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高考特辑】院系调整70年 ‖ 丁邢

作者:丁 邢 来源:丁东小群 发布时间:2021-06-07 14:55:12 浏览次数: 【字体:

院系调整70年

丁 邢

70年前开始的院系调整,是一个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影响深远的事件。这次调整,采纳了苏联专家介绍的经验:十月革命后,苏联的高等学校,不再是培养大而无当的博学通才,而是培养具体的专门人才:工程师、医师、教师、经济学家、农业专家、统计专家、采矿专家。苏联专家建议,中国此时也面临同样的任务,那就是大学应按专门化的方向发展。

院系调整始于1951年底,高潮在1952年下半年,结束于1953年。从数字上看,把中国原有的211所高等学校,调整为182所,减少了综合大学,增加了工业、农业、师范、医药等专科院校。私立大学一律改成公立,招生人数成倍增加,特别是工科招生幅度增加最大,其次是师范。国家想通过院系调整,让高等教育适应新中国工业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用有限的财力、尽快培养出国家需要的标准化的专门人才。这次调整,确实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次方向性转折。

中国的现代大学,起源于洋务运动。清末废除科举制度,确立现代学制以后,兴办了一批大学,形成国立大学、私立大学、教会大学并存的格局。 中国早期大学学习的榜样之一是德国。德国的体制是国家办大学为主。但德皇帝威廉明确承认:“大学是科学工作者无所不包的广阔天地,科学无禁区,科学无权威,科学自由。”他给大学充分的财政经费,保证教授有很好的生活待遇,但绝不干预大学的自我管理和学术自由,使德国的科学水平直到希特勒上台以前,一直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蔡元培留学德国归来以后,执掌北京大学,主张兼容并包,网罗百家,大学独立,学术自由,教授治校,学生自治,将大学定位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学者当有研究学问之兴趣,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蔡元培的选择,使草创期的中国大学教育获得了一个较高的起点。

中国早期大学学习的另一个榜样是美国。庚子赔款本来是民族屈辱,但美国将所获赔款用于发展中国教育,给中国现代化进程以深刻影响。清华大学的前身,就是留美预备学校。一批又一批留美学生,如梅贻琦、胡适、蒋梦麟、张伯苓、竺可桢,学成归来以后成为中国大学教育的领航者。他们都接受了美国的通才教育思想。先有哈佛,后有美国。美国大学的独立地位和学术自由比德国更有过之。美国的大学格局以私立为主体,学术水平位居前列的几乎都是私立大学,由谁办,怎么办,完全不受政府干预。二战以后,美国超越德国,执世界科学之牛耳,为当时中国知识界所追慕。

1940年代后期,世界出现了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对峙的冷战格局,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于这一国际背景之中,选择对苏一边倒。朝鲜战争的爆发,中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领域进一步实行全面苏化,教育也纳入了以苏联为师的轨道。美国的大学体制和教育思想,则被贴上帝国主义的标签,成为批判对象。从后来的成败得失看,教育上的一边倒不是取法乎上,而是取法乎中,或取法乎下了。

苏联的高等教育,是一种国家权力至上的高等教育。私立大学、教会大学完全失去生存的空间,成为公立大学的一统天下。在这种计划体制下,大学一切资源配置完全由行政权力主导。具体到当时中国,就是按照条条和块块来配置。条条就是部委,国务院主要部委都设立本专业的高等院校,比如航空学院、地质学院、石油学院、邮电学院;块块就是各大行政区和各省市自治区,各省一般都设立工学院、农学院、医学院、师范学院、财经学院,而文理兼备的综合大学以及音乐、美术等专门学院则每个大区设立一所或一所以上。这样,民国时期留下的大学,约3/4都被动了手术,打散重新配置。以浙江大学为例,调整前拥有文、理、工、农、法、医、师范七个学院,曾经被誉为“东方剑桥”。经过调整,理学院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生物系并入复旦大学;药学系并入上海第一医学院;地理系分别并入华东师范大学和南京大学;文学院人类学系并入复旦大学;文学院、师范学院部分并入华东师范大学,部分与之江大学组建浙江师范学院,其余部分调入北京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等;法学院停办;医学院并入浙江医学院;农学院独立为浙江农学院;畜牧兽医学系并入南京农学院;森林系和东北农学院森林系合并为东北林学院;农化系并入南京工学院食品工业系;工学院航空系与中央大学、交通大学的航空系合并,组建为华东航空学院;土木系水利组并入华东水利学院;电机系电信组并入南京工党院。新的浙江大学只保留工学院电机、化工、土木、机械四系,并入之江大学相关工科及厦门大学电机系。 院系调整前,中国有多学科的综合大学55所,调整后只剩14所。这14所综合大学,包括北京大学,也只是文理学院而已,不再设工、农、医等学科。而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虽然保持大学之名,实际上已经改建为单一的工科学院。燕京大学等名校,则被肢解,从此消失。

今浙江大学之江校区

文、理、工分家,使大学丧失了学科综合的优势和学科交叉的活力,创造力大为下降,大学精神的传统被切断。一些曾达到国际前沿的研究型大学伤筋动骨,辉煌不再。杨继绳曾对资中筠说,你上的是清华大学,我上的是五道口工学院。因为资中筠正好在院系调整那年毕业,而杨继绳1960年才入学。他在清华读书期间,根本没听说过陈寅恪的名字。由此可见,清华国学研究院的辉煌,到1960年代已经留不下一点痕迹。

经过调整,文科比重大幅下降,从原来的1/3下降到1/7,后来进一步下降到不足1/10。一些学科干脆被取消,如政治学、社会学。原有的专家只好改行。

全国各类高校实行统一的教学计划,大量引进苏联教材。苏联一些学科其实水平有限。中国大学的整体学术水平与世界科学教育前沿的距离由此拉大。

来源:丁东小群

作者:丁 邢(文史学者,现居北京)

来源: 丁东小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