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川观新闻】“诗书双璧”永陵怀古,见证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来源:川观新闻记者 吴平 发布时间:2021-10-08 14:40:18 浏览次数:494 【字体:

0a77556b18c547639b4701a0cb9b407d.png

书法作品捐赠

川观新闻记者 吴平

10月8日上午,中国三峡画院院长刘文敏行书作品《秦刚·永陵怀古》捐赠仪式,在成都永陵博物馆综合馆学术报告厅举行,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同时向成都永陵博物馆捐赠了81本珍贵地方志图书,捐赠者和捐赠单位获得了博物馆颁发的收藏证书。

《永陵怀古》朗诵

刘文敏和秦刚分别介绍了书法作品、诗文的创作感想;知见诗社、四川省朗诵演讲艺术发展促进会朗诵家还共同朗诵了《永陵怀古》。

“……岁月悠悠忽千载,青史留名永陵随。……英雄不问出身处,有德自能行天威。”《永陵怀古》是一首共计24句、168字的七言古体诗,作品介绍了永陵的历史渊源、如今的旅游胜景和文物价值等。

刘文敏介绍创作背景

作者秦刚为知见诗社顾问、四川作协成员,他介绍五代十国期间,各地混战不休、民不聊生,前蜀开国皇帝王建在乱世中励精图治、重用人才,让天府之国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经济文化获得发展。他非常佩服王建虽出身草莽却勠力奋进的精神,写此怀古诗既是自勉,也寄期望于年轻人,继续为百姓谋康乐盛世。

三峡画院院长刘文敏表示,永陵作为王建陵寝有千余年历史,并且是全国唯一一座地上皇陵,积淀深厚、文化发达、特色鲜明,能以此为题创作书法作品,也是一件幸事,希望永陵博物馆获得更好的发展。

活动总策划宋彧表示,本次书法作品捐赠仪式是“锦绣四川·诗意天府”「知见诗社」名家名作诗歌朗诵音乐系列文艺主题公益活动的一部分。历史遗产通过现当代名家的再创作再解读能够焕发新的生命力,未来诗社将继续坚持“为人民泼墨挥毫,为时代描绘画卷,为四川书写华章,为中国复兴讴歌”,助力四川文化、博物、旅游的深度融合与发展。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来源: 川观新闻记者 吴平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