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学作品>详细内容

【散文】二道河上三洞桥‖石维明

作者:石维明 来源:《成都日报》2024年9月3日第8版 发布时间:2024-09-08 15:15:17 浏览次数: 【字体:

二道河上三洞桥

石维明

在我少年时代,每每说起城西“三洞桥”,并不单指这座“桥”,而是泛指一个方位。就是老成都西北廓城墙外西郊河和它的支流二道河交汇的这一片。

古三洞桥

清代学者傅崇榘的《成都通览》记载:“四川虽属山国,而成都实为泽国,因江河贯通,水利溥及也。”秦时,李冰修都江堰,将岷江水分出,开郫江、检江,形成“穿二江成都之中”的水系格局。唐末名将高骈(821年—877年)修筑罗城,改郫江、检江河道,让“二江并流”变“二江抱城”,后发现城西缺少护城河不利城防,又在西城墙外开凿护城河——西壕(今饮马河和西郊河),北接府河,南连南河。环绕四面的护城河终于成形。

二道河上的三洞桥建于清嘉庆时期。直至20世纪初,二道河绿水荡漾,两岸柳树、桃树、翠竹连绵,茅舍点缀田野,时有渔船在河中捕捉鲫鱼、鲤鱼、鲢巴郎。由于这段河道几弯几拐,形状如飞天仕女飘逸的衣带,被成都文人雅士称为“带江”。

唐僖宗光启三年(887年),诗人郑谷(851年—910年)来到成都,游览西壕后写下了《蜀中三首·其三》:“渚远江清碧簟纹,小桃花绕薛涛坟。朱桥直指金门路,粉堞高连玉垒云。窗下斫琴翘凤足,波中濯锦散鸥群。子规夜夜啼巴树,不并吴乡楚国闻。”诗中的“濯锦”乃“濯锦之江”的简称,就是锦江;“金门”,即唐代成都西城的金阊门,也即是成都西门;“玉垒”指的是西北方的都江堰玉垒山;“薛涛坟”讲的是薛涛去世后葬在西门外桃花江畔(西郊河另一支流)。

南宋乾道八年(1172年),陆游(1125年—1210年)骑驴入蜀。淳熙二年(1175年),范成大任四川制置使,举荐陆游为锦城参议。二人以文会友,成莫逆之交。南宋主和派诋毁陆游“不拘礼法”“燕饮颓放”,范成大迫于压力将陆游免职。陆游就在浣花溪一带开辟菜园。他的《梅花绝句》就写于此时:“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诗中描绘出成都西郊梅花尽情绽放的场景,学者考证,这场景包含了西郊河、二道河一带,否则不会出现“二十里路香不断”的意象。

三洞桥烟火气始于1937年。彼时,老成都城里人“跑警报”,城墙外的三洞桥这一带成了疏散、避难、客居之地。三洞桥河边斜坡临水草房“三江茶园”应运而生,卖茶,卖“冷啖杯”,凉粉、凉面、锅盔、麻花、花生糕、豌豆糕、蒸蒸糕、煮花生、啤酒应有尽有。

上世纪50年代,三洞桥是城西北、城北百姓到青羊宫、百花潭观灯会、赶花会的必经之道。我幺舅童年时,牵着外婆的衣角,数次往来于三洞桥。二道河在三洞桥东南百米外汇入西郊河,造就了一个大河滩,形成了天然的游泳场,盛夏时,曾是少年儿童的“水上乐园”,我幺舅时常在这个河滩戏水、游泳。

1959年,郭沫若考察“王建墓”后,到三洞桥旁的“带江草堂”(原“三江茶园”)就餐。郭沫若见盘中鱼游清水,配料若鲜花,当场将精美的鱼肴命名为“浣花鱼”,并挥毫留诗:“三洞桥边春水深,带江草堂百花明。烹鱼斟满延龄酒,共祝东风万里程。”

