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船山:东川巨邑之核心

作者:杨君伟 望 川 来源:文化远近 发布时间:2021-04-16 11:06:41 浏览次数:704 【字体:

船山:东川巨邑之核心

书法/杨君伟 文/望川

【船山。亦新置之名也,古为小溪,亦或方义。自古遂宁州府之地也。其地道路通达,商贸兴盛。绿在城中,宜人之地。风荷十里, 撩涪水之绿波;观音百丈,救凡尘之苦厄。性灵诗宗,护国宰辅。乐古镇之闲,得饴糖之甘,此船山之厚重也。】

01

02

局部

船山区,四川省遂宁市的中心区域。大多数时候走到这里,听见的会是遂宁二字。因为这里就是遂宁城所在地。但船山应该有他的姓名,即便它只是一个新区。

但若要说船山的历史,却还是要从遂宁城说起。这二者之间有着强烈的依存关系。

在遥远的东汉时期,船山这片土地是隶属于德阳县的。德阳县从前属于德阳郡,不过到东晋时期,事情发生了变化。东晋时期,一股流民攻入蜀地,流民之首李特还未抵达郫县便已经身死。他的儿子李雄是个将才,一路势如破竹攻下成都,在这里登基称帝,史称成汉。东晋此时虽然也风雨飘摇,但出于战略需要,这个成汉政权必须得消灭。东晋大将桓温请命出兵,在群臣的质疑声中带着一万精锐,在没有补给和援军的情况下,孤军深入,直逼成都。

这时的成汉政权也是日益衰微,君主无道。桓温打过来时还尚不自知,只在成都城下大战一场,最终成汉仍被灭亡。桓温班师之时,路过此地,只见风和日丽,和平安宁,这等祥和的场面正是这位久经沙场的将军心之所向。他随即奏明朝廷,在此地建郡,命名为“遂宁”,寓意“平息战乱,遂得安宁”。

五代十国时期,后唐的武信军节度使夏鲁奇坐镇遂宁,为了战略需要,便沿涪江开壕筑墙,建成一座长条形城池,形如北斗,后来此处商贸繁荣、水运兴旺,结合这个地势,便有了 “金满斗”的美称。这便是遂宁“斗城”别称的由来。

当遂宁建郡之后,从前的德阳县便划入遂宁郡。一直到南北朝时期,德阳县才重命名为小溪县,不久又改名为方义县。北宋时期,为了避讳宋太宗赵光义的名,又重新启用小溪县的古名。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船山所在这片地域都归于遂宁州或是遂州管辖,但到了明洪武年间,遂宁降级为县,那本就是县的小溪县自然就被取缔。遂宁县这个名字便一直沿用到新中国成立后。

1985年,原来的遂宁县变为市中区,又于2003年撤销市中区,成立船山区。

船山二字其实来源于张问陶。张问陶的故居遂宁城西边有座船山,他便以此为号。他的作品集名为《船山诗草》,收录了他3500多首诗。

在蜀地走出的诗人当中,张问陶绝对算得上是第一梯队级别的。他与袁枚、赵翼合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与彭端淑、李调元合称“清代蜀中三才子”。而且他是一名诗书画皆精,并且都大有成就的文人,他的文学理论和诗词审美也颇高。或是因为曲高和寡,他所提倡的性灵一直都没能进入大众的视野,但无论如何,张问陶也的确是一代诗宗。无论哪本文学史,在论及清代诗词时,都必然会论述张问陶,可见其文学地位。船山区以他的号为名,既是表现对张问陶的敬仰,亦是彰显了此处文脉之厚重。

船山至为出名的不止张问陶,还有张问陶的高祖父张鹏翮。他在此留有诗篇《遂宁城》:

