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记忆】早期的民族魂教育是埋葬侵略者的丧钟‖陈道康

作者:陈道康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5-05-06 14:26:07 浏览次数: 【字体:

早期的民族魂教育

是埋葬侵略者的丧钟

陈道康

今年是纪念世界反法西斯侵略和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对那段历史的回顾,又把我带回到学童时代的场景——那时我正在金堂城厢镇陈氏私立崇本小学读书,早期的民族魂教育就从这时开始接受。在全面抗日战争8年中,作为一个四川人是很光荣的,四川人爱国热情很高,出兵多,出钱多,出粮多,当时有无川不成军的美谈。四川人头戴斗笠,足蹬草鞋,扛枪上战场,英勇无比,所以四川各地抗日英雄纪念碑也很多。金堂的抗日英雄纪念碑,就在原县城城厢镇金刚公园内。每逢清明时节,前去瞻仰的人也很多。

图片

四川及成都对抗战胜利的巨大贡献(蓬州闲士摄于成都市烈士陵园)

我们在崇本小学读书,老师教我们朗读:“军号吹,军号吹,军旗随风飞,看我抗日小军队,个个很精锐,今夜要上前线,杀敌救国危,哪那怕粉身碎骨,愿作战场鬼,不得胜利,誓不生回!”。那朗读声慷慨激昂,催人泪下,是中华民族不会亡的呐喊声!老师又教我们唱气壮山河的抗日救亡歌曲《大刀进行曲》(又名《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这天籁声声,唱响了校园。学生们又去社会上教唱,真是气壮山河。

学校每周的朝会,全校学生都要听老师讲世界反法西斯战场和全国抗日救亡的形势,把全民族团结奋战的激情,上升到民族魂的高度,让学生们时刻准备听从祖国的召唤,去与日寇侵略者作殊死的博斗。真是群情振奋。

日本侵略军的三光政策(杀光、抢光、烧光),激起学生的无比愤怒,各校师生组织讲演会,写声讨檄文和诗词,表达支持抗战到底的决心,一起同仇敌忾,倾注了满腔的热忱。学生们还给前方将士写慰问信,我曾在信上写道:“英勇的抗日救亡将士们,你们离别了亲爱的父母和妻儿,开赴抗日前线去消灭日寇侵略者,为国家尽大忠,为民族尽大孝,这不仅是你和全家的光荣,也是全民族的光荣!由于你们的浴血奋战,维护了全民族的尊严,使我们还能在学校读书,我们学生誓作你们的坚强后盾,随时准备开赴抗日前线,和你们一起并肩杀敌立功,消灭日寇侵略者!”

图片

抗日宣传队在三台县城街头宣讲抗日救亡(图源:绵阳市地方志编纂中心)

由于民族魂教育不断深入和广泛开展,我们在学童时期就懂得“此路不通,去找毛泽东!(去延安)”的革命内涵。“西安事变”与共产党的抗日主张,使我们更加深信:“共产党所领导的抗日军民,是全民族抗日救亡的希望和主心骨。当时在教育界拥护抗战,亲近共产党已是人心所向。那时延安、成都、金堂,常有共产党地下联络活动,为延安输送革命志士,或在国民党川军军阀中作抗日统一战线工作,这些被传为历史佳话。

我们崇本小学的苏青平老师是地下活动的共产党员,他教我们唱解放区的革命歌曲,把“解放区呀好地方”改两个字,即“山那边呀好地方”,在课堂上教唱,实际上是传播解放区的福音,大家都心领神会。歌中唱道:“山那边呀好地方,穷人富人都一样,你要吃饭得耕种呀,没人跟你当牛羊。”又通过学生们在社会上传唱,在工农大众中引起了思考,希望这一天早点到来!

早期的民族魂教育,使我们受益终生,并立志从戎报国。我响应毛主席发出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伟大号召,1951年8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成为参战人员,戴上了军功章。脱下戎装后,也自强不息!

图片

《抗美援朝——浴血荣光》(油画)梁昊鹏作(图源:光明日报)

民族魂的教育在金堂是很有成果的,到处可见的标语是——“好铁要打钉,好男要当兵!国乱显忠区,茅屋出将军!”我的堂兄长、叔叔和邻居,相邀投笔从戎的,在国内国外抗日战场浴血奋战,有的还寄回了立功喜报!

中华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在国难当头,为国家尽大忠,为民族尽大孝是第一位的,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新的长城!经过艰苦卓绝的八年全面抗战,迫使日本于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

图片

1945年9月2日,日方代表登上“密苏里号”美军军舰,签署投降书(图源:央视军事)

通过战争的洗礼,我深深地懂得和平的可贵,也更清楚地认识到,民族魂的传统教育是爱国主义的升华、是埋葬侵略者的丧钟,同时又是每一个炎黄子孙必须具备的高尚情操。一旦侵略战争爆发,才能迅速组织起来给促略者以惨痛教训。前事不忘,后世之师,让民族魂的传统教育发扬光大!

最后,以一首词结束本文:

忆秦娥·警钟在耳

卢沟月,

八年抗倭何其烈。

何其烈,

太阳旗下,

华人鲜血!

东邻拜鬼没停歇,

警钟在耳争飞跃。

争飞跃,

不忘历史,

献身勋业!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陈道康(1933年生,四川省金堂县人。抗美援朝参战人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楹联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