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资政服务>资政参阅>详细内容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简报资政参阅专刊第23期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6-10 10:19:26 浏览次数:617 【字体: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地方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中华文明、发掘历史智慧的重要载体。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弘扬系列指示要求,近年来,四川省地方志办坚持解放思想、主动作为,立足“一方之全史”资源优势,一手抓编纂,一手抓宣传弘扬,在服务中心大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上实现了方志功用,展现了方志担当,并为持续推进地方志事业高质量跨越发展奠定了基础,探寻了路径。

解放思想主动作为

奋力谱写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18年以来,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党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解放思想、主动作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坚决破除长期以来形成的“闭门修志”格局,抓实“存史、育人、资政”三项主业,奋力谱写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谋篇布局 抓纲举要

让地方志事业发展思路更明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地方志部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如何发挥作用?如何破解“闭门修志”“一本书主义”惯性思维?如何改变长期以来志鉴质量不高的老大难问题?如何充分发挥“存史、育人、资政”职责使命?面对新时代地方志事业时代之问、发展之问,省地方志办党组扭住地方志事业发展关键,正视短板痛点,提出推进地方志事业转型发展的新举措。

坚持为党立言的政治方向。省地方志办党组深刻认识到地方志工作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坚决扛起“为党立言、为国存史、为民修志”的神圣使命,鲜明提出“以政治建设为首位,以支部建设为引领,以作风建设为重点,以方志事业为纽带,打造政治坚定、勤奋敬业、团结合作、廉洁高效、风清气正的方志队伍”工作思路,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推进“四好一强”领导班子创建和“五好党支部”建设、全覆盖推行党员积分制管理等,引导全体党员干部忠诚拥护“两个确立”,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地方志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地方志成果中充分反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充分反映中国发展进步的生动实践和取得的伟大成就,推动地方志在增进政治认同、道路认同、理论认同、制度认同上发挥更大作用。鲜明提出“地方志机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部门”“地方志工作者是历史文化的守护者,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的传播者,民族文化、本土文化的挖掘者”,宣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立根塑魂、正本清源,增进社会公众爱党爱国的思想自觉、文化自信。

坚持修志为用的奋斗目标。针对过去存在的“地方志部门就是修志编鉴部门”的狭隘观念,省地方志办党组深刻认识到“存史、育人、资政”都是地方志部门的主责主业,编纂出版只是完成了前半篇文章,后面的教化育人、资政服务这半篇文章同等重要,提出“志鉴编纂是立业之基,开发利用、宣传弘扬是兴业之本”理念,鲜明地方志服务中心大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三个服务”工作思路,示范带动全省各级地方志部门牢固树立“修志为用”理念,坚持留存史实与服务现实并重,围绕中心大局,聚焦重大任务,在“三个服务”中贡献力量,打破了思维定势,打开了视野格局,提升了地方志事业发展新高度,找准了新时代地方志事业发展的最优路径。坚持质量至上的工作标准。针对过去对志鉴质量重视不够的实际,省地方志办党组充分认识到,地方志作为官书,传之千秋万代,志鉴质量高低决定地方志工作的兴衰成败,始终把质量建设放在全部业务工作的首要地位,提出对党和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三个负责”理念,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实施地方志工作质量提升行动的意见》,建立全省地方综合年鉴编纂篇目审查与复核、质量抽查与通报制度,系统推进质量建设。2018年以来,全省60部志鉴成果获全国奖项,多项志鉴成果取得历史性突破:《四川年鉴(2020)》获全国特等奖,系《四川年鉴》创办以来首次获此殊荣;《大熊猫图志》《汶川特大地震四川抗震救灾志》《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四川大事记》《四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事记》获省第十九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让方志脉搏与新时代同频共振

省地方志办党组深刻认识到,地方志工作若只是扎在故纸堆里说昨天的事情,只注重存史不关注现实,只会导致发展道路越来越窄,社会影响越来越低。只有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同频共振,与时代发展同向同力,地方志的影响才会越来越大,事业发展道路才会越来越宽广。近年来,省地方志办强化主动服务、靠前服务和超前服务意识,聚焦主业主责,发挥资源优势,强化担当作为,以革新的精神、开放的态度,围绕事关党委政府中心大局的重大问题、重点工作,紧扣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特别关注的问题,谋划推进工作,提升地方志工作质效。

服务重大活动庆典。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围绕党委政府、人民群众关注关心的重大活动、重要庆典、宏阔主题等,积极编纂特色志书。2018年,与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联合编纂出版《四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事记》。2019年,联合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著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四川大事记》。热烈庆祝建党百年,编辑出版《巴蜀史志》“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刊,组织编纂《四川方志中的红军长征记忆》《百年印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征文作品选》。持续推进《四川抗日战争志》《四川当代史》编纂。

