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记忆】刘刚 ‖ 历史上富顺县疫情大事记

作者:刘刚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01-30 10:05:34 浏览次数: 【字体:

历史上富顺县疫情大事记

刘 刚

富顺县地处四川盆地南部,属亚热带湿润季风型气候区。沱江由北向南纵贯全境,沿江两岸沟壑纵横,形成大小溪河300余条。自有资料记录以来,县境易发冬干、寒潮、伏旱、高温、暴雨、洪涝、风雹等自然灾害,又因受旧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和医疗卫生条件等种种限制,这些天灾常常与人祸并行,在富顺历史上曾引发数十起饥荒和瘟疫,给当地百姓的健康与生命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据清同治《富顺县志·灾祥》载:“尧灾汤旱,非尽降祥。气数所至,不异帝王。弥缝天变,爕理阴阳。灾不为害,上格彼苍。庆云甘露,瑞气载阳。五行顺轨,帝道遐昌。”由此看来,灾异与吉祥在古人眼里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就连圣明之主也无法改变。

清同治《富顺县志·灾祥》

农历鼠年与猪年交替之际,中华民族不幸遭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举国上下正经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笔者响应国家居宅闭关之号召,翻查旧志,搜罗史料,整理出富顺县从明代至民国时期发生的一系列重大疫情,对比新时代在瘟疫面前的制度优势和有力举措,以期给正在防控疫情的国人更多希冀。

明 代

嘉靖八年(1529),春,大饥大疫,殍者甚众。云南呈贡籍知县陈常道施药救疗,民赖以存活者甚众。

嘉靖二十四年乙巳(1545),秋七月,不雨至于丙午年(1546)夏六月,旱甚,千余里皆赤地。加以病疫大作,人民凋敝流离,死亡者过半。

万历二十六年戊戎(1598),初夏四月,疫大作,死者甚众。先是鱼疫,遍浮于江,人可掬取。

清 代

顺治五年戊子(明永历二年,1648),大荒,邑中避难者人相食。是年,疫大作,人皆徙散,百里无烟。

嘉庆六年辛酉(1801),大疫,死者甚众。

嘉庆十一年丙寅(1806),五月,瘟疫大作。

嘉庆十三年戊辰(1808),大饥,疫病者、殍者枕藉道途。

民 国

民国5年(1916),赤痢、伤寒、痘疮(天花)、霍乱流行,患者达43876人,死亡18457人。

民国9年(1920),霍乱流行,朝发夕死,(有时)每日出丧300余具,自流井一带死亡六七千人。

民国19年(1930),霍乱流行,(有时)每日四道城门出丧七八十具,棺材料销售一空。

民国23年(1934),天花、麻疹流行,小孩夭亡甚多。

民国25年(1936),大旱,吃仙米(白粘土),痢疾流行,死亡甚众。

民国28年(1939),霍乱流行。

民国30年(1941),霍乱大流行,时达半月,死亡2000余人。

民国32年(1943),霍乱大流行,城内死亡甚众,(有时)每日四道城门出丧百余口。是年,脑炎流行。

民国34年(1945),霍乱爆发流行。

民国35年(1946),霍乱、伤寒、脑炎流行,仅庙坝一乡即死亡1180人。

民国《富顺县志·祥异》

由上可以看出,从1529年至1946年的417年间,富顺县共发生各种重大疫情17起,平均每25年1起。尤其是战乱频仍的民国时期,富顺县传染性疾病更是易发多发,疫情连年。这既是地区瘟疫流行的确凿反映,也是全国传染病防控水平的真实缩影。可以肯定的是,尽管各朝各代因有政治体制、经济水平及医药条件等情况差异,给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的损失或有不同,但都严重地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往事不可追,来者犹可鉴。当前,全国上下正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进行卓绝斗争,相信依靠众志成城之决心和科学施策之方法,我们一定会赢得这场史无前例的疫情阻击战,一定会书写中国抗击疫情史上的鼠年奇迹。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刘刚(自贡市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