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记忆】从“用水贵如油”到“西蜀第一海”——黑龙滩水库建设实录

来源:史志眉山 发布时间:2025-06-24 14:19:01 浏览次数:141 【字体:

从“用水贵如油”到“西蜀第一海”

——黑龙滩水库建设实录香

黑龙滩水库被誉为“西蜀第一海”的大型人工水库,也是国家4A级景区、省级旅游度假区、四川省重要旅游目的地之一。黑龙滩水库位于成都平原东南边缘,龙泉山脉二峨山麓,始建于1970年,历时15年竣工。它的建设是以引蓄都江堰水源为主,采用国家补助,群众投劳,民办公助方式建成,是新中国成立后四川省的第一座大型蓄水灌溉工程,总库容3.6亿立方米。

图片

黑龙滩水库工程祝捷大会

仁寿地区地势起伏,层峦叠嶂,小气候变化频繁,形成冬干春旱,夏洪秋涝,间有伏旱的特点,加之境内河流少又小,是全省重点干旱县。其自然条件造成当地水资源枯竭不足,“下雨水外流,无雨吃水愁,十年有九旱,用水贵如油”,长期以来,频繁的水旱灾害给仁寿人民带来深重的苦难,“低标准,瓜菜代,红苕半年粮”,这是新中国成立前仁寿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特别是1952年至1970年间,虽然仁寿县陆续修建了部分小水库、山平塘、山湾塘等,但由于工程规模小,蓄水少,“十年九旱”的自然条件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农业生产一直低而不稳。

图片

1970年9月26日黑龙滩水库誓师动员大会

仁寿县人民在长期和干旱的斗争中认识到:在仁寿特定的自然条件下,要彻底解决缺水问题,只能走大、中、小、蓄、引、提结合的路。东风渠四期工程的竣工,启迪了仁寿干部和群众的智慧,为新修黑龙滩水库创造了条件。仁寿县在四川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原规划基础上,经过多种方案比较,才充分认识到修建黑龙滩水库,是解决仁寿水利化的最佳方案。1970年5月,省革委批复同意仁寿县修建黑龙滩水库。1970年10月1日,一场轰轰烈烈、战天斗地修建黑龙滩水库的历史在仁寿大地上奋力抒写。

图片

建成后的黑龙滩水库

建成后的黑龙滩水库灌溉了仁寿、井研、简阳三地121万亩耕地。它的建成,把“十年九旱”的仁寿变成了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仁寿,农业、商业、文化教育、旅游等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仁寿先后获得“全国十大粮仓县”“全国优质棉生产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100个水利技术推广示范县”“中国枇杷之乡”“中国清见之乡”等荣誉。半个世纪以来,黑龙滩“高峡出平湖,当今世界殊”的景观,就是勤劳勇敢的仁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的人间奇迹。

来源:史志眉山

来源: 史志眉山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