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学作品>详细内容

【散文】风雨故人情 文化亮水榭‖铁流

作者:铁 流 田闻一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3-07 19:37:51 浏览次数:749 【字体:

风雨故人情 文化亮水榭

铁 流

2022年3月5日,铁流(左)、田闻一(右)在崇州市街子古镇合影 (铁流 供图)

昨天,巴蜀新一代乡土著名作家田闻一先生来崇州市街子古镇水榭茶楼拜望老叟。我们相识于上世纪80年代初,那时我是《成都日报》记者,他是四川人民出版社《文明》杂志编辑。“改正”归来没库存老窖,穷得叮当响。为增加收入,拼命写稿挣钱。他发过我几编胡写文章,挣了两三百元稿费,一直心存感激。后去北京打拼三十年,小富后抱财归家遁居街子,办起了休闲养生的铁榭茶楼。他可早是著作等身的大作家了,先后出版了30多部写四川军阀时代的作品,得到如潮的好评。这次见面送了两部他新出版的书,《血战—川军出征》 和《沿路折花》 。

《血战——川军出征》 田闻一著 2019年3月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沿路折花》 田闻一著 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虽我远离故乡几十年,心里永远装着巴蜀的山山水水与一草一木。我曾写有首《怀乡诗》:人生贵拼搏,常怀故乡情。京华天地大,锦水系旧魂。何当共剪烛,对酒白发吟。富贵烟云事,千载笃忠诚。此诗由书法家张飙先生撰写裱禙挂于墙头。今天印证了诗中两:“何当共剪烛,对酒白发吟。”

《怀乡诗》 铁流 作 张飚 书(铁流 供图)

当年他青年我壮年,而今皆垂垂老矣!可情感依旧,心系桑梓啊!

田闻一先生不但作品多人品也特好。圈内一位文友这样品论他:“蜀中的作家、诗人,我认得的不少。田闻一擅长写四川的重大历史事件、重大历史人物,名扬巴蜀,是蜀中小说大家、名家,兼写文学评论、散文、诗歌,出书30余部,是位人品、文品俱佳的作家、诗人、评论家。”

崇州市街子古镇铁流水榭茶楼(铁流 供图)

我是四川人,生于成都长于成都,曾有诗曰:“条条街道有脚印,棵棵柳树扮我长。生命故乡给,智慧故乡养。我爱故乡人和物,我爱故乡每栋房!”我也曾是四川文坛一员,1953年就加入四川省作家协会,写过不少东西。为支持四川文学创作发展,我准备在铁流水榭茶楼,为新一代四川名作家出资设立专柜,支持他们名播九洲,迈步环宇,并委托田闻一先生约些朋友来商量此事,让水榭能成为作家、诗人的沙龙,变为古镇街子一个文化亮点!

2022年3月6日于崇州街子古镇

崇州市街子古镇风光(图片来源:今日崇州)

扩展阅读

铁流印象

田闻一

著名作家铁流,真名黄泽荣,笔名晓枫,原《成都日报》名记。在我的印象中,他是个传奇人物,也是天才!为何?他参加工作很早,本身文化不高,却不仅成了《成都日报》名记,而且能写小说,小说写得不错。之后,被错划成“极右派”,被关了20多年。与他一起的“右派”大都作古,独他生命力异常顽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不仅恢复了工作,而且成了改革开放的弄潮儿。成都、四川都不够他施展才干,居然去了北京。一时他风声水起,挣了大钱,荣归故里。年近九旬的铁老现常居崇州街子古镇,他的“铁流水榭”成了街子的文化地标,每天去拜访他的贤者名流如云。

让我特别惊讶的是,铁老思维敏捷,目光似电,豪情如云。这样的人不是奇人是什么?他现在是千金散尽为文化,让人敬佩。

不禁想到一句带有哲理的名言:天府之国四川是出名人、奇人的地方。在我看来,铁流先生就是!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 中国画 胡真来 作(图片来源:四川日报)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铁 流(真名黄泽荣,笔名晓枫,著名作家,原《成都日报》著名记者)

田闻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资深媒体人,巴金文学院连续三届创作员;著作甚丰,多篇多次获四川文学奖等多种奖项)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