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记忆】改变命运的《招生简章》‖张萃勇

作者:张萃勇(四川射洪)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2-14 20:36:49 浏览次数: 【字体:

1977年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正式恢复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的制度。10月21日开始,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各新闻媒体,都以头号新闻发布了恢复高考的消息,广大群众,特别是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更是欢呼雀跃,奔走相告(图片来源:文献南阳的博客)

改变命运的《招生简章》

张萃勇

多年来,我都遗憾被我弄丢了的1977年11月15日那份《四川农民》报(四川日报农村版),因为这份报纸刊登了《招生简章》,它改变了成千上万有志青年的命运。

1977年11月16日下午,寒风凛冽,呵气成霜。我穿着旧破的胶鞋,愁眉苦脸十分吃力地挑着沉甸甸的粪桶,艰难地跟随生产队的主劳力过沟上坎,向机耕地走去。那年我刚过17岁,骨头还未长硬。两年前,我从射洪县(今射洪市)柳树中学两年制初中毕业,未被推荐读高中,回生产队“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放牛,拾粪,割青草,种蘑菇,但大部分时间在队办饲料加工坊当记账员兼收银员。一个月前的一天深夜,我在加工坊无端遭人毒打,在家养伤10天后,被通知到生产队保管室晾柱阶沿上开会“解决”打架斗殴一事,听队长在社员大会上大声武气宣布对我的“处分”决定:出加工坊!

从那天起,我就心不甘情不愿地去参加体力劳动。那时,父亲已去世多年,2个姐姐出嫁,3个哥结婚分家另过日子,年迈多病的母亲带着长我6岁的四哥与我,艰难度日。人穷受欺凌,悲泪强咽下肚。天,是那么冷;粪,是那么臭;腿,是那么的软。我真不知道出路在何方?

按说,我1米7的个头,身材不差,报名参军,报效祖国正合适不过,可是,因我长期在加工坊熬更守夜写写划划,双眼视力极差,体检不过关,参军改变命运的路被封死了……

正当我埋着头,挑着沉重的粪桶,迈着沉重的步伐,没精打彩行走在泥泞路上时,突然发现有个人朝我迎面走来。他是我同院子的堂叔张治常,时任大队会计。他胳肢窝下夹着一叠报纸,离我大约5米远,他突然转过身,大声对我说,勇娃,你读过高中吗?我转过身,盯着治常叔的脸,苦涩地笑了笑,轻声说,没有读高中。停了片刻,他又问,读过初中吗?我“嗯”了一声说,只读了两年初中。这时,治常叔疾步向我走来,我放下粪桶,莫名其妙地望着他,心生疑惑:他要干啥呢?

治常叔在我面前站定,面带微笑,从胳肢窝下取出一份《四川农民》报(四川日报农村版),一边翻一边说,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招生制度改革了,招生简章出来了,高中生可以报考大专院校,初中生可以报考中等专业学校,毕业后国家统一分配工作。你是初中生,脑瓜子灵活,又爱学习,快去报名考试吧!

1977年11月15日《四川农民》(四川日报农村版)第1版(涂玉和 供图)

我接过治常叔递过来的《四川农民》报,匆匆瞟了几眼,《四川省一九七七年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招生简章》映入眼帘,看到醒目的大字,顿时提起了兴趣:一个人不管出身好不好,家庭穷不穷,只要有真才实学,凭考试就能改变命运。

临别时,治常叔语重心长地说:勇娃,机会难得哟,这份报纸就送给你,你赶紧去报名,好好复习,争取跳出“农门”,挣工资吃皇粮。

收工回家天色早已暗下来了,我怀着既激动又紧张的心情,借着昏暗灯光,将《招生简章》一字一句读完,并将“中等专业学校招生”这部分内容一字不漏抄在小本子上:

具有初中毕业或相当于初中毕业文化水平,年龄不超过二十三周岁(中师可放宽到二十五周岁),未婚者,均可申请报名……

顿时,一道亮光仿佛从我眼前闪过。隔了片刻,我却发愁了:报名费哪里去找?况且初中的课本早已卖给了收荒匠。最发愁的是,我是1968年至1975年读的小学和初中,正逢“文革”期间,学业被耽误,青春被白废,连拼音字母也不认识,不知代数、方程为何物?更不知牛顿定律、化学元素——这些初中知识,我根本就没有学过啊!

躺在冰冷的木架床上,我辗转反侧,一夜未眠。天亮了,挂在保管室的铁铧钟“当!当!”地敲响了,生产队长大声吆喝:“出工啰!出工啰!主劳继续灌机耕地小麦,妇劳除桥那边地头的草,老婆婆小娃娃在保管室择棉花头子!”

