洪县志编纂委员会: 《射洪县志》, 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012月第1版。
  遂宁县志编纂委员会: 《遂宁县志》, 巴蜀书社, 19935月第1版。
  蓬溪县志编纂委员会: 《蓬溪县志》, 四川辞书出版社, 19957月第1版。
  旺苍县志编纂委员会: 《旺苍县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612月第1版。
  内江市志编纂委员会: 《内江市志》, 巴蜀书社, 198710月第1版。
  资阳县志编纂委员会: 《资阳县志》, 巴蜀书社, 19939月第1版。
  安岳县志编纂委员会: 《安岳县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312月第1版。
  威远县志编纂委员会: 《威远县志》, 巴蜀书社, 19941月第1版。
  内江县志编纂委员会: 《内江县志》, 巴蜀书社, 199410月第1版。
  乐至县志编纂委员会: 《乐至县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512月第1版。
  隆昌县志编纂委员会: 《隆昌县志》, 巴蜀书社, 199512月第1版。
  简阳县志编纂委员会: 《简阳县志》, 巴蜀书社, 19962月第1版。
  夹江县志编纂委员会: 《夹江县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912月第1版。
  井研县志编纂委员会: 《井研县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04月第5版。
  仁寿县志编纂委员会: 《仁寿县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06月第1版。
  犍为县志编纂委员会: 《犍为县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18月第1版。
  彭山县志编纂委员会: 《彭山县志》, 巴蜀书社, 199111月第1版。
  眉山县志编纂委员会: 《眉山县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28月第1版。
  乐山市五通桥区志编纂委员会: 《乐山市五通桥区志》, 巴蜀书社, 19932月第1版。
  沐川县志编纂委员会: 《沐川县志》, 巴蜀书社, 19938月第1版。
  峨边彝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 《峨边彝族自治县志》, 四川辞书出版社, 19949月第1版。
  青神县志编纂委员会: 《青神县志》, 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68月第1版。
  宜宾县志编纂委员会: 《宜宾县志》, 巴蜀书社, 199110月第1版。
  宜宾市志编纂委员会: 《宜宾市志》, 新华出版社, 19927月第1版。
  南溪县志编纂委员会: 《南溪县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29月第1版。
  长宁县志编纂委员会: 《长宁县志》, 巴蜀书社, 19949月第1版。
  兴文县志编纂委员会: 《兴文县志》, 四川辞书出版社, 199410月第1版。
  珙县志编纂委员会: 《珙县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58月第1版。
  丰都县志编纂委员会: 《丰都县志》,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110月第1版。
  南川县志编纂委员会: 《南川县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111月第1版。
  垫江县志编纂委员会: 《垫江县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312月第1版。
  武胜县志编纂委员会: 《武胜县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48月第1版。
  涪陵市志编纂委员会: 《涪陵市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512月第1版。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志》, 四川辞书出版社, 19944月第1版。
  黔江县志编纂委员会: 《黔江县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10月第1版。
  开县志编纂委员会: 《开县志》, 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012月第1版。
  巫山县志编纂委员会: 《巫山县志》, 四川辞书出版社, 199112月第1版。
  巫溪县志编纂委员会: 《巫溪县志》, 四川辞书出版社, 19934月第1版。
  忠县志编纂委员会: 《忠县志》, 四川辞书出版社, 19943月第1版。
  万县志编纂委员会: 《万县志》, 四川辞书出版社, 19959月第1版。
  梁平县志编纂委员会: 《梁平县志》, 方志出版社, 199512月第1版。
  奉节县志编纂委员会: 《奉节县志》, 方志出版社, 199512月第1版。
  开江县志编纂委员会: 《开江县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98月第1版。
  渠县志编纂委员会: 《渠县志》,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110月第1版。
  大竹县志编纂委员会: 《大竹县志》, 重庆出版社, 19929月第1版。
  宣汉县志编纂委员会: 《宣汉县志》,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41月第1版。
  达县市志编纂委员会: 《达县市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45月第1版。
  达县志编纂委员会: 《达县志》, 四川辞书出版社, 199410月第1版。
  平昌县志编纂委员会: 《平昌县志》,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12月第1版。
  南江县志编纂委员会: 《南江县志》, 成都出版社, 19924月第1版。
  巴中县志编纂委员会: 《巴中县志》, 巴蜀书社, 19946月第1版。
  万源县志编纂委员会: 《万源县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610月第1版。
