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2024-10-26 17:51:32

【“温暖的回响——脱贫攻坚四川故事汇”征文】何知霖 ‖ “留守”老人的美好生活

作者:何知霖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08-11 14:50:02 浏览次数:503 【字体:

征文启事:见《四川省直机关工委 省扶贫开发局 省地方志办联合开展 “温暖的回响——脱贫攻坚四川故事汇” 征文活动》

投稿邮箱: tpgjzw@163.com

截稿时间:2020年10月31日

特别提示:征文应为原创作品,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权,严禁抄袭剽窃,文责自负。同时,请勿一稿多投或投已在其他公众平台发过的文章。

征文将评选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获奖作品拟结集公开出版。同时择优在《巴蜀史志》杂志、四川省情网、四川机关党建杂志及网站,“方志四川”微信公众号、人民号、澎湃号、头条号、搜狐号、企鹅号刊发。为扩大传播影响,此次征文的优秀作品,将授权喜马拉雅进行有声化播讲,音频节目在喜马拉雅平台、方志四川电台及有关广播电台播出。

 “留守”老人的美好生活

何知霖 

钟婆婆是大英县一个小山沟的“留守”老人,70多岁的她,独自一个人守着祖辈留下来的泥土破瓦房,其中两间留给了女婿一家三口。她不是贫困户,但是她却每次看到扶贫干部的时候都很努力的记住每个人的名字和样貌——她说,她要记住党的样子。  

一顾茅庐——“你们又来整过场!”

2018年7月,当我走过弯弯曲曲的泥巴小路来到钟婆婆家时,第一次见她,是在她四面透风的屋子面前:虽然生活条件差,但是穿着干净朴素,屋内虽然简陋,但是摆设整洁有序……我以为眼前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就是我要见的帮扶对象,经过一番了解,我才知道帮扶的对象是他患病的女婿一家3口人。

孙女在外地读大学,孙子在镇上读小学,女婿带病在西藏打着零工养家。供养孙女读大学、孙子读小学的重担,不仅压在了患病女婿肩上,也压在了这位老人身上。钟婆婆没有收入来源,也做不了农活,让这位古稀老人谈起女婿的病、孙子孙女的学费时,脸上的愁云久久不散。

“你们又来整过场,到头来还不是你们这些干部整得耍的。以后莫来了,我整不来你们那些弯弯绕绕。”钟婆婆对于我们的到来不停地摇头,对宣传的扶贫政策嗤之以鼻,语气也很不好,对我们的扶贫帮扶工作极度不配合,邻里邻居也纷纷恶语相向。

第一次见钟婆婆,我们的帮扶工作在各种质疑声中结束。  

二顾茅庐——“你们这次扶贫是真的?”

第一次见钟婆婆得到的质疑与不理解,成了我们开展扶贫工作的最大动力。每月两次的入户摆龙门阵、唠家常,钟婆婆也从最开始的不给好脸色,到后来的热情招待,在一次次沟通交流中感受到了我们对扶贫工作的认真和决心。

“孙女,我女婿生活太难了,你们这个叫扶贫的事情是真的?我们老百姓真的能够享受到你们说的娃娃读书不要钱,生病的人也看得起病?真有这么好的政策?”随着驻帮扶干部多次走访钟婆婆,驻村干部队员辛勤付出,第一书记在精准扶贫工作上更是兢兢业业,钟婆婆的态度从一家人最开始坚决质疑,到现在的态度逐渐缓和。

“钟婆婆,你放心,这些政策李大哥一家三口人肯定能够享受到,不仅他看病住院可以报账90%的费用,你们家孙子还能够享受到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提供教科书、免杂费和每年1000元的生活补助这些好政策,以后你们的担子要轻松很多。”

在2018年秋季学期后,钟婆婆看着一卡通里面发放的本学期500元生活补助,也随着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钟婆婆渐渐开始转变对驻村干部和帮扶干部的戒备之心,对我们的帮扶工作也开始认可,不再抵触帮扶干部的入户走访,对描述的未来脱贫生活更是心生向往。

三顾茅庐——“感谢党拉了我们一把!”

村里的道路宽了,也平了,入户的水泥道路也修到了钟婆婆与李大哥的泥瓦房面前,出门再也不是雨天打滑、晴天扬灰的泥巴土路,钟婆婆每天出门去地里种点小菜来养家也更加省时省力和便捷了。

解决了李大哥看病难问题,也解决了孩子读书学费压力大的问题,看着女婿脸上的笑容渐渐代替了愁眉不展,这样的好事更是让钟婆婆逢人就夸党的政策好,现在的干部做事就是认真、踏实,不耍花样。

2019年,李大哥家的泥土房被纳入易地搬迁。75㎡的白墙红瓦搬迁房建成后,孝顺的李大哥把年迈的钟婆婆接到了新家来住,屋内水、电、电视信号三通,既方便老人日常生活,也丰富了老人的精神生活。她说,没想到老了还能住上国家修的新房子,钟婆婆成了精准帮扶工作的“忠实粉丝”。

 安居乐业是每个人的追求,住进了新家,美好生活才刚刚开始。考虑到李大哥的病情不适合在高海拔地区工作,驻村干部队通过多方了解走访,与李大哥和钟婆婆多次沟通,鼓励李大哥到浙江务工,钟婆婆也在家养起了小鸡。老人每次见到帮扶人员,岁月辛勤刻下的皱纹都掩盖不了她的激动与笑容。

村里的变化一天比一天大,老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没有文化的钟婆婆无法用艳丽辞藻来传达她的感恩,只能用朴素的“谢谢你们”来表达她的感激。从这句“谢谢”,读懂了一位“留守”老人对扶贫工作的认可:下雨的时候孩子们在扶贫的路上,烈日的时候孩子们在扶贫的路上,刮风的时候他们仍然在扶贫的路上,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时候,他们依然坚守在扶贫的路上。

扶贫不是单打独斗,不是埋头造句,最艰难的攻坚战需要我们一起勠力同心。

你们扬起的笑容就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谢谢你们记住了党的名字和样子!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何知霖(大英县纪委监委)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