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学作品>详细内容

【端午特辑】龙舟桨声里的端午节‖杨力

作者:杨 力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5-05-31 14:01:31 浏览次数:47 【字体:

龙舟桨声里的端午节

杨 力

30多年前,老家农村生活条件还不是很好,但五月初五端午节,在祖辈们心中依然分量很重。

那一年,县上第一次举办“龙舟节”,乡上也要组队参赛。有一天,父亲正在插秧,乡文化站突然来人通知,父亲入选了乡上组建的龙舟队。

也难怪,父亲从小在水边长大,水性很好,因为经常随爷爷划着小渔船下河捕鱼,所以也自恃划船技术一流。长年劳作,又练得一身好筋骨,三米长的小渔船可以轻松扛在肩头,所以父亲想当然以为划龙舟也很轻松。

父亲要去划龙舟,田里少一个人插秧苗,母亲不允许。生活困难的年代,不饿肚子比什么都重要,母亲不理解。爷爷就站出来说,家里缺劳力,他可以算一个。他要父亲好好去训练,划龙舟与插秧同等重要。

在家乡的小河边,父亲第一次见到了乡上做的龙舟,有五六个小渔船那么长,橙色的龙头气宇轩昂令人敬畏,父亲和乡上寻来的二十多个青壮年东摸摸、西瞧瞧,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二十多个人一登场,才知道划小渔船和划龙舟是两回事,一个人力气再大技术再好,也不如一帮人同心协力划得快。请来的教练不厌其烦指导要领,父亲和大家练了一遍又一遍,练得个个“人困马乏”,练到最后都生出了退意。

父亲赖在家里,宁愿插秧也不愿划龙舟。爷爷开始不知情,后来知道父亲是在逃避,就来气了。爷爷没读过几本书,但知道划龙舟是端午习俗,祖上流传的故事,不仅仅是纪念先贤,更在于不能忘本。

父亲记得,小时候随爷爷下水捕鱼,到了五月初五,爷爷会装上舍不得吃的米团,划上船扔到河心。爷爷说,有位先贤叫屈原,他很爱国,看到国家有难心如刀割,最后抱石投江自尽。为了怀念他,人们划舟江上,慢慢有了后来的划龙舟;怕鱼儿吃了他身体,人们扔米团到江中,才有了今天端午节吃粽子。

爷爷最后说,划龙舟的习惯,不是简简单单流传到今天的,传下来就一定有最朴素的道理。

父亲听了爷爷的话,感觉身上力气又添了几分,再回到划龙舟的训练场,感觉龙头不仅仅令人敬畏,更是在引导大家同心协力、同频共振。那一年端午节,父亲和一帮晒得如泥鳅一般的队友挺进了县上“龙舟节”的总决赛,他们齐心协力赢来了一场人生的奖杯。

一年又一年,父亲又参加了多次龙舟赛。日月更替,时光飞逝,不变的是每年一度热闹非凡的龙舟赛,变了的是越来越美好的生活。

转眼又到五月五,一年一度的龙舟赛在即,爷爷和父母都变成了小孩,嚷着要去现场看热闹。同样热闹的还有临行前的相聚,爷爷奶奶、父亲母亲,我和家人,杯中斟满菖蒲酒,一同举杯,感恩时代,共庆端午。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杨 力

供稿:中共内江市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