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费尚全 ‖ 姚莹与蓬州玉环书院

作者:费尚全 来源:蓬安县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9-08-04 16:36:12 浏览次数:1018 【字体:


 蓬安县相如故城南门(蓬州闲士 摄于2017年7月)

姚莹与蓬州玉环书院

费尚全

 姚莹(1785—1853),安徽省桐城县人,字石甫,号明叔,晚年又号晚和,别署幸翁。

姚莹画像(图片来自网络)

 姚莹6岁读书,21岁赴安庆参加府学考试,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补为府学附生,成了秀才。1807年秋,姚莹去南京应“丁卯科”江南乡试,考中第十八名,成为举人。1808年春,到北京参加“戊辰科”会试,考中第三十二名,成为贡士。继经殿试,考中三甲第十名,成为进士。

姚莹手迹(图片来自网络)

 1816年春,姚莹被授任福建平和县知县。1817年冬,调为漳州府龙溪县知县。1819年春,出任台湾县知县,旋加海防同知衔。1821年春,姚莹调任噶玛兰厅,摄(暂代)该厅通判。1834年,提升为高邮知州(文从五品)。1834年底,调任护理两淮盐运使。1837年10月,升为福建台湾道台,照例赏加按察使衔。

姚莹著作书影(图片来自网络)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姚莹一面奉令在台湾积极查禁鸦片,一面主动下令水师及各地严密巡防、查勘、修整炮台,以防“粤东夷船窜入台洋”。英军对台湾的进犯,先后计有5次,姚莹率众两击走,一潜遁,两破其舟,擒其众而斩之,共获俘虏187名,捞获“夷”炮十门,枪数支,刀数把,搜获英军书图册多件。当时,粤、闽、浙沿海连失重地,败报频传,独台湾打了胜仗,皇帝格外惊喜,谓为“可称一快”,褒奖有加。姚莹著赏加二品顶带,著交部优叙。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军集结军舰进攻广州、厦门等沿海地区(图片来自网络)

 清道光23年(1843),鸦片战争失败后,以林则徐为代表的“主战派”纷纷被贬。1844年8月,姚莹抵成都,题补蓬州知州。1846年6月赴任蓬州(即今蓬安县)。

林则徐(图片来自网络)

 姚莹素来崇尚理学,“忱于性理、兼怀济世”“负经济之学、尤长与论兵”,为官清廉,注重时务。他到蓬州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蓬山书院”视学。见书院破败不堪,他想:怎么留得住前来就学的师生呢!于是他立即召集蓬州士绅,了解情况,决定在相如故城原蓬州州署附近修建书院。在修建新书院问题上,姚莹力排众议,当即批驳了所谓的“风水”学说,并果断决定:就在蓬安士绅早先选定的地方新建书院。不久,他便设立机构,筹措经费,积极为书院的事忙碌开来。

相如故城(雷廷锡 供图)

 道光27年(1847)春,书院开工奠基。次年2月,一座“栋宇坚壮,规模宏整”的书院即告落成。由于它背依玉环山,前绕玉环溪,故取名“玉环书院”。书院建成后,在姚莹“重教兴学,韬武培文” 精神影响下,历任学长都是思想开明、主张以学致用的新派人物。每当“新学萌动”之时,他们便率先在书院进行教学改革,使得玉环书院的名声越来越大,以致邻近州、县的士子学人纷纷前来求学,这样的盛况一直延续到民国初年。

玉环书院(图片来源:无线蓬安)

玉环书院(雷廷锡 供图)

玉环书院前厅(雷廷锡 供图)

 在玉环书院的风气熏染下,蓬安从清末到民国的一段时间里,涌现出一大批在四川乃至中国具有影响力的杰出人物。有著名的红岩烈士、诗人、报人王白与,获得德国哥廷根大学数学、物理学博士学位的魏时珍,国学大师、墨学泰斗、西山书院和川北文学院创办者 伍非百,汉藏语言大师张怡荪、祝维翰,土壤学家蓝梦九,民国著名抗日将领萧毅肃等。

王白与(图片来自网络)