干活还是报名中考?我一时拿不定主意。母亲看到我魂不守舍的样子,悄悄问我,幺儿,生病了么?我噙着泪花,向母亲说出了我的想法。虽然母亲不识一字,可“家中无才子,官从何处来?”“书中自有黄金屋”等古训,早在她心中打下了很深的烙印。

母亲鼓励我:幺儿,你去碰碰运气吧,万一金榜题名呢?母亲还说,垭口上有一块金砖,你不弯腰去捡,金砖还是别人的。母亲含辛茹苦将7个子女拉扯成人,实在不容易。面对一贫如洗的家庭,我只有一搏了。

于是,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自学,晚上看书,演算试题到夜深人静。借钱报名,硬着头皮迎考。

11月20日,大中专同时报名考试,报名地点设在公社政府大院内,报名费5角,交2张一寸黑白照片。我四处借钱,大半个张家院子都走遍了,一分钱也未借到。

天无绝人之路。正当我焦头烂额一筹莫展时,在射洪县明星公社畜牧站当兽医的大哥回家了,我向大哥求助。大哥迟疑片刻,将身上仅有的一元钱掏给我,叫我赶快去照相、报名。

这年,大学考试时间定在12月9日、10日。中专考试定在12月14日。

1977年8月13日至9月25日,教育部召开全国招生工作会议,决定高考招生恢复统一考试制度。无数人的命运得以改变。当年报考人数约570万人,录取约27万人

中专考语文、数学、政治三科,语政一张试卷,考分为70分和30分;数学一张卷,考分100分,总分200分。

由于考试时我心中无底,又担心考不上还耽误了挣工分,从报名到应考的20多天,我只脱产复习了3天便匆匆应考。面对试卷,脑子一片空白,尤其是面对数学卷,弯弯拐拐的符号,我大眼瞪小眼,牛啃南爪,无从下口。我真不知考了多少分,反正未上线。

第二年春天,不愿向命运低头的我,在大哥资助下,步行30华里,翻山越岭来到明星公社初中毕业班复习。我怀揣恢复高考后政府公布的第一份《招生简章》,想方设法借到初中教材,一头扎进了知识的海洋……

山区的蚊子又大又恶,一叮在皮肤上就是一个血包。为了驱蚊,我找来铁皮桶盛满清水,将脚放在水中,双手套上手套,通宵达旦演算习题,废寝忘食背诵公式定理、元素符号。单是演算习题的纸,足有一尺来厚。偶尔周末回一次家,全靠步行。为了充分利用这安静的几个小时,我边走路边背数学公式定理,来去都从头到尾默诵一遍,记不清就翻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直到背完全正确为止。

苦战4个月,我基本上弄懂了初中的所有功课。7月15日、16日,我胸有成竹地跨进考场。考了五科:语数政理化(其中理化一张试卷,各50分),总分400分。答题很顺利,科科提前交卷。不久,成绩公榜,我以总分334分的优异成绩,位居射洪县柳树区第二名。

8月下旬,我收到了射洪师范学校录取通知书。

9月6日,母亲把家里仅有的2元钱塞到我手中,并送我到车站赶车到射洪师范学校报名入学。

作者读师范期间与同学合影

时间如百驹过隙,45年眨眼就过去了。我始终记不清楚,那份登了《招生简章》的报纸,什么时候被弄丢了!它的丢失,宛如割去了我身上的一块肉,让我痛彻心扉。

1981年4月,射洪师范学校八一级二班全体实习生与射洪城关二小全体老师留影

2021年12月18日,我写回忆录时,搜肠刮肚也记不清楚1977年冬天第一次参加中考具体时间。于是,我微信向定居北京市的原柳树中学校长涂玉和求助。涂校长是1977年12月以初中生的身份报考大学,被绵阳师范专科学校(绵阳师范学院前身)录取的柳树才子,当年他家三兄弟同时金榜题名,被传为佳话。他多年担任四川省示范高中——射洪县柳树中学校长,殚精竭虑将这所农村中学办成了川中名校,自己也成为省特级教师。有一次,我与涂校长聊天时,他说,他那年参加高考的首日,正好他大儿子涂小波满40天。我想:涂校长一定会记得当年高考、中考的准确时间。

真的是喜出望外。对人十分热情的涂校长很快发来2张照片和一段文字。照片是1977年11月15日刊登《招生简章》的《四川农民》报第1版和第2版,第1版头条题目是《我省大学和中专招生工作即将全面开展》,第2版是《四川省一九七七年高等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招生简章》和《一九七七年在我省招生的高等学校和专业》。

1977年11月15日《四川农民》(四川日报农村版)第2版(涂玉和 供图)

感谢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感谢45年前高考制度的重大改革!我这个贫困农家的儿子,同全国数以千万计的有志青年一样,凭借手中的笔,凭借坚强的毅力,昂首挺胸走向大中专院校的大门,满怀豪情迈进知识殿堂,去实现了人生的梦想,去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奉献毕生的心血。

感谢共产党

音乐:

余维维 - 维美歌甜

如今,我已从乡村小学教师的岗位上退下来,过着儿孙绕膝的幸福生活,我深切感到:幸福靠共产党的英明决策,也靠自己辛勤奋斗创造!

2022年2月6日21:50初稿

2022年2月8日11:32改定

作者简介

张萃勇,四川省射洪市沱牌镇第二中心小学退休教师,曾获“感动遂宁人物”“全省十大最美乡村教师”“遂宁市道德模范”等荣誉。

1977年恢复高考,一代人命运被改变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张萃勇(四川射洪)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