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一秒穿越回汉代 两千多年前的成都人在做啥

来源:成都方志 发布时间:2025-02-25 14:21:11 浏览次数:135 【字体:

一秒穿越回汉代

两千多年前的成都人在做啥?

在四川博物院负一楼的四川汉代陶石艺术馆第二展厅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琳琅满目的汉代画像砖藏品。这些出土于成都及周边的汉砖,已发现1000多种。

画像砖上,有内容丰富的图案,涉及当时的生产劳动、商业市肆、文化教育、礼仪风俗、居家生活、车马出行、建筑庭院、舞乐百戏以及神话传说等,几乎就是一部汉代成都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图源:四川博物院

研究证实,画像砖是汉代厚葬风气的产物。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增加,再加上“举孝廉”制度的实施,自春秋时期以来流行的厚葬习俗已经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尤其是两汉特别是东汉时期。人们不仅将死者生前使用的各种物品做成随葬品,还发明了这样一种反映墓主生前生活的画像砖,把它们装饰、镶嵌在墓室之中。

汉砖(图源:《走马锦城西》)

弋射收获

在羊子山汉墓,出土一块“弋射收获”的画像砖,在这上面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来自汉代成都平原浓浓的乡村风情。

弋射收获画像砖(图源:成都市双流区广都博物馆)

砖由两个图构成,上图部分:在碧波荡漾的池塘里,几尾肥大的鱼和几只野雁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弋、觅食。满塘的莲花盛开,荷叶浮于水面。池塘边的树荫下,隐藏着两个宽袖长袍的猎手,手持弓箭跪在地上。一人身体弯曲、仰面朝天,手中的弓箭对准正在空中飞翔的大雁。另外一人身体略倾、弯腰抬臂,对着雁群满弓待射。在他们身旁的空地上,各有一个用以放置“缴”(丝线)或“矰”(短箭)的半圆形木架。池塘的上空,十余只大雁呈惊恐纷飞状,四散逃逸。

下图部分则是另一番景象:一群农人正在田地里忙碌。右边是两个裸露上身、穿短裤的赤足锥发男子,手里挥动长镰,正在收割谷物。在他们的身后是两个着深衣的男子和一位穿长裙的妇女,正在俯身捡拾地里被割下的谷穗。最后还有一人肩挑禾担,手提一食具,正欲离去。

资料显示,汉代中期以后,农村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各地出现大量的地主。在这些地主的庄园里,不仅有良田、豪宅、车马、牧场、武库、织机和酿酒作坊,有的甚至还拥有盐井和冶炼工场。如此庞大的家业,自然需要雇佣大量的奴仆和佃农为他们从事生产劳动,失去了土地的人们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不得不在这些地主庄园里充当劳动力。

从这方“弋射收获”画像砖上看,在田地里劳动收割的农人6人之多,不是一般农户家庭所拥有的劳动力人数,更像是地主庄园中的雇工。手持弓箭的猎手很可能是庄园的主人,只有他们才有可能在农忙时节还悠闲地弋射消遣。也许正是因为画面上的池塘和田地都为地主所有,这两种不同的场景才会出现在同一块画像砖上。

除“弋射收获”之外,画像砖中还有表现农业生产的“播种”“农事”“薅秧农作”“舂米”“纳粮”等内容。这些生动的人物形象,让人们对汉代粮食生产过程有了较全面的了解。

东汉 农作画像砖(图源:成都市双流区广都博物馆)

东汉 采莲、渔猎画像砖(图源:成都市双流区广都博物馆)

画外之音

通过一块块鲜活的画像砖,人们似乎看到了一部鲜活的汉代成都历史。这里不仅有马匹、车辆、繁华的市场,还有汉代官府大力发展车舆制造业的时代前瞻。

据《华阳国志》载,在成都西面内江和外江之间,曾修筑了一座车官城(军工厂),负责制造包括战车在内的各种车辆。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复原的羊子山1号墓墓室内局部(图源:成都市成华区地方志办公室)

在成都青杠包和羊子山汉墓中出土的画像砖上,人们可以看到多辆马车组成的豪华车队,它们不但有开道的伍伯前驱、骑从、斧车,还有压阵的卫从和骑吏,浩浩荡荡,气派非凡。

右壁画像砖(从上至下四块画像砖,在墓室中从左至右拼成长画像砖)(图源:成都市成华区地方志办公室)

左壁画像砖(从上至下四块画像砖,在墓室中从左至右拼成长画像砖)(图源:成都市成华区地方志办公室)

另外,还有不少反映成都市井生活的画像砖,如成都曾家包、羊子山汉墓出土的“市肆”画像砖,画面中央是一座高高的市楼,楼上悬有一大鼓。东西、南北各有一条道路,道路上人们熙熙攘攘。有正在行走的,也有推着独轮车的,还有相互交谈的。道路的两旁是排列整齐的列肆(商铺),列肆为三四排长廊式建筑,里面的商贩和顾客正在忙着交易。画像砖的四周有围墙和大门,西南靠墙处还有两间堆积货物的房舍。

曾家包生产、生活画像石 成都博物馆 藏 (图源:文旅成都 )

结合史料记载,人们了解到当时成都的人口达到了76200多户,是全国仅次于长安的第二大都会,是名副其实的“五都”之一。

当时,成都少城之外的南市更是商业贸易的集中之地。铁器、铜器、漆器、蜀锦以及茶叶等本地特产,源源不断地运往全国各地,通过丝绸之路行销远方。

来源: 成都方志

供稿: 成都市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来源: 成都方志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