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女状元炼成记

来源:《锦水花间——千年前的成都》(成都市金牛区地方志办公室编著) 发布时间:2022-05-17 21:16:10 浏览次数: 【字体:

女状元炼成记

中国历史上有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但翻遍二十四史,女状元还真没有。非要找上一个,唯有不被史界认可的“国家”——太平天国算是考出了一个女状元傅善祥。既然这样,那么流传度甚高,蜀中才女黄崇嘏的女状元缘何而来?

黄崇嘏,蜀中才女,生活于唐末五代时期。她的故事最早见于五代时期金利用所撰《玉溪编事》,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将黄崇嘏作为前蜀重要人物入列传。她的故事从唐五代开始经宋元明清,广泛见诸历代小说、戏曲、话本、笔记、史传、诗词、书画录等体裁,随着不同时代背景的演变,黄崇嘏也从自述乡贡士演变成女状元,最后成为女状元的代名词。

黄崇嘏小像 (清)

黄崇嘏生卒年不详,临邛(今成都邛崃)人,卓文君同乡,工诗文兼擅琴棋书画,父母早亡,自幼着男装。永平军节度使周庠在邛南幕府兼政,临邛县发生大火,崇嘏被诬陷下狱。在监狱中写诗自陈清白: “ 偶辞幽隐在临邛,行止坚贞比涧松。何事政清如水镜,绊他野鹤在深笼。”周庠读后,感觉气度不凡,召见崇嘏,自述乃为乡贡士。周庠爱其才,将她释放。后来,周至成都拜相,推荐崇嘏代任司户参军,主管赋税、户籍。崇嘏为官清正,处事明断,人皆称善。周庠愈爱,想把女儿嫁给她,崇嘏无奈赋诗道出隐情:

一辞拾翠碧江湄,贫守蓬茅但赋诗。自服蓝衫居郡掾,永抛鸾镜画蛾眉。立身卓尔青松操,挺志铿然白璧姿。幕府若容为坦腹,愿天速变作男儿。

周庠读后大奇,细问缘由,才知究竟。嘉其贞洁,允许她辞官归隐,故事到此结束。入狱、写诗、为官、嫁女,寥寥数语,情节倒也生动,但颇类似唐传奇的故事。

唐末五代战祸动荡、藩镇割据、贡举废弛,前蜀王衍曾开考过一次,至后蜀广政十二年方再设贡举。读书人如果想一展抱负,唯有像当时的士人那样以诗文拜谒官吏,入幕为宾,以求进身之阶。及至宋代,实施文官制度,极大地激发了读书人求仕的热情,社会逐渐鼓励女性读书以期襄夫助子。

蜀中才女黄崇嘏的故事在南宋开始被深挖出来,谢枋得《碧湖杂记》将黄崇嘏与古乐府从军故事对等。随着宋代中后期理学的逐渐兴起,崇嘏的乡贡士身份被视为魏晋风雅遗韵,宋人对女性进入男权社会颇感惊奇,崇嘏的故事还是被当作传奇看待。

蒙古铁骑踏碎了宋王朝的繁华绮梦,元朝尚武轻文的观念甚浓,汉士子希望科举入仕简直比登天还难,黄崇嘏的形象开始发生变化,逐渐成了男性登科入仕愿望的替代者,蜀中才女也由最低一级的乡贡士,在金元院本《女状元春桃记》演绎下第一次被赋予了女状元的身份,摇身一变进阶到了金科进士榜的第一名。状元戏在元朝火热起来,被称为元代五大传奇中的三部《荆钗记》《拜月亭》《琵琶记》都是写状元的故事,王实甫《吕蒙正风雪破窑记》、马致远《吕蒙正风雪斋后钟》、尚仲贤《海神庙王魁负桂英》、高文秀《郑元和风雪打瓦罐》、石君宝《曲江池》等则是叙述状元故事,借此反映元代民众普遍的社会心理,即对社会压迫的不满和对考科举入仕的向往,呼唤注重真才实学、平等公正的社会制度。

