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英华】晏阳初评传——和苗勇长篇传记文学作品《晏阳初》‖苍山牧云
晏阳初评传
——和苗勇长篇传记文学作品《晏阳初》
苍山牧云
晏阳初,原名遇春,四川巴中人氏,与陶行知合称“南陶北晏”,业界尊以“世界平民教育运动之父”,饮誉全球。其终身以劳苦大众教育为志业,使人人均有享受教育之机会,足迹遍及亚非拉。先在中国创建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留下“定县精神”“华西试验”等,后于菲律宾筹促“国际乡村改造学院”。这位“真正的哲学家和人道主义者”,先后被美国旧金山市授予“荣誉公民”称号(1945年11月13日评),被菲律宾总统马科斯授予最高平民奖章“金心奖章”(1967年5月2日评)等。晏阳初系“现代世界最具革命性贡献的十大伟人”(美国1943年评,同获此殊荣有爱因斯坦等),“当代世界一百位最主要人物”(1955年10月,美国《展望》评)。
晏阳初(图源:封面新闻)
古之圣贤无不以民本为要务,平天下之不平,恩推四海于一家。晏阳初善从其流,一生致力于平民教育,掘其先河而破之,脱平民生死于夹缝之中。心怀国士之忧,以汗水滋育泥土;奋斗贫苦乡间,用心血灌溉黎庶。虽艰难险阻,穷终身而不渝也。其受“脑矿”发现之鼓舞,从平教、乡村建设切入,以学校、社会、家庭三种方式为杠杆,力推文艺攻愚以生智,生计治贫以致富,卫生扶弱以强健,公民克私以互助之四大理念。令亿万之众免于愚贫弱私之桎梏,获平等教育之自由。平教丰碑,功在实践,善莫大焉。
固本宁邦,知使命能自任;救亡图存,怀济世敢担当。革除恶疾,以仁化敌为友,启工农建国之智;祛旧创新,以爱苦中作乐,开民育思想之先。以乡村改造为手段,知教授技能,乃平教之原始起点;视人文情怀为主旨,谙培养人性,实教育之终极追求。士在民间,瞻领时代之风尚;定县精神,握来记忆之尚温。大家入史册,人仰公之范;广场旌士林,君为世之风。种子已在,辟一抔之土而寄世;东风徐启,期千秋高观以永恒。
《晏阳初》 苗勇 著 2021年9月东方出版社出版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苍山牧云(著名辞赋家)
配图:方志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