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评论
-
2022-05-04 【五四特辑】五四精神与新时代青年的成长五四精神与新时代青年的成长 程美东 伟大的五四运动留给后人的最大财富是凝聚着五四先贤们智慧、心血的五四精神,正是在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支撑下,他们才在那个积贫积弱、风雨如晦的时代敢于发出惊天动地的呐...
-
2022-05-04 状写茶人的清和之气胡 平 《光明日报》( 2022年05月04日 06版) 茶农采摘的新鲜春茶。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摄 作家王旭烽以“茶人三部曲”闻名于世,当年三部不及出齐,前两部《南方有嘉木》和《不夜之侯》就荣获茅盾文学奖。她写茶,写出了中国茶和中国茶艺的出神入...
-
2022-05-04 人和物的相互渗透滕翠钦 《光明日报》( 2022年05月04日 06版) 林那北的长篇小说《每天挖地不止》(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2年2月出版)情节千头万绪,却都源自一则谎言。主人公赵定力暮年抱恙,故意透露家族地下宝藏的掌故,以便让妻子能够陪伴在侧。语焉不详的财...
-
2022-05-04 与过去和未来哲性沟通李 瑾 《光明日报》( 2022年05月04日 06版) 诗人谷禾似乎有意放弃了《世界的每一个早晨》(百花文艺出版社2021年3月出版)这部诗集的“跋”或“后记”的写作,这让试图直接了解其创作意图的读者不得不一开始就回到文本。 这部诗集编排上分为3辑...
-
2022-05-04 传统与新兴文学教育如何携手并进黄 敏 《光明日报》( 2022年05月04日 06版) 文学是以文字这种具体感性形式揭示了“人生的意味、生命的存在和命运的悲怆”。在今年“世界读书日”,人们走进图书馆,享受文字阅读带来的快乐。新华社发(唐克摄) 【文学教育纵横谈】 “五四”以来...
-
2022-05-04 丰富文艺表达方式 发扬伟大五四精神徐 琳 《光明日报》( 2022年05月04日 05版) 2021年热播的《觉醒年代》直到今天仍是年轻人不断二刷三刷的爆款剧。该剧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讲述了觉醒年代的社会风情和百态人生。其中,剧中全...
-
2022-05-04 戏曲青年朝气蓬勃唱响青春之歌杨雪、廖丹 《光明日报》( 2022年05月04日 05版) 国家京剧院排练场老艺术家在为青年演员说戏资料图片 京剧“上戏416女团”演出照资料图片 【热点观察】 青年是事业的未来。只有青年文艺工作者强起来,我们的文艺事业才能形成长江后浪推前浪的...
-
2022-05-04 非遗保护 用全部的心力去热爱【一线讲述】 非遗保护 用全部的心力去热爱 讲述人:《民间文化论坛》执行主编?冯莉 2009年9月,我进入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师从冯骥才先生攻读博士学位,主要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做一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方向博...
-
2022-05-04 高校非遗人才培养要处理好“本”与“末”的关系【专家点评】 作者:豆海锋(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副院长) 近日,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才培养问题引发社会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其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是文化基...
-
2022-05-04 有了本硕博,非遗人才培养能否燎原目前,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领域人才缺口有数万人之多,学科建设滞后、跟不上时代,非遗保护陷入困局—— 有了本硕博,非遗人才培养能否燎原 光明日报记者?邓晖 每一次与灿烂文明“对话”,江苏中学生杨欣然都觉得奥妙无穷、...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