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2021-06-29 14:06:02

【方志四川•纪实小说】田闻一 ‖ 蒋介石在大陆的最后日子:第十章 金河边上,有一段感人的爱情故事(二)

作者:田闻一 发布时间:2019-05-13 16:46:26 浏览次数:1018 【字体:

金河边上,有一段感人的爱情故事

恍然间,她记起了当年董重奔赴延安时的一幕。晃眼间,这一幕已经过去 10 年了。但是,她至今能清晰地记起董重当时在这儿给他父亲写“诀别”信的情景。

那时17岁的董重已长成一个英俊少年。高挑的个子,气宇轩昂,满怀抱负。

“爹爹同意我要走,不同意我也要走!”因为父亲不同意他去延安,董重窝了一肚子火。

原芳理解董伯父不同意儿子去延安的原因,她劝董重好好给父亲写封信,说明自己之所以要坚决奔赴延安的原因。

延安城门(吴印咸摄 图片来自网络)

董重被她说服了,伏在她闺房中临窗桌前给父亲写信。那是一个朝霞满天的早晨,他下笔疾书道:

父亲大人:

为了走的问题,那天清晨一大早,就使你老人家大大的生气……这里我要向你老人家说明我走的原因。记得我最初很信服胡适博士。他曾在一本书上说过,中国人还不如美国的一只狗一只猫。这让我很不理解,也很气愤,认为胡博士言过其实。后来随着年岁的增长知识面的扩大,我才知道,这是真的。这是因为中国太穷。但是事情就是这样矛盾,这样不合理:一方面是大量的普通老百姓的贫穷疾苦,一方面是达官贵人的骄奢淫逸……在极端的痛苦烦闷中,我看了瞿秋白先生的《俄乡纪行》等书。这个时候,我才明白了为什么世界上存在着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原因;为什么中国人还不如美国的一只狗一只猫;明白了为什么在号称温柔富贵之乡的我的家乡天府之国的首善之区成都,存在着这么多的矛盾和不合理。这完全是因为一种制度的不合理!

瞿秋白像(新华社发,图片来源:西藏日报)

这时,我的眼前亮起了一盏明灯。这就是共产党在西北、延安开辟建立起来的红色政权。生活在这个红色政权中的人民,同占世界上六分之一面积的苏联是没有区别的。

1940年春,延安中国女子大学学员在延河边跳集体舞(图片来自网络)

那是我的圣地,理想的灯塔,它们在召唤我。我要投身去到那里。为最终消灭人剥削人、人欺侮人的制度,我愿献出自己的一切。父亲,你不是从小就教导我们,要做一个正直的人、有良知的人吗?我记得父亲也曾经说过,西北,那个毛泽东领导的赤色政权,是中国的楷模。我想,既然如此,父亲就不会阻挡孩儿去那里为理想而奋斗,甚至献身!

董子参是从邮局接到儿子写给他的信的。他知道,这是儿子的“陈情表”。读了儿子的信,他深受感动。但是,董将军知道,儿子这一走,就意味着流血、牺牲;这一走,也就意味着他有可能就此失去儿子,他也清楚爱情的力量。于是,他赶紧叫来了原芳。

抗战时期的延安标语(图片来源:延安市人民政府网)

在董家宽敞典雅的中式客厅里,体态魁梧匀称、年届不惑的国民党将军董子参,手里拿着儿子的信,要原芳劝劝儿子不要走。那么一个将军, 这时在一个小姑娘面前,竟是一副可怜巴巴的神情。

“小芳!”面对着亭亭玉立的少女原芳,国民党将军董子参晓之以情。他说:“你知道吗,董重现在奔赴延安意味着什么?”停了停,看原芳不吭声,他加重了语气:“现在奔赴延安,就意味着流血牺牲,意味着有可能与我们永别!”看着原芳,董将军面露乞求神情:“凭你们的关系,请你劝劝董重好吗?我的话他不听,你的话我想他会听的。”

古城延安(1937年海伦·福斯特 摄,图片来源:延安市人民政府网)

“董伯伯,董重是为追求光明去延安,延安那是一块净土!”15 岁的少女说这些话时,一双清澈的眼睛里充满了深情的憧憬:“别的什么事,董伯伯你说怎么办,我就怎么办。但这事我不能劝他,这事我办不成!”

一切都明白了,眼前的原芳与儿子是“同谋”。董将军颓然坐在太师椅上,喟然一声长叹:“人各有志,那就由着他去吧!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