十年重到德阳城,人事田畴几变更。

仙井晴霞朝气散,鹤鸣夜月野烟轻。

郊原几度余烽火,父老频经厌甲兵。

所愿残邦沾化雨,桑麻从此乐深耕。

这是他对故乡遭受战火侵扰的所表达出的痛心。字句朴实,但是却饱含深情。

张鹏翮后来位极人臣,出任宰相。他供职于康熙、雍正两朝,人称“遂宁相国”。他曾跟随大臣索额图勘定中俄东段边界,从而确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属于中国。他也曾亲身下到一线,治理黄河,修筑堤坝,一生颇为传奇。同时,张鹏翮也是一位文学大家,船山区的赤崖沟是他的童年故居,这个地方充满了他回忆的地方,他曾有多首诗篇,组成了一卷《赤崖旧宅》。其中诗如:

白首还乡故旧稀,桃花落尽李花飞。

玉屏山下森森柏,不改清阴待我归。

他小时候曾拜在遂宁赤崖精舍彭觉山老师的门下。彭觉山为当时名儒,博通经史,长于诗文,这对鹏翮影响很大。张鹏翔少年时便志如鸿鹄,手不释卷。读书发奋用功,孜孜不倦。

如果你对张鹏翮的诗词并不熟悉,那张鹏翮还有更为让人传颂的作品。如今在眉山三苏祠外有一副千古名联:

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文章四大家

这幅对联便出自张鹏翮之手。

船山区境内有一处龙凤古镇,据说汉武帝时期,曾有一个姓妙的庄王在这里建立了一个兴宁国,妙庄王膝下无子,只有三女。其第三女妙善颇有佛缘,后来成为观音菩萨。遂宁有“中国观音文化之乡”的称谓,龙凤古镇作为观音儿时成长之地,因此佛教文化厚重。

船山区有一种独特的织锦,名为观音福锦。这种手工艺品以天然丝线为原料,以传统的复杂的打结方法编织而成,并且融合观音传说,图画无比精美,自来有“软黄金”之称。如今也是船山的重要非遗。

龙凤古镇也是一座商贸重镇,从前四方客商往来、佛教传播,颇为繁华,这里如今都还留存着许多明清建筑。古老的街巷遮蔽着飞檐斗拱、宁静的码头倒映着远处的古塔。每到赶场天,人们便早早来到市集挑选新鲜农作物和捕捞渔货,而悠闲之人可以泡上一壶茶,坐在水渼边整日垂钓,古镇的历史都散入每一缕空气,一次呼吸便能让人倾心。

在古镇外的牌匾上有一副对联,恰如其分地将这一切浓缩其中:

兴千秋之治,古国流芳,不愧江山龙凤地;

宁百里之邦,春风大雅,乐居巴蜀水云乡。

船山区还有一项少为人知的独特文化,那便是《糖霜谱》。这是古代小溪县人王灼所编著的制糖方法专著。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介绍以甘蔗制糖方法的专著。但在王灼其实只是探索与发现者,真正发明霜糖的是唐代的一名高僧,人称邹和尚。当时的遂宁盛产甘蔗,但是却没有好糖,那时的糖名为石蜜,品质粗糙。邹和尚在今船山县的伞峰山上多次试验,终于找到了提取蔗糖的方法,遂宁从此有了品相俱佳的冰糖,这也是全世界最早的冰糖。遂宁成为全国最早生产糖霜的地方,制糖技术也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邹和尚也因此被称为“糖霜之父”。

如今的船山区是遂宁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历史的沧桑演进中,船山区这片土地都是遂宁发展的核心,毕竟不论哪个朝代,都以遂宁城为郡、府、州、县的治所。

一条涪江穿城而过,铁道高速密布全境,遂宁机场亦在其内,水陆空全方位辐射。如今的船山更显遂宁核心的地位,毕竟只有这里才称得上“东川巨邑”。

永遇乐·船山

望 川

舟楫连云,客船流月,正好当年。东去涪水,映水星汉,也曾起波澜。马蹄声乱,刀兵响疾,百里散尽烽烟。想当年,金戈铁马,到此天青云淡。

文心似锦,大雅如春,重读性灵诗篇。而今已是,东川巨邑,古城天地宽。星聚斗城,风荷正举,到此一睹忘还。时犹念:遍尝辛苦,方获饴甘。

局部

来源:文化远近

书法:杨君伟

文字:望 川

来源: 文化远近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