王建墓系五代时期前蜀开国帝王王建的陵墓。黄葛树、柳树、银杏树、小叶榕、松树、柏树、香樟树纵横交织,围绕着陵墓。棺床两侧有12力士抬扶棺座的雕像,东、西、南三面刻着舞伎2尊,乐伎22尊,这就是举世闻名的“永陵二十四乐伎浮雕”。

考古学家回过头来看,恍然大悟,二道河、三道河、西郊河环绕陵墓,王建墓占据着上风上水的位置。北宋路振著《九国志·周博雅传》记载,王建墓地址由“成都尹”周庠选定:“择穴于武担山西南……前有夸池,后有丘陵,东有流水,西有长道,谓之正穴。”1961年,“王建墓”获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更名为“成都永陵博物馆”。

三洞桥以北是南巷子,以南为西安路。1931年,成都修建环城马路,作家周芷颖在1943年出版的《新成都》里写道:“环城马路,宽十公尺。”当时的西安路位于成都西门外,称“环城右路”,两侧多为农田、荒地。“西安”的含义是“西门平安”。

我读小学和中学时,常和同学在三洞桥、王建墓这一带戏耍。工作以后,从单位骑二八圈永久自行车到三洞桥,约8分钟,中间经过“草堂影剧院”。

“草堂影剧院”和“带江草堂”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时,男女青年“耍朋友”的常用接头地点。建于1954年的“草堂影剧院”,位于红光中路(今石灰街)和北巷子(今金仙桥路)十字路口,“堂厢”20多排,“楼厢”近10排,全场1000多个木椅座位。每天的《成都日报》刊登有“草堂影剧院”电影排片表。我的父母在此看过《红灯记》《沙家浜》《杜鹃山》《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上世纪80年代,我在此观摩了谢晋导演的“伤痕”片《天云山传奇》《芙蓉镇》,欣赏了上译厂译制经典《悲惨世界》《叶塞尼亚》《简·爱》《卡桑德拉大桥》《砂器》……开场前,总有没在窗口买到票的人,手持5角现金“钓票”。当时宽银幕电影票售价3角,普通银幕则是2角5分。

有一回,中学校长给我的英语老师“王提切”介绍女朋友,校长把见面地点告诉了“王提切”。“王提切”既兴奋,又紧张,嘴里念念有词:“星期天10点”“草堂门口”……周日,“王提切”衣冠楚楚,骑着擦亮的自行车,提前1刻钟来到“带江草堂”门口等候。等到快12点也没见到介绍人和她带来的女朋友。当时没有手机、传呼机啊!只好垂头丧气回家。

当晚,校长来到“王提切”宿舍,批评“王提切”“缺乏诚意”。“王提切”义愤填膺,连呼“冤枉”。争论片刻,才发现了症结:校长“说”的见面地点是“草堂影剧院”,“王提切”“听”的见面地点是“带江草堂”,到底是没说清楚,还是没听清楚,存疑。两个接头地点相距500米,一对准恋人失之交臂……

这个真实的龙门阵,在师生中口口相传了很久。直到“草堂影剧院”在世纪之交的城市建设和“石灰街”拓宽改造中消失。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三洞桥变成两台一墩钢筋水泥桥。南巷子(改为“三洞桥路”)、西安路经过两次拓宽,成为北接石灰街—西月城街,南连蜀都大道的商业大道。

2022年3月23日是“世界水日”,三洞桥水闸处的“河流文化展示馆”正式开馆。我和幺舅步行去看热闹,惊喜地碰见了英语老师“王提切”。展示馆丰富的图文资料和水工设备、旧物件,呈现了成都河流的历史文脉变迁和成都人的治水史。“王提切”连呼“来一趟不冤枉……”

新三洞桥

如今的三洞桥周边,“肃穆”与“喧嚣”并存。银行、茶坊、酒店、中餐厅、火锅店云集,华灯初上时分,餐饮招牌流光溢彩,人头攒动,祥和热闹。有网友把这一带称为“吃货天堂”“美食一条街”!

敬告:本文已经成都日报授权转载,未经原发媒体成都日报授权,请勿转载。

来源:《成都日报》2024年9月3日第8版

文/图:石维明

来源: 《成都日报》2024年9月3日第8版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