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化评论

文化评论

  • 作者:刘敏华(北京工商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近日,以“人工智能时代:构建交流、互鉴、包容的数字世界”为主题的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文明尼山对话举办,这是世界互联网大会国际组织成立后首次举办的专题性活动,来自全球政企学研各领...
  • 光明网讯(记者郑芳芳)由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124场活动28日在云南大学举行。中国人民大学明德书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郝立新作题为《弘扬诚信文化 建设诚信社会》的演讲。   郝立新从诚信的内...
  • 【一线讲述】 屈子雅韵融入寻常百姓家 讲述人:湖北宜昌市秭归县文物保护中心主任 李西海   秭归是屈原故里,地名得来也与屈原有关。《水经注》记载:“屈原有贤姊,闻原放逐,亦来归……因名曰秭归”,“秭”由“姊”演变而来。秭归父老...
  • 【一线讲述】 端午香包“绣”出美好新生活 讲述人:青海省级非遗项目土族盘绣代表性传承人张卓麻什姐   土族盘绣是一种丝线绣,有红、黄、绿、蓝、桂红、紫、白等七色绣线,配色协调、鲜艳夺目。小时候,家中长辈常做盘绣,我也喜欢这门手...
  • 【专家点评】   作者:李琳、刘海平(分别系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湖南省民俗学会会长;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   从2300多年前屈原在《天问》中的思考,到神舟十六号成功飞天,中华民族对天地宇宙的探索从未停步。...
  • 撰文/摄影:袁蓉荪(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说起石窟造像,人们大多知道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通常想不到巴蜀之地竟然还有星罗棋布的石窟“养在深闺人未识”。其实,石窟造像有规模地传入巴蜀...
  • 撰文/摄影:江汉(新华社浙江分社摄影记者)   从卫星图上看,衢宁铁路呈现出蜿蜒曲折的形态。它穿越浙西南与闽东北的山区,连接了浙江衢州和福建宁德,结束了浙闽两省边界8个县市不通铁路的历史。乘坐疾行在衢宁铁路的列车上,给人最直观...
  • 光明日报记者 鲁元珍 光明日报通讯员 孙智蒲   六月的夏日充满毕业季独有的青春气息,随着中高考结束,“暑期档”旅游热潮也悄然来临。年轻人约上好友,共赴山海,在旅途中告别青春;家长们带上孩子,走过名山大川,探访人文古迹,追寻更...
  • 【走进美丽乡村】   光明日报通讯员 陈毛应 光明日报记者 陆健   未到余村,余村的传说就不绝于耳:作家说余村是一首诗,画家说余村是一幅画,音乐家说余村是一首歌……   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迷人村庄?   用无人机从空中俯瞰,三面...
  • 【人民需要这样的文艺家?】   光明日报记者 颜维琦 黄准近照?光明日报记者?颜维琦摄   5月的申城,午后阳光正好。医院里,长长的走廊尽头,一位小个子老人坐在轮椅上,笑盈盈望着往来的人。红色对襟衫、黑色小坎肩,和窗外投来的温暖...
首页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尾页 共6069条信息/共607页 转到第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