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学作品>详细内容

【散文】秋 来│黄云芳‖晒 秋│贾美芳

作者:黄云芳 贾美芳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9-17 20:20:01 浏览次数:461 【字体:

秋来

黄云芳

一卷秋风,一夜新凉。秋的风即将吹遍山河大地,路过块块翻滚着麦浪的土地,吹过挺立立的玉米,吹遍漫山青竹,跌入人心。

立秋,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秋季的第一个节气。在此之后,所有的东西都将晕染上金黄,内外都将弥漫淡淡秋意。

“夏欲尽头秋欲初,小凉未苦爽肌肤。”暗香浮动,花事未了;春来秋往,时光流逝。一阵清风遣走了夏日的酷热,丝丝冰凉吹拂,爬上衣襟,抚上额头,将淋漓大汗拭去,沁凉肌肤,抚平那燥热不安的身心。秋来,满园金黄关不住,期待与希望油然而生。

云收夏色,秋色入眸。

“夕阳幸自西山外,一抹斜红不肯无。”山的那头,青翠之上,绯红的夕阳漫不经心挂在天边,点缀着清透蓝天,朵朵白云悠游,似是在欢迎秋的到来。春暖至清秋,秋来了……

天空依旧蔚蓝,白云皎如月色,树梢枝头那一抹黄,给世界点染上了一抹异色。古来圣人多悲秋,秋给人的第一印象似乎也是孤寂与忧伤。似“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秋风吹,梧桐叶落,晚江雾起,一片迷蒙之中,动了客情,乡情之甚,无可奈何。可是我却更喜欢“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那份廓然与达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神秘与宽广。伤秋、喜秋,不同的心境和视角,便可以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

寒风萧瑟,树木凋零,秋确实常含悲伤之景,但是,在这份冷瑟之下,我们也应该看到秋蕴含的那份淡定从容、波澜不惊。不似春天那般温暖,不如夏日那般炙热,不像冬天那样惊艳。但不可否认的是,她始终保有一份温柔。她在四节的变换之中,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色彩;在春华秋实中,给我们带来了希望与期待,即使这份美好中带着些许残忍与冰冷,但至少,她曾将我们温暖。

秋色染河岸,天地共秋实。虽略有微霜,但处处可拾金华。一颗颗饱满的玉米粒,将夏日狂风席卷时那颗担忧而失望的心治愈;一旦一旦的棉花,使无数人民重拾度过寒冬的信心;晶莹剔透的大米,给予农民伯伯们来年丰收的希望,给予我们生存的希望。

把希望寄放秋天,风起时寻觅答案。我感谢秋,不论是那藏在一抹抹金黄之中剔透的果实,还是漫山遍野的金秋景色,亦或者是那跋山涉水,穿越千里万里送来的秋风,我都向你致以真诚的谢意,感谢你为这四季增添一抹缤纷;感谢你为这人间带来希望与温暖;感谢你让我们明白“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让我知道岁月不待人,要且行且珍惜。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湖畔清风惊起,虽才至立秋,但秋意会越来越浓,那些该来的都会到来,我们需要静静等待,山河万里,终能尽揽秋意。

或许,这便是二十四节气存在的意义吧。我们的祖先们用智慧与努力,发掘出这些宝贵的知识财富,并以不可阻挡的力量将其代代传承,在给予我们深深教诲的同时,告诫我们那些复杂的、简单的道理。在万物变化之中,看透人生的本质;在平凡而普通的生活中,寻找一抹斑斓色彩;在生活浪潮的起伏之中,保有一份淡然与从容。写到这里,我不禁感叹先辈们思考之深,目光之长远。

等风起,写秋意,耕耘有时,收获将至,让我们静候秋凉,共赴秋实之约吧。

《春华秋实》(油画) 朱乃正 作(中国美术馆藏)(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晒 秋

贾美芳

酷热尽,秋已到。不知不觉秋天已悄悄来到了身边。奋力生长了一个夏天的农作物,到了收割的时候。秋天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尤其是农村,处处可见一幅幅五颜六色的美丽图画。

《秋意盎然》(中国画) 喻慧 作(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一个个农家小院,满院生辉,晒满了丰收的喜悦。金灿灿的玉米棒子,缠胖了院子里的大枣树,高高的树枝上,一串串玉米居高临下。院子的一边,晒满大豆。油亮的黑豆、饱满的黄豆、晶莹的绿豆,各霸一方。另一边是雪白的棉花,一朵一朵肉乎乎的,蓬蓬松松。在墙边还有一排站立整齐的芝麻,被秋阳晒得张大嘴巴,只要轻轻一磕,乳白色的芝麻粒就乖乖地钻进口袋。你看房门两边的墙面上,挂满了一串一串的红辣椒,那火辣辣的红,红得耀眼,让人食欲大增。再看房顶上,紫红紫红的大枣,肉乎乎,肥嘟嘟,渐渐被晒得皱纹满面。过年的时候,蒸枣糕、枣花馒头,哪一样能少了它们?还有白胖胖的花生,横七竖八地躺在房顶上,安安静静地享受着秋阳的曝晒,带给人们无尽的希望和期盼。

丰收(图片来源:四川日报)

母亲喜欢晒冬瓜条,留到来年春天,配点猪肉粉条,简直是人间美味。一个个大冬瓜,吃不完,也不能长久存放,母亲便把冬瓜削皮,再从中间一切两半,把冬瓜瓤挖出来,然后一切到底,一条条螺旋状长长的冬瓜条被挂在院子里的树枝上,晒干后,收在塑料袋里储藏。

秋天不仅晒粮食、晒蔬菜,还晒衣服、棉被。

秋天的阳光热烈干燥,母亲会选一个晴朗的天,把闷了一夏的棉衣、棉被抱出来,在院子里拴上几条绳子,应晒尽晒。太阳穿过每个物件,晒出了霉气,晒跑了细菌,把棉衣棉被晒得蓬蓬松松,柔柔软软。再整整齐齐地把它们摁进柜子里,给冬天提前准备了一份温暖。

不管是晒粮食、瓜果、蔬菜还是衣物,都得提前看好天气预报,不然,遇上秋雨连绵,晒不好秋就会烂秋。所以,晒秋也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秋晒好了,它身后的冬天才能更加饱满丰富,人们心里才能更加幸福满足。

《两岸金黄日已秋》(油画) 何哲生 作(图片来源:四川日报)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黄云芳(宜宾学院文艺学部2021级汉语言文学4班,蒋德均创意写作工坊成员)

贾美芳(供稿:资阳市地方志编纂中心)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