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2021-06-29 14:06:02

【方志四川•纪实小说】田闻一 ‖ 蒋介石在大陆的最后日子:第六章 蒋经国上前线劳军鼓劲,无济于事(3)

发布时间:2019-04-25 11:17:33 浏览次数:748 【字体:

“我很愿意回答诸位记者朋友的问题。”蒋介石上了主席台落座后,笑容可掬地宣布答记者问开始。

台下,镁光灯开始不断闪烁。 记者们连珠炮似的提问开始了。

“请问总裁莅蓉,是否意味着川西决战的开始?”         

“请问委员长,重庆能守多少时日?”                  

“据闻,广西军政首脑与共军媾和,中央对此持何态度?” “此间盛传美国盟邦不日将出兵援华,是否能予证实?”……

这些提问,蒋介石听得清清楚楚。然而,他并不一一回答,甚至没有一个问题是正面回答了的。他只是报以微笑或“唔”、“嗯”这两个谁也不知是怎么回事的模棱两可的词汇对付。对座下这些“无冕皇帝”,他并不真心感兴趣。之所以召开今天这个记者招待会,并亲自出席,他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在会上宣布和大肆渲染宋希濂部龚滩之战的胜利,借以为即将开始的成都决战打气鼓劲。

等记者们的提问告一段落后,蒋介石按他的预想开始“演戏”。

他说:“在回答诸位记者的提问以前,我先宣布一个好消息。昨天,我宋希濂部在彭水县龚滩重创了南犯的刘伯承、邓小平主力部队。这是国军继金门大捷后取得的又一巨大胜利。详细材料,会完后,诸位可去新闻处领取。

“刚才有记者问到了川西决战。川西决战就是成都决战。是的,决战在即。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诸位,政府在军事上战胜共军是有把握的。最近的金门大捷、龚滩大捷就是证明,证明了国军的实力。

“本委员长在此郑重宣布,政府决不会放弃四川。早在民国二十四年我就说过,四川在天时地利物产等各方面实不愧为天府,是民族复兴的最好基地。抗战时期,四川功冠神州,今日四川必将再度成为我反共戡乱最好基地。切望我全川同胞团结在中央周围,重振抗战精神,完成反共戡乱之大业。为此,本委员长愿与在座诸君共勉,共赴国难。”说到这里,他的话戛然而止。

主持会议的他的秘书陶希圣赶紧宣布:“委员长日理万机。委员长有事要去了,请大家鼓掌。”并率先鼓起掌来。

陶希圣(图片来自网络)

寥落的掌声中,像来时一样,蒋介石在王陵基、盛文和侍卫官们的簇拥下,不管不顾地站起身来,又一阵风似的去了。接下来,陶希圣宣布新闻发布会由他接着主持,他愿意回答记者们的提问。场上爆发出一阵不满的讪笑声和嘲笑声。站起来一位以随时抨击国民党腐朽时政而出名的、笔名叫“小铁锤”的记者发问,他说:“我们都知道,陶先生善变。不知在当前情况下,陶先生又要变到哪里去,不会变到共产党阵营中去吧?”

“你你你,你是什么人?”脸皮很厚的陶希圣,听到这话,脸红耳赤, 指着“小铁锤”语无伦次,“你、你这是什么意思?”

在场的一个四川省新闻官员,见陶希圣下不了台,赶紧上前打圆场:

“陶先生是举世闻名的学者,委员长看重的人,有‘文胆’之称,我们的记者对陶先生这样党国大员,应该放尊重些!”殊不知这位官员这样一说, 反而帮了倒忙,场上又是一阵哄笑。好在有一个国民党《中央日报》的记者站了起来,替陶希圣解围,要他着重谈谈国军金门大捷和宋希濂部在彭水县龚滩重创南犯的共军刘伯承、邓小平主力部队的详细情况和重大意义。陶希圣这就顺势下坡,滔滔不绝讲了开来。

场上不少记者,指点着陶希圣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嘲笑声阵阵。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科的陶希圣,在国民党内是个著名的铁笔御吏,原先深受蒋介石器重。他同陈布雷、戴季陶一起,并称为蒋介石的三大“文胆”。同样是文胆,但是蒋介石对他们的的评价却不尽相同。蒋介石不止一次私下对人说:“陈布雷、戴季陶这两个人既有才气,又有骨气。而陶希圣这个人,文人的傲气少了些,政客的媚骨多了些。”蒋介石对这三个人看得真可谓入木三分。

陈布雷(图片来自网络)

戴季陶(图片来自网络)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