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陈桥 ‖ 四川历史上的富顺井盐

作者:陈 桥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07-24 15:40:04 浏览次数:1201 【字体: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0年第3期

四川历史上的富顺井盐

陈 桥

厚重的文化积淀,使千年古县富顺拥有三张非常靓丽的历史名片:盐之源、才子乡、豆花城。可是,由于诸多原因,连很 多富顺人至今对家乡“盐之源”的基本情况都缺乏了解,有的甚至还把富顺井盐历史与自贡井盐史混为一谈。也难怪,在今天的富顺境内,除在县城“黄桷树”(老盐井街口旁)有井架及“古井咸泉”碑墙建筑外,实难看到更多与富顺井盐相关的历史文化符号。可见,我们有必要挖掘相关史实,加强宣传,以增强文化自信。

富顺城区的“古井咸泉”碑墙(作者供图)

历史悠久的富顺井盐

尽管富顺井盐究竟发源于何时何地,今天已难稽考,但从明确的文字记载看,富顺井盐确实有着悠久的历史。

我国的井盐生产主要集中于四川和云南。井盐凿井技术肇始于战国时期秦国蜀守李冰穿凿广都(今成都市双流区境内)盐井。据研究,广都盐井的开凿时间应在公元前255至公元前251年之间,距今已有2200多 年历史。

李冰穿凿广都盐井的成功,创立了井盐凿井方法,开创了井盐生产方式。此后,凿井采卤生产井盐的地区越来越多。资料显示,秦朝时,四川仅 3 个县有盐井生产记载。到汉代,盐井开凿区域逐渐扩大,计有四川巫县、临江、朐忍、汉发、南充国、成都、广都、郪县、南安、牛郫、什邡、江阳、汉安、南 广、定笮、武阳、临邛、汉阳等18 县。其中,江阳属地的富顺,在东汉章帝时期(76—88),就在今富顺县城开凿了第一口盐井。因该井产盐多、获利大,被人们誉为“富世盐井”。

《富顺县志》(1993 年版)载:富顺原为古江阳县地。北周武帝天和二年(567)从江阳县划出以富世盐井(今富顺县富世镇)为中心地区,设雒原郡及所辖富世县,因“县界有井,出盐最多,故曰富世”。隋开皇二年(582),裁撤雒原郡,富世县划归泸州郡领属。唐贞观二十三年(649),因避唐太宗李世民讳,富世县改名富义县。北宋乾德四年 (966)升富义县为州级“盐监”,称富义监,隶于梓州(潼川)府路。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因避太宗赵光义讳,富义监改为富顺监,富顺之名由此开 始;北宋治平元年(1064)置富顺县主管盐政税课;北宋熙宁元年(1068)废县存监。元至元十二年(1275),改富顺监为富顺安抚使司;至元二十年(1283),升富顺安抚使司为富顺州,隶于四川行中书省叙南等处蛮夷宣抚使司叙州路。

明洪武四年(1371),降富顺州为富顺县,隶于川南道之叙州府,一直到清代。民国元年(1912), 因袭前清区划,富顺县仍隶属于叙州府。民国 2 年,废省改道,以道统县,富顺属下川南道(次年改 称永宁道)。民国17 年裁道,各县直属省政府。

清末富顺盐场的官运局引筒(作者供图)

从以上富顺的建置、沿革,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富顺从汉代开始凿井制盐,是典型的因盐设县,且不管行政区划怎样调整,富顺的井盐产业一直存在。

快速发展的富顺井盐

川盐征榷自唐始,据《元和郡县志》记载,至唐宪宗元和二年(807),富义县已有盐井8 所;富义盐井“月出盐三千六百六十石”,富义盐井等“每年税额即达 1858 贯”,占川盐课税的 23%。五代至宋初,“官自鬻盐”,实行盐专卖。入宋以后,其经营管理方式“大为监,小为井,监则官掌,井则土民干鬻 ,如其数输课”。四川据此先后设立十监,富顺名列其中,设为富义监。北宋时期,富义监(太平 兴国元年改名为富顺监)掌管的大小盐井有 6处,年出盐货达30 余万贯。

至明代,富顺盐业稳中求进,井盐生产发展明显。明王朝统一四川后,朱元璋便立即着手整顿四川盐业,在成都设置四川茶盐都转运司及全套管理机构。经过15年左右的调整和恢 复,先后设置包括富义在内的 15 个盐课司,以管理四川各产区的井盐生产,并对盐政法规多次进行调整,旨在推进川盐生产。如此的社会经济环境,给富顺盐业生产繁荣创造了契机,富顺井盐生产出现前所未有的兴旺景象。“洪武年 间(1368—1398)富义等一十三井盐课司盐一百八十万八千斤”,弘治年间(1488—1505)“富义等井盐课司盐三百六十七万九千二百七十二斤”,正德年间(1506—1521)富顺即征银9676.51 两,荣县征银 3137.01两 ,两地占全川盐税总额 (71460.72 两)近18%。由此表明,明代前期富顺盐业发展速度十分罕见。