记录重大历史进程。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袭大江南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打响。省地方志办主动联合省政府新闻办编纂出版《生命至上——四川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实录》,全景式记录四川抗疫的生动实践和全川人民的战斗风貌,热情讴歌伟大抗疫精神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爱精神,充分彰显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胜之年,省地方志办联合省直机关工委、省乡村振兴局等单位编纂出版大型史志画册《新时代脱贫攻坚在四川》,组织编纂《蜀地战贫——脱贫攻坚四川故事汇优秀征文作品集》,展现脱贫攻坚伟大进程。聚焦乡村振兴、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启动全省乡镇(街道)志、村志编纂工作,目前全省规划乡镇(街道)志2600余部,村志1000余部。

服务重大发展战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2020年1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省地方志办主动提出与重庆市地方志办联合编纂双城年鉴构想,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首卷《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年鉴(2021)》于2021年12月出版发行。服务四川对外开放,2019年结合大熊猫科学发现150周年,编著《大熊猫图志(中英文双语版)》,《人民日报(海外版)》《环球时报(英文版)》、央视熊猫频道及澳大利亚《澳洲新报》、柬埔寨《柬华日报》等多家国内外媒体广泛宣传报道,被法国历史自然博物馆收藏,成为四川对外宣传名片。积极推进《大熊猫图志(英文版)》编纂出版,积极申请“经典中国”项目,争取在全球推广。服务巴蜀文旅全球推广计划,2021年,会同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博物馆等,编纂出版《巴蜀史志》“聚焦三星堆”专刊,记录三星堆考古最新重大成果。2022年,策划编纂《巴蜀史志》四川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刊,启动编纂《九寨沟图志》。同时,立足自身职能职责,推进《四川省直部门(单位)大事记》编纂出版,编发《资政参阅》《四川要闻》等,为党委政府重大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创新形式 拓展载体

让全社会感受方志文化独特魅力

作为方志大省,四川地方志资源丰富,众多方志资源犹如散落在巴蜀大地的珍珠,璀璨夺目。然而,方志给人的印象往往是“厚重”有余、灵活不足,在社会大众的知晓度、普及率及运用率不高。面对这一短板瓶颈,近年来,省地方志办树立“民有所需、志有所为”导向,创新形式,搭建载体,深度开发史志资源,转变传播方式,拓宽宣传平台,推进方志文化走向社会大众,走进千家万户,让方志文化真正动起来、立起来、活起来,充分体现出地方志文化厚重磅礴、宽阔浩瀚的深邃内涵和无穷魅力。

深度发掘史志资源。加强珍贵旧志、史料文献整理点校,将深埋在史志年鉴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出来、传承下来,焕发生机。2020年,编译日本东亚同文书院1917年《中国省别全志》(第五卷 四川省)中文版,再现了日本人镜头下清末民初川渝实景,具有重大史料价值和现实意义。2021年,与重庆市地方志办、内江师范学院联合建立巴蜀方志文化研究中心,在推进巴蜀旧志整理、地情文献编纂、巴蜀文化阐释、地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形成合力。2021年,首次配套年鉴成果编纂年鉴简本,主动服务全省“两会”,这是延伸年鉴开发利用链条、提升年鉴资治辅政价值的成功探索和生动实践。同时,服务全域开放,出版《四川年鉴》英文版,向世界宣传风光旖旎、人文荟萃的美丽四川。编纂《巴蜀史志》四川历史名人专刊,传承弘扬四川历史名人精神品格、气质风范,彰显历史名人当代价值,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编辑出版《蜀韵纪事》系列丛书,展示巴蜀灿烂文化,宣传四川人文风情。

倾力打造“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自觉站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推介四川省情地情和巴蜀文化的高度,改版推出四川省情网,改版《巴蜀史志》期刊,实施扩容提质,陆续开通“方志四川”微博、微信公众号,人民号、新华号、澎湃号、头条号、搜狐号、企鹅号、川观号、封面号、抖音号,网络电台,微店,360个人图书馆,构建起“方志四川”“两微九号一网一台一刊一店一馆”宣传矩阵,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巴蜀文化立体传播格局,以质量上乘、内涵丰富、形式新颖的文章内容,吸引了一大批方志文化“铁杆粉丝”。四川省情网自2019年6月1日改版上线以来,截至2022年6月7日,浏览量2.51亿人次,独立访客1897万名;“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关注人数27.8万人,阅读量4.45亿人次。经中国期刊学会评选,《巴蜀史志》期刊连续两年参加第27届、第28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展览。“方志四川”川观号获2020年度优质政务类川观号,“方志四川”澎湃号获2020年度“澎湃新闻·文旅传播奖”第三名、2021年度“优秀澎湃政务号”,封面号获2021年度优质政务封面号。

