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学作品>详细内容

【散文】热带森林中的“两院”‖杨明强

作者:杨明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7-08 15:04:02 浏览次数:319 【字体:

热带森林中的“两院”

杨明强

刚到海南,暂居海口澄迈的第三天,笔者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说他是我在母校营山中学执教期间所教的高91级学生张先,供职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在海口、儋州两地上班,听同学说杨老师来海南了,欢迎杨老师一定来儋州“两院”看看。他乡遇学生,盛感欣喜与欣慰!我爽快答应,一定要去参观学习,再续师生之谊。

本文作者杨明强(右)与学生张先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园合影(左 萍 摄)

1月31日,我和夫人从海南乐东九所乘高特出发北上儋州,一个多小时就到了。前来接站的学生张先与我紧紧握手,双方甚喜。此乃1991年7月该年级毕业后,师生33年后首次蒙面。

在小车前往儋州“两院”的路上,已是副高职称,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从事科研的张先,首先向我们介绍了儋州“两院”的概况。

儋州“两院”的橡胶基地

20世纪5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就爆发了抗美援朝战争,西方国家开始对我国橡胶等战略物资进行封锁,形势严峻。对此,党中央决定在华南建立天然橡胶生产基地。1953年,中国橡胶研究所在广州成立,后迁移至海南岛,结合生产,开展科研,并创办了华南热带作物学院,成为科研、教学、推广三结合基地。

由于新址地处偏僻,四周除几个村寨和几片橡胶园外,全是荒山野岭。一群天南地北、南腔北调的年轻人,响应党的号召,为了一个共同理想——新中国的橡胶事业,从繁华的大都市来到当年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被第三次流放的穷乡僻壤。随后,荒野之地便有了华南热带作物研究院、华南热带作物学院;再后来,又发展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和华南热带农业大学。这,便是儋州“热带两院”,简称“两院”。

橡胶园远眺

半个多小时的车程中,张先刚介绍完“两院”由来及其一系列动人故事,小车就开到了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基地。

浩瀚无垠的橡胶林,郁郁葱葱,笔直的树干,茂密的枝叶,路边铺满了一层厚厚的落叶,在夕照下熠熠发光,宛如橡树的海洋。在这里,不同的科研项目,分成了不同的种植区域和种植作物。随后,我们由地势平坦的橡胶林基地向半山坡地进发。地势高些的地带,橡胶树林更茂密、更高大。

漫步“两院”(左萍 摄)

张先说,他们橡胶所的科研人员每周都会定时到基地观察、记录,为科研、实验做准备。偌大的地方,仅橡胶林生产和科研基地,就多达5万多亩实验农场,是农科院主要的生产、科研和生活基地。

第一次置身橡胶林海,我们激动的心情有如林涛阵阵。

张先介绍说,儋州乃海南橡胶主产区,现有橡胶种植面积多达93万亩,是全国橡胶主要产区之一。近年来,着力研究橡胶的育种、培肥、割胶,并努力改良种植方法,以提高橡胶产量与质量。

巨树抱团

我下榻处,位于被称为“宝岛新村”的“两院”,在茫茫热带森林中,被巨无霸的大树簇拥的绿荫深处的“森林客栈”。这里是“两院”接待领导、专家和嘉宾的特色酒店。

“两院”森林家园

次日清晨6点,我迫不及待走出客栈,去“两院”大森林呼吸新鲜空气,饱览热带雨林中的森林景观。

漫步林荫大道,只见两旁粗壮硕大的树干群,足有20多米高,密集的绿云般的巨伞遮天蔽日,众多东南亚白色建筑风格的古老石头楼房掩映于蓊蓊郁郁的绿树林中,星星点点,若隐若现,倍感美丽而神秘。

绿意盎然

早餐后,阳光四射,我们再度走读“两院”,观赏美景。在教学楼前,我们看到,石碑上刻有“儋州立业 宝岛生根”八个红色大字十分醒目。原来,这是1960年2月9日至10日,周恩来总理来儋州视察“两院”和慰问“两院”师生与科研人员合影后的欣然题字。周总理的这八字赠言,是“两院”人白手起家、艰苦奋斗、攻克科研难关,为中国热带作物及橡胶事业立下汗马功劳的真实写照。后来,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朱德、邓小平、叶剑英、胡耀邦、江泽民、李鹏、朱镕基和温家宝等都先后来到儋州热带“两院”视察和指导工作。

周恩来总理题字

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关心“两院”发展

漫步校园大道,近看,浓荫密布,幽香阵阵,古树长影,晨光斑驳;远观,自然形成的一道拱形隧道,树叶茂盛,生机盎然,满眼皆绿。每当夏日酷暑,这里总是绿荫如盖,清爽宜人,凉风阵阵。漫步这条天然形成的绿色隧道,等于实地体验着森林氧吧,令人身心舒坦,神清气爽。

科研大楼

当年,“两院”最受欢迎的教学楼,一直还是最初的风貌。校园古树参天,旅人蕉、紫薇花、凤凰树,热带景观与植物无处不在,蝎蜥、松鼠随处可见。最富热带风情的椰子树,更是比比皆是,摇曳多姿,宛如风情万种的靓女,惹人怜爱,引人遐思……

绿荫掩映下的教学大楼

在这里,看到几位树下读书的大学生,不禁让我想起歌曲《校园的早晨》:

“沿着校园熟悉的小路,清晨来到树下读书,初升的太阳,照在脸上,也照在身旁的那棵小树……”

静谧大自然,大美自不言。啊,这宁静的森林校园,她屏蔽了世间的一切喧嚣与烦恼,超凡脱俗。她会让你的内心一尘不染,格外纯洁。因为,她的特有的宁静,已将你心归自然,融为一体。

森林校园

走读儋州热带“两院”,用脚步丈量这片美丽的土地;再去儋阳楼远眺“两院”全景,把她的大美永久储存心底。

2024年7月6日于成都皓月楼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杨明强(网名晓风皓月,作家,摄影家,知名媒体人。四川省省直(红星)作家协会副主席,《招生考试报》原主编)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