明正德以后,富顺以富义盐井为代表的盐井群遭淡水渗溢,盐泉枯竭,渐次坍塌废弃。这时, 勤劳聪慧的富顺人,“在不开新井便不能补旧课的情况下,在富顺县城以西90 多里的荣溪水滨发现了新的卤源”,开凿出富顺历史上以自流井为代表的一批新盐井,富顺井盐生产成功实现“西移”,为富顺盐业产业开启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富顺开凿出的以自流井为代表的新盐井, 位于当时富顺境内的釜溪河西岸火井沱浅滩 处。这个地方盐卤、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经过 数十年的开发,便凿成 380 眼盐井及众多天然气井。到明天启年间(1621—1627),自流井一带已是一个井灶星罗棋布、天车鳞次栉比的新盐区,“正是由于以自流井为代表的盐井的开发,宛若一种神奇的力量,使得在四川的西南 部,一个以‘盐都’闻名遐迩的城镇,开始崛起”。这也是历史上发现“自流井构造”(有天然气、盐卤并存的盐井)并首次获得“浓汪卤水”的记录。富顺井盐再度发展情况,以《盐井赋》形式记入 了清段玉裁编著的《富顺县志》中。至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在富顺的自流井地区有盐井 8680 口(1802 年四川的盐井总数共 9296 口), “自流井逐渐成为全省的盐业中心”。

富顺井盐近代的历史贡献

近代历史上,富顺井盐曾有过很多重要贡献。但其中有三大贡献,其历史地位难以撼动。

蜿蜒山野的输卤竹笕(作者供图)

1

一是富顺盐井西移,为自贡建市奠定了重 要基础。

史料记载,清康熙十九年(1680),清政府第二次平定四川后,一系列诸如减免井盐课税、鼓励移民入蜀、推行务从民便等较为宽松的 政策,使富顺井盐业迅速恢复并有所发展。加上新盐区的盐卤浓、成本低、运道便,盐产量逐年增加,使利用天然气制盐的前景被看好,陕 西、山西、福建、广东、贵州等省的商人和劳动者纷纷来到自流井。他们带来大量资金与先进技术,与本地的井盐生产、经营者共同开发自流井气水田,使自流井盐业迅速恢复、发展。这个时期,“富义厂所产之盐除销本省30 余州县外,还销往湖北、贵州、云南等省”。盐业的兴盛,促成富顺所管辖的自流井专掌盐务县丞署的建立。自此,自流井又先后被称为富厂、富荣东厂。直至1939 年,与贡井(亦先后被称为荣厂、富荣西厂) 组建为自贡市。

2

二是盐岩井的发现,推动了自贡地区机械化汲卤的实现

清光绪二十年(1894),在富顺盐场小有投资的盐商李伯斋,应熟人之邀,接手淘 办陕西商人近期遗弃的盐井——广源井。该井

地处大坟堡(今自贡市大安区)一个叫杨家冲的地方。当时,凡在大坟堡区域的盐井,一般所产都是黄卤,故盐产量不高,且每当开凿到2200— 3000 英尺深时都会碰到一种叫“豆沙岩”的崖层,常导致盐井内壁坍塌。李伯斋接手的广源井

(后改名“发源井”)亦同样如此。一天,工人一边加固出现坍塌的井壁,一边将井壁所脱落的崖渣碎石运出井外。这时一凿井工人看到所淘出来的崖石碎渣中有一些白色颗粒物在太阳照射 下闪闪发亮,于是下意识地拿起一些泛白的颗粒品尝,结果发现那些颗粒竟然有咸味。随着凿锉日深,那些白色颗粒物越来越多。这一发现,引起李伯斋的高度注意。他断定,在接近井底的某一位置存在着一个盐储量丰富的盐层。后经李伯斋溶解验证,那些易造成井壁坍塌的“豆沙岩”崖层,是含量约 93% 的纯氯化钠。仅在大坟堡,其分布就超过1 平方英里,有13—20 英尺厚,盐卤总储量达1000 万吨。这是一个相当惊人的发现!从此,这些有“豆 沙岩”的盐井被称之为“盐岩井”。于是人们就通过向盐岩井内不断灌入清水溶解井内盐岩, 再不断汲出盐卤熬盐。后因盐岩井的增多,便催生了自流井盐场机械化汲卤的出现和普及, 使广大盐业劳动者逐步从繁重的人力推卤中解放出来,结束了自流井人、畜推卤的漫长历史,成为中国井盐史上的重大革命。

自流井盐场王三畏堂“富昌美盐号”的银行支票(作者供图)

3

三是首次川盐济楚,突显富顺井盐的重要作用。

清道光末年,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清咸丰三年(1853),因太平军建都南京 控制长江下游航道,淮盐无法沿长江上运,湘 鄂大地的人民饱受淡食之苦。于是,清政府饬令川盐济楚,允许川盐行销广阔的两湖市场。这一特殊政策,使富荣盐场获得了一次快速发展的契机。据记载,清同治至光绪初年,富荣 盐场已拥有盐井、天然气井707口,煎锅5590口,年产食盐近20万吨,占全川产额一半以上。所产之盐“其色白,其质纯,川贩因之居奇,淮岸因之日废”。借此机会,富荣盐场所产之盐除行销本省40余州县外,还运销湘、鄂、滇、黔百余州县。清同治七年(1868),四川总督崇实给朝廷的奏折中即称:“四川盐井近来获利数倍,富顺尤为最旺。”到清光绪初年,四川总督丁宝桢奏道:“富厂产盐之多,远过犍为。“”富厂秋冬春三时,每日产盐在一百万斤以外,四五六三月较少,然通年合算,每日总在八十万斤。“”每年全厂所入,约银五百万两上下。”由此可见,富顺井盐此时的历史地位。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 陈 桥(富顺县收藏爱好者协会)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