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学作品>详细内容

【散文】夜莺 ‖ 五儿

作者:夜 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08-24 16:28:15 浏览次数:532 【字体:

五 儿

夜莺 

01

建学是我的帮扶对象,姓王,哑巴,智障,1974年生。两年前,她丈夫病逝,留下两个女儿。大女儿,去年出嫁了。二女儿,现在镇上读书,念初二。

五儿,是建学现在的丈夫,上门汉。年过半百的他,终于有了自己的亲骨肉,与哑妇生的。儿子两岁多,女儿才3个多月。

五儿在家务农,平常跑摩的赚钱养家。第一次去他家,没见着人,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都没见着。哑巴“啊啊啊”地说不清,我也听不明白。向邻居问他的电话,几个老婆婆摇头说不知道。

几经周折,才从他打工的弟媳口中,要到五儿的电话号码。

五儿,一米五几,干瘦,嘴皮乌青,皮肤藜黑。身上的衣服裤子,和皮肤颜色差不多。这几个月,每次看到他,都是民政局发的那一身衣服:军绿色棉衣棉裤,泥糊糊的,硬邦邦的。他不爱说话,问他什么,也是支支吾吾的,含糊不明。你说“是”就是“是”,“不是”就“不是”。说好听点,憨厚朴实;难听点,就是莾,老实。我们看了,都不忍心大声跟他说话。

可村干部说他犟,逞能干,是让他们头疼的“钉子户”。这令我有些意外。

02

五儿“嫁”过来后,原来的厨房,墙体开裂,成了C级危房,按政策,享受了1.75万的政策补助。

五儿想节约钱,就自己动手整。结果钱花完了,底楼一间盖了板,楼上的砖只砌了一半。天上落,底楼漏,夏天还好,一到烂八月,屋里就脏乱差,入不了眼,下不了脚。离县上“脱贫办”“六净六顺”的卫生要求,差了十万八千里。让我这个负责包清洁卫生的帮扶人很是不安。

十月份,县上领导下乡,路过五儿家,看到了这个改造了的半成品房子,很是担忧,立马责令村上组织人员拆除,重新修建。

村委会只好挑起大梁,买材料,出工资请人修。

冬日,天黑得早。工人都是些五、六十岁的老头子,手脚不利索,干活那个慢动作,看了令人发慌。

十月完了,还没整好;十一月完了,还没整好;眼看十二月末了,都还没弄好,村干部急啊,做一天活,要一天的工资。别看是山区,工资也不低,砖匠一天200左右,杂工一百五六。没钱,材料不够,工期就一拖再拖。村上吃不消,村主任找我与五儿沟通,让他出钱买水泥,河沙,村上出工资。我比前比后地给他讲,五儿就是不买账,全部甩给村干部,好像是别人家的事。

几次去他家,都没见着他人,打电话又怕人家骑摩的接电话不安全,这让我很是郁闷,觉得这个五儿真是不可理喻。

一个周末下午,雨兮兮的。我们去他家,恰好在路边碰到他在割草。与他谈心,才知道他不配合的缘由:刚“嫁”过来时,跑摩的撞了乡干部的摩托车。后来是村主任出面调解,一行人到摩托铺去修车子,花了四千多块钱。

事后,有人告诉五儿说摩托买了保险的,可以找保险公司赔。

“那可是我的血汗钱,我想不通!”五儿嗫嗫嚅嚅,讲给我听。“我就不配合,让他们遭。”

这个出名的“钉子户”,病根原在这儿啊!

03

五儿,不懒。家里养了两头牛,一头猪,十几只鸭子。哑巴妻子,做家务需要他指点。我问他为什么不去当小工,一天挣的钱比跑摩的强多了。他说,跑摩的可以照顾家里。

每次见我们扶贫的人去他家,王建学的婆母都要喋喋不休,指责五儿这也不是那也不对,恶声恶气,也不避人。

旁人听不惯,赶紧逃跑。五儿任她骂,就是不开腔,埋头做自己的事。我夸他是个男子汉。他说,不和老年人计较,是好是坏,让别人去说。那天去他们家填扶贫问卷资料,一个电话又一个电话打来,让他去拉客。填完后,我催他去,帮他打扫一下屋子,他不让。说我经常送钱送物,天远地远地来关心他们,已经很感激不尽了。他晚上回来,自己打扫卫生。

04

二女儿住校。周末去,周五回。五儿自己开摩托接送孩子,孩子在校,中午有免费营养餐,五儿一周给孩子三十元生活费,不包括充卡什么的。小孩上初中了,孩子想要手机,就给她买了一个。看孩子周末回家不见人影,问五儿,说出去耍了。我说家务活要让孩子干。“她做就做,不做就算了,我自己做快点就是。”五儿说。

女儿叫他保保,不叫爸爸,我觉得五儿不容易。

山区,特别冷。五儿白天跑摩的时,两岁多的儿子坐在摩托前的油箱上,用根绳子绑在自己身上,车后还拉两个大人。一辆摩托,四个人。派出所人见了,拦下。嘱咐坐车的多出点钱,少坐一个人安全一点。然后,把五儿带到派出所,看见他一身脏兮兮的,瑟瑟发抖,还看见那个辨不出颜色的护身符,吊在孩子身上(以前他自己挂在脖子前),不忍心罚他,只好放了他。

来来回回,几十里山路,看到五儿的摩托,村干部总是一再叮嘱五儿,开慢点,注意安全!五儿说,我有数!

五儿的危房修建好了,昨天我们去时,他在忙着打扫院子。水泥、石子码放得整整齐齐了,屋里也扫了一遍。村干部一行去他家,五儿忙端板凳,看到干净的院子,他们欣喜不已。村主任说要送他一床新棉絮,我为五儿高兴。

我悄悄问五儿,对村主任还有意见没。他说,都过去了,不再计较了。

想到街上那些乡亲夸他孝顺,看到邻居老太来他家帮抱娃儿,听到建学小叔子亲切地叫他“哥佬官”,我不由得对这个“钉子户”刮目相看了。

五儿,大名叫刘兆学。他会写字,虽然写得歪歪斜斜不好看,但一笔一划,很扎实很有力。

作者简介

夜莺,四川省营山县人,营山县小桥中学教师,南充市散文学会会员。作品散见《华西都市报》《教育导报》《四川招生考试报》《长江丛刊》《嘉陵江》等报刊。多篇作品入选各年度文学选本。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夜  莺 (四川省营山县小桥中学教师)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