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胡金平 ‖ 四川平武报恩文化与梅文化

作者:胡金平(高级农技师,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年梅饯制作工艺代表性传承人,平武县金平梅果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10-25 17:17:45 浏览次数:1534 【字体:

四川平武报恩文化与梅文化

胡金平

平武县报恩寺(胡宇摄,图片来源:平武县人民政府网)

挖掘平武历史、宣传报恩精神是弘扬本土文化,提升民族意识,打造旅游品牌,促进文化建设大繁荣必不可少的一环。

回顾历史,早在明朝初期,四川平武报恩文化与梅文化就遥相呼应,相互交融,共同演绎着一场声势浩大、瑰丽无比、地方独有的文化交响曲。

平武青梅(图片来自网络)

说到梅饯,或许你比较陌生,它是用青梅制作的一种平衡酸碱、调节内分泌最佳的保健食品。如果有人把梅饯的调节功能嫁接在变通人与人的关系上,那是对梅饯的妙用。可是,早在明初平武就出现了一件宫殿变寺庙改头换面的故事,也就是王玺家人以梅饯为调节剂,拢赂钦差保宫殿、避免灭族之灾的故事。报恩文化也由此拉开了帷幕。

如果你去北京故宫,也许会被它的雄伟壮观所震撼,世界之最、全木结构、规模宏大的建筑故宫是中国明清两朝二十四位皇帝名副其实的皇宫。可是,今日故宫已并非明初(始建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时的景象。故宫先后遭遇四次大火焚毁,只有武英、建极、英华、南熏四殿及四周角楼得以幸免,其他明初建筑已无存。在后来的重建中,因木材长度受限,规模最大的太和殿已由明初时的九间被康熙帝改建为十一间。如今所见故宫,大部分都是1735年乾隆帝继位后的六十年中,相继对紫禁城进行大规模增建和改建的结果。

北京故宫博物院(图片来自网络)

如果你诚心想见明初时的皇宫却也不难。明初王宫深山有,就在四川平武县。

在四川北部边陲,有一个与九寨相邻群山环抱中的县城,本文说的深山宫殿就在县城之中,乘车沿九环线就能到达那里。那是一座与明早期故宫同人所造的宫殿式建筑群落。该建筑真实再现了明初时期的皇家风范,它就是闻名遐迩的深山宫殿“报恩寺”。

平武县报恩寺(图片来自网络)

走进平武,你会看到一对酷似天安门华表的经幢,它与报恩寺的山门两线对应,成纵向至下而上南北排开。整座群落坐西朝东,布局得体,风格别致,是大西南无与伦比的古建筑。报恩寺的殿内彩绘色彩斑斓,泥塑木雕佛风规范,滚龙抱柱活灵活现,天花地板精美绝伦,给人目不暇接之感。据说报恩寺有三颗宝珠保平安,即避尘、避火和避水三珠,可究竟是神话还是科学,至今谁也弄不明白。报恩寺不长蜘蛛不积灰尘、水火不侵,报恩寺历经数次地震同样面不改色心不跳。它不愧为古建筑的奇迹,我国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说它是明初北京故宫的缩影也无可厚非。

平武县报恩寺(图片来自网络)

1996年,报恩寺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华大学将报恩寺作为常设建筑教学基地。

相关报恩寺的传说其说不一,平武人茶前饭后只要提起报恩寺无不津津乐道,可在宫殿或寺庙的纷争上至今尚无定论。至于报恩寺有三颗宝珠保平安,王玺射帝射早了,王和尚、龙跑了三桥九栋水满了等民间传说,均充满着传奇色彩。

平武县报恩寺(图片来自网络)

平武自古盛产果梅,梅饯是平武的代名词。如今县内有果梅园3.5万亩,实生野梅全县各乡镇均有分布。近六百年的梅树至今照常挂果株产达千斤以上。陈年梅饯制作是平武家喻户晓的亮点,在当地有这样一首歌谣:“陈年梅饯人人夸,香脆可口又化渣,若要提高健康值,最好每天吃点它”。据传说,陈年梅饯的原创制作人,就是明代初期古龙洲官至六品的土官王玺。

根据民间传说,结合平武报恩寺内的圣旨碑考证,平武陈年梅饯与驰名中外的深山宫殿报恩寺以及土官王玺有着微妙的传奇由来。

明宣德年间,时任龙洲宣抚司土官佥事王玺在进京朝贡时,见故宫雄伟华丽、骤起暧昧之心。因龙洲盛产黄金,王玺又集财丰厚,自以为山高皇帝远,猴子可以称霸王。为达欲念,王玺在侥幸心理的驱使下,便以重金私下招募原建造故宫之工匠,在龙洲建造王宫。

