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2024-10-26 17:54:16

【“疫情防控 四川在行动”征文】辜乾刚 ‖ 做一个真正的人

作者:辜乾刚 来源:四川省仁寿县教育和体育局 发布时间:2020-06-23 15:23:44 浏览次数:610 【字体:

征文启事:见《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关于“疫情防控 四川在行动”的征稿启事》

投稿邮箱:59890114@qq.com

截稿时间:疫情结束后十日左右

特别提示:征文应为原创作品,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权,严禁抄袭剽窃,文责自负。同时,请勿一稿多投或投已在其他公众平台发过的文章。

审核通过后的作品,均在四川省情网“‘疫情防控 四川在行动’征文展示”专栏及“方志四川”头条号发布(关注“方志四川”头条号即可查看)。因微信平台文章发布数量所限(每天最多发布8篇文章),择部分征文作品在“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微信公众号、人民号、澎湃号、头条号、搜狐号、企鹅号)发布;择优在《巴蜀史志》杂志发表,并收入正在编纂的《四川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实录》一书。  

做一个真正的人 

辜乾刚

庚子伊始,一场与新冠肺炎的人民战争打响了。

本该是草木萌发、万物复苏、行人如织的大好春日,却因病毒恣肆,往昔繁华景象不再。人们在漆黑的长夜里等待,在肃杀的寒气中聆听自己踱步的声音。那些我们看过的树、追过的云、攀过的山,在疫沼里淡了色彩。烦闷、焦躁和不安,在禁锢的日子里悄然而至,所以我们怀念遇见花、遇见她、遇见他的美好。

逆行者放却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生命,无论崄巘、昼夜、饥饿、寒暑,一心赴救,用生命诠释勇者无惧。一个个逆行的背影、一道道坚守的门、一座座守护的城和“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的善意与感动发出的光芒刺透深沉夜幕,温暖了整个寒冬。一个伟大的民族正是因了逆行者的负重前行,才有了花儿芬芳、青草清香,茂林修竹、群莺飞天,流水潺潺、低吟浅唱的岁月静好。

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里,许许多多不期而遇的感动和生生不息的希望让我们感到温暖和心安。对普通人而言,经历战“疫”,灵魂也会受到洗礼,一场明辨善良与丑恶、伟大和渺小的洗礼。经过洗礼,每个人会得到最深刻的启示,更努力,更坚强。

敬畏自然尊重生命

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随着科技不断进步,人类活动范围越来越大,占据了很多原本属于动物的生存空间。在口腹之欲膨胀和猎奇、炫富心态甚嚣尘上的日子,那些翱翔天空或自由奔跑的生灵被拘囿于牢笼。其实,不仅人类是命运共同体,整个自然界都是命运共同体。我们和动物们的基因,有太多相同之处,我们须对生命保持敬畏之心。只有敬畏自然,尊重生命,才能真正保护我们自己。

人生在世几十载,我们匍匐在伟大的时光下,韶华易逝又毫无倦意的生命会很快过去,我们应珍惜活着的每一天,全力以赴地用一颗感恩、敬畏和虔诚之心做好工作。除了知晓活着的意义,我们也应正确认识死亡和学会如何面对死亡。只有理解死亡的意义,才能珍惜生命,做好工作,以致赏春花秋月的时候不惶恐,观夏蝉冬雪的时候有自信,不因游戏人间、蹉跎岁月而悔恨;以致能坦然面对四季轮回、日月星辰和深情目光,不被眼前尘事、云烟聚散扰了清欢。

荏苒岁月,经历生死方知天高地厚;踏过灾祸的泥泞,方寸之心海纳百川,灵魂得以救赎、佻脱和旷达。每个人心中都有最理想的归宿,我的愿望很简单:愿逝者安息,愿逆行者的举动赋予我们力量,未来的、安康快乐的和属于我们的春天早日到来。

相信科学坚守公德

泱泱中华,巍巍南山。从吴又可的《瘟疫论》到叶天士的《温热论》再到钟南山院士,伟大的中华民族依靠医学、依靠科学战胜了一场又一场瘟疫。但如果没有科学认知和理性教育,而是偏听偏信,轻易被谣言蛊惑则会成为必然,愚昧无知和惊慌失措将会成为疫情下的主旋律。

无论儒家的有教无类、仁义孝悌抑或墨家的兼爱,都蕴含着以人为本的仁爱精神。现代社会,迫切需要培养有爱心和公德心的公民。培养公德心最好的途径和方法是身教,这比照本宣科的言传更有力量。孩子是看着父母和老师的背影成长的,我们教给孩子什么,他就学到什么。在这个特殊时期,在坚守中,让我们深怀为他人着想的善良,用行动温暖孩子的心灵,照亮他们前行的道路,让坚守公德逐渐成为一种行为自觉。  

坚定信念报效祖国

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孔子所言当仁不让、士不可以不弘毅,诸葛亮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包含了一种责任精神。教育绝不仅仅是为孩子的未来奠基,除了让孩子拥有生命的气息,教育更应该赋予孩子信念和责任。

孩子该有怎样的信念?那就是,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孩子若有了信念,理想将因信念而执着,脊梁将会永不弯曲,将借教育改变个人的成长路径和命运,最终助力中国逐梦前行。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愿君多珍重,山水有相逢。每个人都是时代的书写者,让我们同力协契,共克时艰,以一颗赤子之心,负责任地去抚平祖国母亲的伤痛,爱我们脚下的土地,爱宇宙万物,做一个真正的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辜乾刚(四川省仁寿县教育和体育局)

来源: 四川省仁寿县教育和体育局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