在元曲的演绎基础上,明朝有大量的笔记论及崇嘏的故事,许多话本小说也援引其事,继续赋予女状元更多新元素,增加了她的身世、易装科考、神明断案、美满婚姻等情节,故事从状元崇拜逐渐向世俗转变,补全了人物的人生脉络。据查,元明时期记载黄崇嘏故事的话本小说有7部、杂剧4部、笔记17部、史传1部、诗文集4部。明朝剧作家徐渭《女状元辞凰得凤》使故事更趋完美,何斌臣的传奇《女状元》则为其增一弟纯嘏。

徐渭是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女状元辞凰得凤》是作者个人身世、才华、抱负的写照。他百日丧父,14岁失母,受兄长逼迫而陷入生活困境,这与他写的女状元12岁即父母双亡有相似之处。他一生中曾9次参加科举,却屡试屡败,直至晚年顿悟,借剧表达 “不愿文章中天下,只愿文章中试官”,“文章自古无凭据,唯愿朱衣暗点头”的愤懑之情。徐渭诗文书画兼擅长,不可避免地会对崇嘏文学艺术才华加重渲染和投射,为女状元的才情增色不少。明朝作为中国历史上为妇女立贞节牌坊最多、官方奖励烈女数量惊人的朝代,徐渭的《女状元辞凰得凤》反对男尊女卑,是现实中女性被长期压抑的一种反向释放。全剧共五出,精心塑造了一个理想的才女形象。第一出“改装赴试”,写崇嘏12岁时父母双亡,与乳母黄姑居住在化城山中,因生活无着而女扮男装赴试。第二出“科考夺魁”,写周丞相主考,改革旧规,以诗文取士,崇嘏得中状元,做了司户参军。第三出“崇暇理案”,写崇暇为官明于法,精于治,平反冤狱,深得民心,表现其不凡的政治才干。第四出“相府选婿”,写周丞相欲将女儿凤雏许配,突出崇嘏能诗善文且精通琴棋书画,展现其多种艺术才能。第五出“还装成亲”,写崇嘏还装后奉旨与男状元成婚,终以团圆结局。

徐渭

随着社会发展,女子教育开始在民间出现,清代许多著名学者如袁枚、陈文述、阮元等均曾公开招收女弟子,并编纂女弟子诗集。一些女性纷纷走出闺阁,诗词酬唱,康熙年间杭州的“蕉园诗社”、乾隆时苏州的“清滋吟社”、北京的“秋红吟社”等文学团体涌现,更多女性以独立才女的形象呈现,崇嘏也被当作名媛才女的典型成为文人笔下美好的女性形象。在戏曲领域,张令仪杂剧《乾坤圈》、王筠传奇《繁华梦》均是借用崇嘏故事抒发胸中块垒。清朝涉及崇嘏的小说有4部,戏曲两部,诗文集24部,文人笔记13部,史传、地方志16部。

黄崇嘏的故事从唐五代至清朝,不断演变发展。通过与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结合,在清代文化界的推崇下,黄崇嘏被当作蜀地文化名人载入各类史传、地方志中。《蜀水经》《蜀故》《四川通志(雍正)》《大清一统志(嘉庆)》等方志对崇嘏故里、崇嘏墓、黄崇嘏山自然风貌以及状元文化在蜀地的影响记载甚详,崇嘏开始从文学形象走向现实生活。至今邛崃火井镇还有崇嘏山,当地人呼为崇姑山。该地还有状元桥、崇嘏塔等遗迹,每年农历六月十三崇嘏诞辰日,更成为当地盛大的民间节日并一直延续至今。

邛崃市文物保护单位——崇嘏塔

位于邛崃火井镇的状元桥

来源:《锦水花间——千年前的成都》(成都市金牛区地方志办公室编著)

来源: 《锦水花间——千年前的成都》(成都市金牛区地方志办公室编著)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