谁知土木大兴、风声走漏、东窗事发,皇帝以玺私造皇宫为由拿问,玺巧舌以“龙洲距京路途遥远,曾蒙皇恩无以为报,臣日日思君不见君,修座庙宇塑金身,欲见龙颜无山隔,别无它图为报恩”的词句为己开脱。皇帝觉得玺虽违王法,却也在理,于是暂且将玺拘押,随即派钦差到龙洲查证落实再着论处。

武县报恩寺(图片来自网络)

玺随行家人闻讯,忙飞鸽传书至龙洲。聪明的家人得信为化解灭顶之灾,急改宫殿为庙宇、泥塑木雕取名报恩寺。待钦差到龙洲,时日已过数月。钦差一路玩得高兴,自然心存好感。视察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报恩寺”三个大字被悬挂在该建筑群落的山门之上。待钦差视察完毕,便话中有话的说“此建筑以造型结构无可非议可定宫殿。以泥塑木雕及万岁牌则可敲定为寺庙”。

王玺的家人深知定宫殿满门遭诛,定庙宇则可网开,吉凶祸福不由分说,只在钦差看法如何。于是忙见风使舵施展潜规则予以化解,不但以重金恭维钦差,而且还借物生辉以梅饯奉献品尝,称此梅饯是王玺为报皇恩,专为皇上而备制的贡品,巧妙地将梅饯作为“调节剂”让钦差释怀,还将数坛上好的梅饯一并进献皇帝。

武县报恩寺(图片来自网络)

皇帝从没听说也未曾吃过梅饯,一经上口,称赞不已道:“若将梅饯比羹汤,胜过玉液不相商,天下美食在龙城,金丝银线玉琼浆”。此言道出皇帝用梅饯与玉液琼浆相比有过胜而无不及的感叹。皇帝品尝美味后倍加高兴,将梅饯封为圣品年年纳贡。为此,皇帝不但赦免了王玺罪过,还赐报恩寺为敕修报恩寺。

王玺后人念梅饯之功,在王家衙门建了一个占地6亩的大梅园(上世纪90年代,此地二三十米高的梅树全部被砍,在地上盖了大楼)。

梅树(作者供图)

王玺家人以果断伶俐的才智,巧妙避免了一场灭族之灾,使王玺因祸得福,取得皇帝谅解,其中梅饯功不可没,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是梅饯口感好才让皇帝舒心,杀了他好吃的梅饯又从何来,不杀却年年有贡品吃。皇帝并不愚钝,如意算盘不会乱打,所以才以既敲打又恩准的词句下圣旨:既是土官不为例准他这遭。我们可从土字多一点看出点明堂,我们认为那是有意给他准一无二的打点,意味着下不为例敲警钟(有圣旨碑立于报恩寺乌龟亭内为证)。

如今报恩寺虽经五百多年风风雨雨,却依然风动铃响,昂宇如初,古柏参天,香蜡不断,不得不让今人赞叹“今日平武古龙洲,报恩文化非凡同,本是皇宫改寺庙,巧用梅饯化灾锋,千斤可用四两拨,妙就妙在变通中,当今皇帝万万岁,明知戏言君爱听,朝朝代代成常识,哪见帝王满百终”。

平武县报恩寺(图片来自网络)

根据民间传说和相关史料,结合报恩寺文物考证,矗立在平武的深山宫殿报恩寺,给我们今天的人们带来诸多遐想,那众说纷纭、妙趣横生、耐人寻味的奇妙故事,展转回旋于宫廷、寺庙与梅饯之间。五百多年过去了,报恩寺的怪异之处仍然费解,更有待我们后人,以更为科学的方法去揭开它那神秘的面纱。

平武陈年梅饯是众多食品中出类拔萃的健康圣品,广为流传的青梅被业内贯以食药同源并赋予了碱王之称。陈年梅饯在平武有着浓烈的本土气息,从明初传承至今仍久盛不衰。底蕴深厚的文化脉搏,一直在大山深处不停地跳动。它的每一次接力,都在增添熠熠生辉的元素,而每一个音符节点,都诉说着光辉灿烂的历史,它更象一颗发光的宝石,无时无刻都闪烁着不尽的光芒。陈年梅饯有着独立无双地域特征,它是平武古代劳动人民应用富有的地方物产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用智慧衍生出来的文化瑰宝,它早就是报恩文化的一份子。

平武陈年梅饯(图片来自网络)

在抗震救灾中,全国人民纷纷解囊伸出援助之手,让平武人体会到爱和被爱的真实含义,那就是知恩感恩和报恩。国家提倡文化建设,我们应把握时机,浓墨重彩地宣传地方民族文化,弘扬报恩精神,将土司文化、报恩文化和梅文化发扬光大接力传承,让我们的子孙不忘平武历史,用知恩感恩和报恩的心态去营造特色文化更加美好的明天。

如今,陈年梅饯前景看好,我们已打造好创新的钥匙,时刻准备开启科学之门,去追逐科技给它带来更新更大的升力。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胡金平(高级农技师,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年梅饯制作工艺代表性传承人,平武县金平梅果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