  营山县志编纂委员会: 《营山县志》, 四川辞书出版社, 19898月第1版。
  邻水县志编纂委员会: 《邻水县志》,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110月第1版。
  西充县志编纂委员会: 《西充县志》, 重庆出版社, 19938月第1版。
  南充县志编纂委员会: 《南充县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312月第1版。
  阆中县志编纂委员会: 《阆中县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312月第1版。
  岳池县志编纂委员会: 《岳池县志》,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312月第1版。
  仪陇县志编纂委员会: 《仪陇县志》,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7月第1版。
  南部县志编纂委员会: 《南部县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49月第1版。
  广安县志编纂委员会: 《广安县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410月第1版。
  南充市志编纂委员会: 《南充市志》,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11月第1版。
  蓬安县志编纂委员会: 《蓬安县志》, 四川辞书出版社, 199411月第1版。
  华蓥市志编纂委员会: 《华蓥市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510月第1版。
  名山县志编纂委员会: 《名山县志》,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1月第1版。
  汉源县志编纂委员会: 《汉源县志》,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6月第1版。
  雅安市志编纂委员会: 《雅安市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611月第1版。
  汶川县志编纂委员会: 《汶川县志》, 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27月第1版。
  黑水县志编纂委员会: 《黑水县志》, 民族出版社, 19938月第1版。
  阿坝州志编纂委员会: 《阿坝州志》 (汉文版), 民族出版社, 199312月第1版。
  南坪县志编纂委员会: 《南坪县志》, 民族出版社, 199410月第1版。
  金川县志编纂委员会: 《金川县志》, 民族出版社, 199410月第1版。
  小金县志编纂委员会: 《小金县志》, 四川辞书出版社, 19958月第1版。
  马尔康县志编纂委员会: 《马尔康县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510月第1版。
  若尔盖县志编纂委员会: 《若尔盖县志》, 民族出版社, 19968月第1版。
  红原县志编纂委员会: 《红原县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69月第1版。
  阿坝州志编纂委员会: 《阿坝州志》(藏文版), 民族出版社, 199612月第1版。
  新龙县志编纂委员会: 《新龙县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27月第1版。
  巴塘县志编纂委员会:《巴塘县志》, 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31月第1版。
  德格县志编纂委员会: 《德格县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55月第1版。
  白玉县志编纂委员会: 《白玉县志》, 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61月第1版。
  普格县志编纂委员会: 《普格县志》, 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29月第1版。
  喜德县志编纂委员会:《喜德县志》,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211月第1版。
  布拖县志编纂委员会: 《布拖县志》,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199312月第1版。
  会理县志编纂委员会: 《会理县志》, 四川辞书出版社, 19941月第1版。
  越西县志编纂委员会: 《越西县志》, 四川辞书出版社, 19943月第1版。
  冕宁县志编纂委员会: 《冕宁县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410月第1版。
  宁南县志编纂委员会: 《宁南县志》,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11月第1版。
  康定县志编纂委员会: 《康定县志》, 四川辞书出版社, 19958月第1版。
  木里县志编纂委员会: 《木里县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512月第1版。
  西昌市志编纂委员会:《西昌市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612月第1版。
  甘洛县志编纂委员会: 《甘洛县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612月第1版。
  三、 历史文化类
  1.综合类
  中共四川省委研究室主编:《四川省情 (19491981),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46月第1版。
  中共四川省委研究室主编: 《四川省情续编(19811985),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712月第1版。
  四川省人民政府救灾办公室著: 《四川灾害对策》,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5月第1版。
  四川省档案馆、四川大学历史系编: 《清代乾嘉道巴县档案选编》 (), 四川大学出版社, 198912月第1版。
  四川省档案馆、四川大学历史系主编: 《清代乾嘉道巴县档案选编》 (), 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611月第1版。
