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学作品>详细内容

【散文】在宜宾优雅的喊一碗面‖冉勰力

作者:冉勰力(四川省川威集团)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11-16 20:28:21 浏览次数: 【字体:

在宜宾优雅的喊一碗面

冉勰力

在宜宾,早上找个面馆、吃碗面,是最安逸的。

随便走进一家星罗棋布在宜宾大街小巷的面馆,标配是六张或八张小桌子倚墙放着,桌子下面是塑料独凳,每桌坐得下4人。灶台搬到了门口,灶上搁一口大锑锅,锅里水是沸的,已经煮在锅头的面条、抄手在老板的“御用”长竹筷的搅动下上下翻飞。煮断生了,要拿大漏瓢捞,刚捞起来挂着滚烫汤水的面条遇到冷空气一激、烟雾缭绕。用竹筷抵紧面条,拿漏瓢的手顺势往锅头一甩,这是在控水,宜宾燃面和宜宾人都不是水垮垮的。灶头上的事儿忙完了,把火转小,才问你“吃点儿撒子?

“下二两面。”得到信号,老板把碱水面条下到锅头,烧沸的面汤一下就安静不少,火再转大,霎时窜起来的火苗燎到了锑锅烧得乌黑的外壁上,火开雄了点儿。

手上也没闲,刚刚挑出来的那碗面在淋辣椒油、酱油的过程中要不停拿筷子挑,才能不粘不坨。挑散拌匀后,即撒上翠绿的葱花儿、爆香的花生碎、切段的芽菜,配一碗带丝汤,再给前面来的食客端上。老板不说请,客人也不说谢,这是眼神一碰的默契。食客从筷篓里面选一双长短一样的竹筷,把盖在面条上厚厚一层的小料用筷子抹匀,反复挑转,大致每一根油汪汪的面条都挂上了芽菜和花生,这才开始大快朵颐。

“干的吗、汤的?”老板问你第二个问题。

“汤的嘛。”这是回答的要干面还是汤面,先回答这个问题是为了给你的面准备合适的容器,燃面、生椒牛肉、辣鸡、姜鸭这类干面是用浅底的盘子,而口蘑、咸鲜、炖鸡、排骨等汤面要用底小口大的碗。答完汤面之后,允许你有个小小的停顿,要赶紧抬头选。菜单都是挂在墙上的,红底白字,喜庆又显眼。头上是名称,接着的是一两、二两、三两多少钱,明码实价,简单明了。一般分成面条、抄手两个大类,面条种类最多,除了上面说到的,干面还有荤燃、京酱、鸡杂、仔姜,汤面还有牛肉、牛杂、肥肠、杂酱、三鲜;抄手可以煮清汤、红汤,想吃干拌的,又有蒜泥抄手、燃抄可供选择。在老板问出你“撒子面?”这个终极问题之前,你要做出这个艰难的选择,选出你心仪的那一款,但一般熟客不会停顿那么久,也不必等老板问,就抢答“口蘑嘛,提黄、加青。”

提黄是要面条一旦变色发黄就起锅,描述的是把面捞起来的时候、面的状态,但实际要的是面煮硬一点儿的结果。你问几个喊得来提黄的幺哥不一定解释得清楚为什么叫提黄,但有没有“提黄”呢?他们一定吃得出来。加青说的就是多加点儿时令蔬菜,可能是莴笋叶子,可能是藤藤菜、瓢儿白,燃面普遍重油,有点儿菜叶子调节最好、有助消化。

等嘛。煮好一碗面也就两三分钟,要先找个位置坐起,不如就和刚刚吃燃面的哥老倌坐一桌。这种形式的拼桌也不必特意问,直接坐就行。哪个宜宾人都经历过这种形式的萍水相逢。在一张桌子上吃过面,是缘分。可能以后,在某种因缘际会下相识,一看面善,多问了一嘴“你是不是爱在哪儿哪儿吃面?”“是了嘛,我挨到住,我们肯定坐过一桌。”顺着这个话就多下一杯酒。但更多的情况是,你低着头吃你的,我低着头吃我的,不攀谈、不附会、都不叨扰。

面煮好了,小店里人多的话老板会拖长声音吆喝:“二两口蘑是哪儿的”,现在不必,只端上来,热气腾腾的。口蘑面是汤面,口蘑面好不好吃,主要看那原汤原臊。要大骨头、鸡腿焯水洗净,加料酒香料去腥,再细火慢炖出的原汤才熬得出口蘑面的菌汤。墨鱼、香菇泡发后切片,用五花肉下到锅里炒成金黄色,把油逼出来,再下老姜爆香;随后,把切好片的墨鱼、香菇下锅翻炒,直到水份收干、透出香味,再淋生抽着色;找口老砂锅,熬好的骨头汤倒进去,炒好的口蘑臊子也倒进去,开中火慢炖,等盖子盖不住香了,这地道的原汤原臊也就完成。但端上来的口蘑面是看不到前期筹备的过程的,熬后的口蘑臊子一般装在搪瓷钵钵头。你要是喊口蘑面,面煮好后就从钵钵头舀,端上来就是成品了。口蘑面,汤色金黄,一颗颗油珠错落点缀在面汤上,切成片的香菇吸满了骨头汤的精华,五花肉和墨鱼都炖成了渣、口感发柴,但汤鲜面香,让人很难不食指大动。

一座城市的性格,是无关八街四衢、高楼广厦的,是每一个生养在此的人所展现出的品格、是街头巷末喊碗面的优雅。宜宾人,不卑不亢,不紧不慢;讲究,但不矫揉造作;热情,又不曲意逢迎。

至善至美,宜人宜宾!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冉勰力(四川省川威集团)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