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学作品>详细内容

【散文】春来罗城山水间——犍为罗城参观学习纪行‖王满堂

作者:王满堂(宜宾市作家协会会员,宜宾市南溪区史志学会会员)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4-26 21:31:00 浏览次数:440 【字体:

春来罗城山水间

犍为罗城参观学习纪行

王满堂

1

考斯特风驰电掣地驶过犍为岷江特大桥,罗城的山山水水扑入我们的眼帘。

惊蛰刚过,正是暖风吹得游人醉之际,宜宾市南溪区史志研究学会组织会员参观、学习、采风活动,走进了犍为、罗城一县一镇。组办领导精虑巧思,以他山之石,广会员眼界;于参观学习中,思比家乡历史,淘漉自家精华;并书之于册页,以达到厚重南溪历史文化之目的。

罗城,位于犍为县城东北部,古镇主街叫“凉厅街”。修建伊始,便有意识地按照船形设计修建,东西长,南北短。长度约209米,宽约9.5米,街道两侧木结构的长排旧瓦屋,临街一面的屋檐异常宽大,形成了叫做“凉厅子”的罕见长廊。

追溯罗城古镇的始源,资料记载为“始建于明代崇祯元年(1628),成形于清代”。据传,明末时,罗城镇有一棵大榕树,树下的两间茅屋中居住一欧姓人家,他的初衷是为罗城人提供“耕牛交换”场地,结果,竟发展到盐、铁、布、米、油等货、物品交易的兴旺,不仅成为通往外埠的物资集散地,更是明、清两代屯兵“制夷”之地。至今仍保留下来部分明、清时代建筑,如川祖庙、灵官庙等。

罗城古镇具有很高的文物保护价值,特别是造型独特的“船形街”,文物保护较为完整。1992年,罗城古镇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文化名镇”;2007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被命名为“四川省首批历史文化名街”,并作为“省内唯一的古镇,参加了上海世博会小城镇展”。

罗城人为什么会将城镇修建为船形?

罗城古镇居于山顶,在旧时代,罗城因为缺水,导致许多有家国情怀的老人产生忧国忧民之思。一天,一外地来的秀才看见当地的老者唉声叹气,临走,也要将茶杯里的茶水喝得一干二净,便打听缘由。老者叹息道:这镇上缺水呀!这秀才触景生情,沉思良久,念出四句口诀道:罗城旱码头,客商难久留。若要不缺水,罗城修成舟。

船,是水上交通的主要工具,罗城人捐资修建“船形街”,除表达“众志以成城”的寓意,“祈求苍天降雨的美好愿望”等,何尝又不是罗城人对水文化的殷切愿景,企盼“水丰而载舟”,舟通行而商贸兴、民情乐呢!

于是,我们便见到《罗城赋》开宗明义:一个船儿,泊在山之巅……

对通途的向往,对水的膜拜,无不言情恳切。

参观罢,有所思,不禁吟诗曰:

码头叹旱筑船梭,

世代幽幽梦大河。

祈愿铁山长似水,

可飞鸥鹭可渔歌。

2

犍为文庙始建于北宋,重建于明洪武四年,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规模居全国第四,四川第一。

我们于午饭后进文庙参观,在风和日丽下呼吸儒学思想之灵气,采古建筑精美之逸风。

来到文庙前,首先便被其恢宏的古建筑吸引。其“大成门”屋面“泊飞角三重檐”建式,让我一下联想到家乡的禹王宫——原川剧团大门。尽管家乡的那座古建筑远远没有眼前文庙的宏博“大气”,似乎还不可以相提并论,“同日而语”,但作为南溪历史上具代表性建筑之一的清代禹王宫(传为木工帮主建),那最具特色的“如意斗拱”,不也应当属于精工细巧之类吗?不也极具文物保护价值吗?

可惜,“1953年5月,县川剧团将禹王宫作固定演出场地。1954年修缮成对号入座的剧场”(1992年版《南溪县志》)……如若现今仍然存在,不断加以保护修葺,不也为县城增添一份浓浓的“古意”、多一份历史厚重之见证吗?

当然,这些想法只是一晃而过,但参观、学习、思比等,也正是我们这次的主题啊!

比如眼前的文庙吧,便是集物化的儒学思想、儒家礼制、古代教育的重要史料于一身。它以庙、坊、阁组成的富有传统地方文化特色的古建筑群,不但有厚重久远的历史渊源,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更是后来人学习、认识古代文明、非物质文化遗产,集物质文化遗产的物、事传承与精神纽带。

南溪也有文庙(建筑年代不详),地址在凤翔门外,于“民国28(1939)年,将南溪初级中学校分出的‘男生部’迁文庙”(1992年版《南溪县志》)。据老人们记忆,南溪文庙体制与摆布大体与犍为文庙相仿……

毁于不可逆之“天灾”尚可以原宥,而破坏甚至销毁于人的思想和眼界的闭塞,那就很有些不值、可惜了。

走进犍为文庙,肃穆与儒雅氤氲于一体,敬仰与幽思混集于“同人”。而沾儒家菁华之氛,享思想、礼仪传统之围,于归途中便有了明明白白的来路。

借20世纪世界著名作曲家之一的肖斯塔科维奇的话说:“许多事物在我们眼前老去了、消逝了,可是,我想,许多似乎已经时过境迁的事物最后会显得新鲜,强有力和永恒”。

3

我们参观学习的船形街、文庙,无不应证着肖斯塔科维奇的警语,很让我们于返回的路上沉思不已。

如今,大多数人于滚滚尘世中,思想多被碌碌无为所“物化”、商品化,对老祖宗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因为缺乏了解而漠视;又因为漠视而掉以轻心,致使历史于家乡,出现许许多多的“空白”。我们在参观学习中,怎样联系家乡的现有文物进行挖掘、研究,秉笔书写,留存参考,应是我们此次于犍为、罗城的山山水水中,去走了那么一遭的真正目的了。

于是续貂曰:

儒学先尊庙寂岑,

千年礼乐泛流音。

春秋大义诗三百,

犹述昭昭华夏心。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王满堂(宜宾市作家协会会员,宜宾市南溪区史志学会会员)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