  重庆市沙坪坝区地方志办公室编: 《抗战时期的陪都沙磁文化区》,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 19898月第1版。
  王绿萍、程祺编著:《四川报刊集览》(上册, 18971930), 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310月第1版。
  2.史地类
  ()曹学佺撰:《蜀中广记》(全二册, 108),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312月第1 (为台湾出版的文渊阁本《四库全书》第591册和592册的影印缩32开本)
  ()何宇度撰:《益部谈资)(3卷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312月第1(为台湾出版的文渊阁本《四库全书》第592册的影印缩32开本)
  段渝编著: 《四川通史》(1), 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310月第1版。
  罗开玉编著:《四川通史》(2), 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310月第1版。
  李敬洵编著:《四川通史》(3), 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310月第1版。
  贾大泉、周原孙编著: 《四川通史》(4), 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310月第1版。
  陈世松、柯建中、王刚编著: 《四川通史》(5), 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310月第1版。
  彭朝贵、 曾绍敏、王家楼、张力、吴康零编著: 《四川通史》(6), 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310月第1版。
  温贤美、马宣伟、刘子健、汪丰敢编著:《四川通史》(7), 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310月第1版。
  四川大学历史系编:《四川人民反帝斗争档案资料》,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622月第1版。
  顾颉刚著:《论巴蜀与中原文化的关系》,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15月第1版。
  邓少琴等编著: 《重庆简史和沿革》, 重庆地方史资料组编《重庆地方史资料丛刊》 (内部) 之一。
  蒙文通著: 《巴蜀古史论述》,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18月第1 (后改题 《巴蜀史的问题》收入巴蜀书社19934月出版的 《蒙文通文集》 (2) 《古族甄微》 中的第174页~269)
  徐中舒著: 《论巴蜀文化》,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24月第1版。
  邓少琴著: 《巴蜀史迹探索》,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36月第1版。
  任乃强著: 《四川上古史新探》,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36月第1版。
  四川省档案馆编: 《四川教案与义和拳档案》,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512月第1版。
  周勇主编: 《重庆——一个内陆城市的崛起》, 重庆出版社, 19898月第1版。
  成都市城市研究会编: 《成都城市研究》, 四川大学出版社, 198910月第1版。
  (民国) 周询著: 《蜀海丛谈》, 1948年重庆 《大公报》馆印行本、 巴蜀书社19868月第1版。
  四川省文史研究馆编: 《成都城坊古迹考》,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71月第1版。
  戴执礼编: 《四川保路运动史料汇纂》, 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史料丛刊, 19936月第1版。
  中共四川省委党史工作委员会主编: 《五四运动在四川》, 四川大学出版社, 19895月第1版。
  中共四川省委党史工作委员会主编: 《四川留法勤工俭学运动》, 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33月第1版。
  四川省水力电力厅编著: 《四川历代水利名著汇释》,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912月第1版。
  3.文物考古类
  裴文中、 吴汝康著: 《资阳人》, 科学出版社, 19572月第1版。
  重庆市博物馆编: 《重庆市博物馆藏四川汉画像砖选集》, 文物出版社, 195712月第1版。
  四川省博物馆、 重庆市博物馆编: 《四川出土铜镜》, 文物出版社, 196010月第1版。
  四川省博物馆编: 《四川船棺葬发掘报告》, 文物出版社, 196010月第1版。
  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 《大足石刻》, 朝花美术出版社, 19625月第1版。
  冯汉骥编著: 《前蜀王建墓发掘报告》, 文物出版社, 19646月第1版。
  刘志远、 余德章、 刘文杰编著: 《四川汉代画像砖与汉代社会》, 文物出版社, 1983年第1版。
  重庆市博物馆徐文彬编辑: 《重庆市博物馆历史考古文集》, 重庆市沙坪坝区教育局印刷厂印刷, 19849月。
  高文编: 《四川汉代画像石》, 巴蜀书社, 19872月第1版。
  徐中舒主编: 《巴蜀考古论文集》, 文物出版社, 19878月第1版。
  高文、 袁愈高编: 《四川铜币图录》, 四川大学出版社, 19888月第1版。
  高文、 高成刚编: 《四川历代碑刻》, 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012月第1版。
  南京博物馆编: 《四川彭山汉代崖墓》, 文物出版社, 19917月第1版。
  袁愈高编: 《四川近现代徽章集》(), 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112月第1版。
  李绍明、 林向、 赵殿增主编: 《三星堆与巴蜀文化》, 巴蜀出版社, 199311月第1版。
  3.语言文学类
  () 李实原著, (现代) 黄仁寿、 刘家和校注: 《〈蜀语〉 校注》, 巴蜀书社, 19906月第1版。