魏时珍(图片来自网络)

墨学泰斗伍非百(图片来自网络)

1944年5月,远征军司令长官卫立煌与肖毅肃(未戴军帽者)在怒江东岸山头观察日军阵地(图片来源:“历史研究”微信公众号)

萧毅肃(1899—1975),四川蓬州人(今四川省蓬安县),中华民国国防部次长,国民革命军二级上将。日军投降时,受中华民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命令处理日军投降事宜。日军投降后,主持中国战区受降典礼,史称““芷江受降”。图为1945年8月21日萧毅肃(孙中山先生画像下坐者)接受日本冈村宁次代表井今武夫(侵华日军副总参谋长)投降(图片来源:“历史研究”微信公众号)

 清道光28年(1848),姚莹卸任,即将离开蓬州东去之时,蓬州士绅民众纷纷遮道苦留,欲与他同住十日,以报德泽。这位抗英名将面对百姓们的哀请,也忍不住难舍之情,便写诗道:“莫向春风唱柳枝,春风三月苦将离,嘉陵江水无穷恨,暮雨流莺是别时。”

姚莹功业与著述(雷廷锡 供图)

 清咸丰3年(1853),姚莹病逝于湖南按察使任上,终年68岁。姚莹去后,也是安徽桐城人的后任蓬州知州、四川提学使方旭对他十分景仰,在玉环书院的门柱上写下了“蓬山此去无多路,姚公美政谁与俦”的楹联。

姚莹功业与著述(雷廷锡 供图)

 新中国成立后,玉环书院交由蓬安县新华中学管理。1958年,玉环书院划为蓬安县锦屏中学管理。1966年,玉环书院划归蓬安监狱管理,后堂被拆除建水池。2006年,玉环书院被列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前部讲堂及相连的左右厢房均完整,南北距离45米,东西距离45米,建筑面积2025平方米。

玉环书院厢房(雷廷锡 供图)

玉环书院厢房(雷廷锡 供图)

 2018年,蓬安县委县政府围绕“生态宜居江城、历史文化名城、融南发展新城”的构想,决心保护修缮相如故城,并把相如故城保护开发工程作为蓬安县“一号工程”(系南充市100件大事之一) ,总投资100亿元,2019年计划投资10亿元 。 蓬安县以文物古迹修缮保护、开发利用和完善旅游服务功能为重点,力争把这座千年古城创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蓬安县相如故城建设大美公园城市宣传栏(蓬州闲士 摄于2017年7月)

相如故城总规划图(雷廷锡 供图)

 目前,玉环书院已基本恢复修缮完成,玉环书院文物展示厅、相如文化传习所、玉环书院阅览室、玉环书院画院,经精心布置,面貌焕然一新 。

(作者单位:蓬安县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扩展阅读1

创修玉环书院

姚 莹      

 自古教学养士之法,莫备于成周,战国暨秦。荡然矣。汉元成间,乃复教学养士。东汉大学颇盛,六朝益修之。唐初以国学、太学为未足也,于国子学、太学、律学、书学、算学外,又设宏文、崇文二馆,创立学社,养教诸生。然皆在京师,其后郡县乃有自为书院以教生徒者,实宏、崇二馆开其先也。宋士既立太学、四门学、小学矣。崇宁中,以天下皆兴贤贡士,更即国南郊建外学,凡上舍、内舍、外舍生多至六千人。而诸儒自为书院讲舍,教授生徒者,不可胜记。元至兀二十八年,令江南诸位路学及各县学内设立小学,选老成之士教养。其他先儒过化之地,名贤经行之所,与好事之家,出钱粟赡学者,并立为书院。每书院设山长1人,书院之设山长,自此始也。明代至今,天下府州县学外,莫不各有书院,大抵官与其地士庶,出钱粟为之,不尽官力也。地大而财广者,或二三之,呜呼盛哉!然盛极而衰者,事理之常,亦有不能建一书院者,或有之而简陋不足教养人士者,亦不免焉。

姚莹功业与著述(雷廷锡 供图)  