努力探索方志数字化有声化传播。完成1500余部地方志书数字化并上传四川省情网、四川数字方志馆,部分数字化资源共享到四川公共数据开放网,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读志用志服务。2018年,根据《四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事记》,与成都人民广播电台联合制作四川改革开放40周年音频节目;2019—2020年,根据《四川省志》中的《川菜志》《川酒志》《大熊猫志》《方言志》,与成都广播电视台、喜马拉雅联合制作音频节目《舌尖上的四川》《方志四川熊猫篇》《四川方言的来龙去脉》;2021年,与成都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庆祝建党百年征文音频节目;2022年,根据《四川省志·川剧志》,与成都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音频节目《川剧的前世今生》在“方志四川”喜马拉雅官方电台推出,深受公众喜爱。五年来,共计制作音频节目800余期。扩大传播影响,与腾讯音乐平台建立常态合作关系,音频作品同步在腾讯音乐相关平台发布。

敞开大门 开放合作

让新时代方志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

众人划桨开大船。省地方志办党组充分认识到地方志乃一方之全史,是集体智慧、“众手成志”的结晶,做好地方志工作需各方鼎力配合支持。近年来,省地方志办敞开大门,主动作为,以开放合作姿态,加强向省委省政府的请示报告、与省直相关部门、地方党委政府的沟通联系、与社会各界的互动联动,借智、借力、借势,搭建平台、拓宽舞台,不断推动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

加强部门合作。联合省直机关工委、省扶贫开发局开展“温暖的回响——脱贫攻坚四川故事汇”征文,联合省直机关工委、教育厅、团省委、四川日报社开展“百年辉煌 百年荣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字和影像作品征集活动,会同重庆市地方志办、内江师范学院开展“记录百年党史 感恩伟大时代”论坛征文等。这些活动,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反响,极大提升了地方志部门影响力。2021年,与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开展地方志进公共图书馆活动,推动省市县三级公共图书馆开设方志阅览室或专柜(架)。全省地方志部门向各级公共图书馆赠送地方志书47576册。其中,省地方志办向省市县三级205个公共图书馆赠送地方志书16796册,全省各市(州)及县(市、区)地方志部门向当地图书馆赠送地方志书30780册。2022年,依托乡镇(街道)、村(社区)文化站(室)、图书室、村史馆等场地,在乡镇(街道)、村(社区)设立省市县三级共建的史志阅览室609个,直接在“家门口”为基层群众提供读志用志服务。

加强高校合作。面对四川省方志馆有名无实的现实困境,省地方志办抓住核心、扭住关键,瞄准高校设施完备、读志用志需求密集的实际,在全国首创方志馆高校分馆模式。2019年以来,在四川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华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内江师范学院、重庆大学7所高校建立四川省方志馆高校分馆。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随着地方志影响越来越大,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等,主动与省地方志办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志鉴成果开发利用等方面加强联系,寻求合作。

加强媒体合作。积极与“学习强国”四川学习平台、新华社四川分社、人民网四川频道、中新社四川分社、四川日报、四川国际传播中心等主流媒体建立常态化协作关系,与中国知网、CNKI系列数据库、国家哲社期刊数据库、维普资讯、超星期刊域出版平台、博看网、龙源期刊网、中邮阅读网等进行深度合作,与四川封面新闻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华西都市报》《读者报》建立稿件合作使用关系,放大全方位宣传的“聚合效应”,拓宽地方志传播渠道,提升地方志影响力与传播力。

近年来,经全体干部共同努力,省地方志办各项工作赢得广泛社会声誉,取得可喜成绩:四川省委原书记谢世杰、彭清华,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常务副组长高翔,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王宁等领导对省地方志办工作给予充分认可。省地方志办先后获汶川特大地震四川抗震救灾志编纂工作先进集体、“四好一强”领导班子创建活动先进班子、省直机关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先进单位等荣誉。

风正好扬帆,奋斗正当时。乘着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强劲的东风,四川方志人信心满满、壮志满怀。我们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把人民期盼作为努力方向,把时代召唤当作前进动力,把崇高使命化为积极行动,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为将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描绘的宏伟蓝图变为现实、助力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作出方志贡献。

请点击查看全文: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简报资政参阅专刊第23期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黄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