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重要信息转载>详细内容

【论坛】李忠杰:关于作风建设的五个思考

作者:李忠杰 来源:理论周刊 发布时间:2025-07-15 19:30:38 浏览次数:54 【字体:

关于作风建设的五个思考

李忠杰

“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习近平总书记这一振聋发聩的判断和警示,从历史、时代和大局的高度,深刻阐明了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中国共产党100多年的作风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就令我们欣慰,经验深化我们的思考。

思考之一:党的作风是党的性质和生命力的直接表现

党的作风,是党在思维和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行为取向和风格特点。就其内容而言,有学风、文风、会风、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等。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

党的形象,是党基于自身性质而实施的所有行为,通过向外部展示和传输某种信息,然后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的关于党的面貌的认知结果和价值判断。党的形象的形成,取决于主体、客体和中介三个最主要的环节,根本上是由中国共产党这个主体自己形成和决定的。

党的作风,展示了党的可感可知的外部形象,但本质上,是党的性质、根本宗旨、价值取向、组织状况和全部行为的体现和反映。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什么样的党,党的先进性和生命力如何,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如何,都能从党的作风上表现出来。

正因为如此,作风成为党的性质和状态的晴雨表、温度计。党的作风不仅关系党的形象,而且关系党的生命。好的作风表明,党正处于充满活力、蓬勃向上的状态;坏的作风表明,党的肌体已经出现了某种病症和毒瘤,急需医治。

思考之二:始终从生死存亡的高度,认识和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中国共产党100多年的发展,始终与作风建设联系在一起。“生死存亡”四个字,时时警示我们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敦促我们坚定不移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事实反复证明,党风建设是一种生死存亡的博弈。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作风建设有一定的主题和特点,但每一时期的作风建设,都关系党的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作风正,人民拥护;作风不正,人民不满。如果失去了人民的支持,党的执政基础就会垮塌。有效地解决作风问题,党就充满生机活力;反之,就很有可能遇到挫折,陷入危险的境地。

中国共产党在时时敲响的警钟声中,保持高度的警惕,始终不懈地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不断实现党的自我净化和自我革新,因而在一个个重要历史关头,增强了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掌握了发展前进的主动权,保证了党的初心和使命的逐步实现。

思考之三:党的作风建设是一个永远“在路上”的过程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万事万物都处在运动发展的无限过程之中。所以,无论党的事业,还是党的建设,都是一个渐次推进、不断深入的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形成优良作风不可能一劳永逸,克服不良作风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成绩,是在路上;不足,也是在路上。过去在路上,现在在路上,将来仍然在路上。

在路上,就要不断前进;在路上,就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念头。要有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要有善始善终、善作善成的韧劲。无论在路上的哪个节点,都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环境,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

思考之四:以两个历史性答案回答历史性“天问”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道路上,提出了一系列“天问”般的问题。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就是最大的“天问”之一。

面对这个“天问”,毛泽东同志给出了第一个答案,这就是“民主新路”。“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经过百余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实践,习近平总书记领导我们党又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这就是自我革命。党的二十大要求,“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强调“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

日趋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注定了新的赶考之路充满风险和挑战。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依然是对中国共产党的严峻考验。新时代新征程上的中国共产党,只有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驰而不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才能不断实现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思考之五:党既要高度“净化”,也要活力四射

社会的发展,既需要秩序、平衡,更需要动力、活力。改革开放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解决过去缺乏活力的问题,通过体制的调整和变革,激发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几十年来中国社会的最大变化之一,就是搞“活”了。

但“活”了后,也很容易出现一些乱象。党的作风上的很多问题,就是这种乱象的反映和表现。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经过不懈努力,党风、政风、民风和社会风气都得到了显著净化。

治病,不是为了把人治死,而是为了把人治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从严治党的目的不是要把人管死,让人瞻前顾后、畏首畏尾,搞成暮气沉沉、无所作为的一潭死水,而是要通过明方向、立规矩、正风气、强免疫,营造积极健康、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和良好环境。”所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既要坚决净化党风,又要保证党是一个活力四射的党,从而激发社会活力,使中国社会不仅是一个稳定有序的社会,更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社会。

总之,中国共产党100多年的历史证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一个不断实现自我净化、赢得历史主动的过程。这样的过程过去在进行、现在在进行、将来仍然要进行。党要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怪圈,就必须在长鸣的警钟声中保持历史的清醒,坚持不懈抓好党的作风建设,确保党在任何复杂条件下都能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来源:理论周刊

作者:李忠杰(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

来源: 理论周刊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