 今蓬州治梁相如县地非古蓬州治朗山蓬池之旧也。城依玉环山,在五马山南,面嘉陵江,隔岸凤凰山横列,览秀拖蓝,最得形胜。旧无书院,或就文昌祠堂稍葺斋舍,延师课士,强以蓬山书院名之。然大小蓬山,在今营山县东北,名实既乖,且讲堂不立,膏火无资,岁取济仓余谷数十石供课而已,山长修脯,取诸寺僧入官之产,岁入数十干钱,不能聘延名师,诸生无养,莫肯肄业,学舍之草满矣。

2017年7月26日,南充市项目拉练活动及文化旅游发展大会代表在蓬安县相如故城和玉环书院参观(雷廷锡 供图)

 莹以道光二十六年来知蓬州,见之不能无愀然也。以问蓬人佥日:“众思兴之久矣。前年卜地于城北州廨后,学宫前左偏,形家言于此建书院,大利学人,文风盛,而稍不利于官,众莫敢请也。”莹日:“何其妄哉!官民一体耳,苟利士民,官何不利之有?数十年来州官无迁擢,惟有死亡,又将谁咎?且州无龙神祠,大成殿祭器阙然,及此书院膏火,皆事之所当先者,蓬人能出钱粟助我乎?”佥日:“能”。乃与学正富辰、训导杨光海、暨吏目王钧谋之。延伍君联芳、顺贤,蓝君世茂,候君代仁议商首事,分路劝捐,设局城中。伍蓝三君倡捐公钱外,局中之费,伍君与顺贤复自备。众出钱者,皆至局书名。逾年钱九千六百四十千,诸首事各司令其事,鸠工庀材,以二十七年二月,始建书院于新所,明年二月毕工。栋宇竖壮,规模宏整,讲堂学舍、山长寝室、滔厨咸备,名之日“玉环书院”。

玉环书院内姚莹功业与著述展览(雷廷锡 供图)  

 凡用工切钱四千六百干有奇,置田六区,供山长惰膳,诸生膏火之资。 龙神祠亦告成,惟祭器未置,书院章程未定,而莹以病乞退,经营未裕,尚有待也,蓬人忧之。 滇中封君久濂来继此州,与莹同心,力任未完诸事,蓬人乃喜,请余为文记其缘始。 龙神祠莹已有记矣,乃考书院所由来而告之日: 诸君知书院所以异于官学者乎? 天下学校,自京师国子监及诸官学外,诸省府、州、县所在立学贡士,教养之法备矣,又有书院之设何哉,盖官学者,登进人才之地,而非讲习肄业之区也。 群萃而处之,朝夕讲诵,执经问难,师弟授受,谊兼尊亲,则书院山长尚焉,非入学宫岁月一考校之而已。 故学宫之用舍,大吏可得而黜陟之。 山长者,必道德、文章、艺业可为师法,士望归之,乃执贽于门,天子不得而可否之,大吏不得而进退之。 然后坐拥皋比,士心悦服。 故虽世道衰微,而“礼义廉耻”之四维,犹存于书院也。 然则书院之设,所以教人敦本力行,修其文艺,所以经纬天地,立人道之大端者,于是乎在苟师道不立,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则书院可无撵矣,又何必多此一事哉?有志君子,循吾言而深思之,必有军然望,且跃然喜者,则人皆豪杰之士,岂但文艺之工,日新月异,取青紫如拾芥已乎,是则区区之心所深望也夫。

 扩展阅读2

鹧鸪天·玉环书院

雷廷锡   

 书院琅琅桃李熙,梧桐郁郁凤凰栖。姚莹美政承翰墨,司马才情赋丽辞。

 城隍庙,长卿祠,仙乡太极玉环溪。蓬安三杰誉天下,故城千年焕华姿!

(雷廷锡,曾用名雷歌,四川省蓬安县人,先后在中学、党校、人社、统战等部门任教和从事管理工作。退休后,从事司马相如与相如文化研究传承和宣传推广。热爱文学与诗歌创作,常有诗文在报刊发表、获奖)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费尚全(蓬安县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来源: 蓬安县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