  罗韵希等编: 《成都话方言词典》,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8710月第1版。
  王文虎、 张一舟、 周家筠编: 《四川方言词典》,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711月第1版。
  () 杨慎编: 《全蜀艺文志》 (64), 明嘉靖二十四年 (1545) 刻 《 〈嘉靖〉 四川总志》 (16) 之后, 另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 (唯题周复俊编”)
  () 傅振商编: 《蜀藻幽胜录》 (4), 巴蜀书社, 19855月第1版。
  () 孙桐生编: 《国朝全蜀诗钞》 (64), 巴蜀书社, 19858月第1版。
  () 王增祺编: 《樵说》 (4), 清光绪十八年 (1892) 刊于石泉县署。
  () 王增祺编: 《樵说续》(12), 清光绪二十七年 (1901) 刊于成都聊园。
  () 王增祺编: 《诗缘·前编》(4)、《诗缘·正编》 (10), 清光绪十六年 (1890) 刊于 (陕西) 韩城县署。
  林孔翼辑录: 《成都竹枝词》,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29月第1版。
  林孔翼、 沙铭璞辑: 《四川竹枝词》,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99月第1版。
  (明、清之际) 费经虞、 费密编: 《剑阁芳华集》 (稿本), 传钞本 (20卷、 10, 无序跋、凡例, 钞本后有佚名校记70余条)
  4.民族史志
  《凉山彝族奴隶社会》编写组: 《凉山彝族奴隶社会》, 人民出版社, 19825月第1版。
  周自强编著: 《凉山彝族奴隶制研究》, 人民出版社, 19833月第1版。
  胡庆钧著: 《凉山彝族奴隶制社会形态》,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5月第1版。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编辑委员会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四川省编辑组 (以下简称四川省编辑组”) : 《四川省阿坝州藏族社会历史调查》,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856月第1版。
  四川省编辑组: 《羌族社会历史调查》,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856月第1版。
  四川省编辑组: 《四川省甘孜州藏族社会历史调查》,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85年第1版。
  四川省编辑组: 《四川省凉山彝族社会历史调查》,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8510月第1版。
  四川省编辑组: 《四川省苗族、傈僳族、傣族、 白族社会历史调查》,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861月第1版。
  四川省编辑组: 《四川省凉山彝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选编》,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872月第1版。
  四川省编辑组: 《四川省彝族历史调查资料、档案资料选编》,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874月第1版。
  四川省编辑组: 《四川省纳西族社会历史调查》,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876月第1版。
  《羌族简史》编写组: 《羌族简史》, 四川民族出版社, 19869月第1版。
  蒙默著: 《南方民族史论集》, 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38月第1版。
  5.人物传记
  任一民主编: 《四川近现代人物传》(1),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859月第1版。
  任 一民主编: 《四川近现代人物传》(2),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867月第1版。
  任一民主编: 《四川近现代人物传》(3),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711月第1版。
  任一民主编: 《四川近现代人物传》 (4), 四川大学出版社, 198710月第1版。
  任一民主编: 《四川近现代人物传》(5), 四川大学出版社, 198810月第1版。
  任一民主编: 《四川近现代人物传》(6), 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03月第1版。
  四川省妇女联合会妇运史研究室编: 《红岩女英烈》, 198610月印刷。
  王定烈、 温贤美主编: 《巴蜀将帅传》, 巴蜀书社, 198910月第1版。
  李朝正编著: 《清代四川进士征略》, 四川大学出版社, 19864月第1版。
  李朝正编著: 《明代四川进士征略》 (稿本)
  重庆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总编辑室: 《重庆名人辞典》, 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25月第1版。
  任一民主编: 《四川近现代人名录》, 四川辞书出版社, 19929月第1版。
  傅平骧等编: 《四川历代文化名人辞典》, 四川文艺出版社, 19929月第1版。
  6.文化教育
  陈先赋主编: 《成都中医学院发展简史》,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869月第1版。
  成都石室中学编: 《石室校志》, 198910月印刷, 内部发行。
  华西医科大学校史编委会: 《华西医科大学校史 (19101985), 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08月第1版。
  《四川师范大学校史》编辑委员会: 《四川师范大学校史》, 成都出版社, 199210月第1版。
  邓运佳著: 《中国川剧通史》, 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37月第1版。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