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学作品>详细内容

【教师节特辑】魂牵梦绕的乡村教师岁月‖刘祯贵

作者:刘祯贵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9-10 15:34:37 浏览次数: 【字体:

魂牵梦绕的乡村教师岁月

刘祯贵

人们常说: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不知不觉之中,我已进入知天命之年,只是时常回忆起过去的点点滴滴、酸甜苦辣。个中滋味,自我品尝,感慨万千。工作35年来,我先后从事过乡村教师、机关公务员、纪检监察等工作,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乡村教师这一神圣而光荣的职业。

据公开资料介绍,乡村教师出现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为解决农村教育落后的问题,各级政府均采取不同措施,通过各种渠道招收、培训乡村教师。事实上,那个时代的乡村教师可说是农村教育“活的灵魂”,堪称是农村学生睁眼看外部世界的“第一面镜子”。

我曾在乡村从教,当了7年乡村教师。而今,每当听到有人叫我“刘老师”,我总会感到幸福、亲切与光荣!讲台上,书桌边,春去秋来,寒来暑去,洒下乡村老师们的点点心血。于自己而言,谈不上是优秀的乡村教师,虽然曾经也被评为学校、县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然而后来却因多种原因离开了乡村教育战线。

回想起来,要感谢那些当年一起并肩战斗的乡村老师们,正是他们用“燃烧了自己,照亮了他人”的伟大精神滋养了乡村学生茁壮成长,并使淳朴的乡村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每当有人称自己为“刘教师”,特别到了教师节时,我总是千百遍地回忆我的7年乡村老师经历:这是多么难忘的乡村岁月!这是多么美好的教师时光!

一支粉笔,一根教鞭,一副眼镜,应该是乡村教师的真实写照。实际上,那时所有教师真的不容易,特别是乡村教师。生活艰苦,环境条件差,工资待遇低,但他们以苦为乐,坚守在贫困而落后的乡村。掐指一算,自己离开三尺讲台已28年,万千滋味,不胜唏嘘!每当翻阅当时的教师资格证、荣誉证书,回忆起乡村教书的7年难忘时光,都会让当时这位出生乡村、老实巴交、少见世面的曾经的乡村教师非常欣慰。乡村教书的时光总是那么令我难忘,每每回想起来都是百感交集!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自己刚走上乡村教师工作岗位时即将20岁,虽然年轻,且没有工作经验,但仍然是以满腔的热情、全身心地拼劲投入乡村教育事业中,在平凡而光荣的教育岗位上取得不凡的教学成绩。由此刚参加工作作为班主任所带的第一届学生从初一到初三毕业后,学校又连续安排担任四届初三毕业班的班主任。由于是单身教师,加之当时乡村没有什么娱乐生活与互联网,经常放弃下班后休息时间以及节假日空闲日子,头脑里面思考得最多的,还是琢磨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后来自己边工作边自学考研,由于是专科生,加之没有英语基础,考研尤其吃力与辛苦。现在想来,乡村教师历程中考研还是相当有趣的。记忆犹新的是,白天要教学的同时,还得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只有下班后利用晚上有限的时间准备考研,经常学习、备课到深夜,睡眠严重不足,时刻感到疲乏。为解决疲乏与工作的问题,经常是在学生午休时间或上自习课,专门拿本书站在教室后面或教室门窗外面,在守学生自习、午休的同时,又可达到看书、复习的目的。这样做,有两大好处:一方面是可以多点时间复习、学习,防止自己打瞌睡,另一方面又可以让学生很好地进行学习或午休,管好学生的课堂纪律。

如今回想起来,虽然乡村教师期间考研以及工作辛苦,但是如果时光倒流,我依然还是会选择那种滚烫的乡村教师人生,选择那段令人难忘的“黄卷催吾朝早起,青灯伴我夜眠迟”的时光。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刘祯贵

图源:135摄影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