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家风家训家谱>家风家训>详细内容
2024-07-08 15:41:10

【方志四川•家风家训】以谦俭劳三字为立身之本——车耀先烈士的家风故事

发布时间:2019-04-25 11:11:04 浏览次数:4553 【字体:

车耀先在狱中所写自传序言《先说几句》中,给子女留下遗言:“出身贫苦,不可骄傲;创业艰难,不可奢华;努力不懈,不可安逸。能以“谦”“俭”“劳”三字为立身之本,而补余之不足;以“骄”“奢”“逸”三字为终身之戒,而为一个健全之国民。则余愿已足矣,夫复何恨哉?!”

四川大邑车耀先纪念馆

1946年8月18日,中共党员、川西特委军委委员车耀先被国民党反动派关押6年后,最终被杀害于重庆松林坡,并毁尸灭迹。他用自己宝贵的生命践行了“愿以我血献后土,换得神州永太平”的入党誓言,展现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时隔70年,再次重温先烈事迹,除了他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抛头颅洒热血最为光辉的一面,我们还看到了一个初心不渝的共产党员为世人留下的良好家风。


车耀先家乡四川大邑的烈士塑像

一、生活维艰:小小少年 勤劳持家


车耀先,1894年出生于四川大邑县灌口场一个小康之家。8岁那年,母亲因和邻居打官司,争一个公理,一打数年,最终家道中落,父亲、哥哥出走,嫂子回娘家,家中只剩下他和母亲。12岁那年,车耀先把一条丝绸套裤拿去当了600个铜钱,到县城批发了两箱火柴,开始每天起早摸黑跑几十里路赶场卖火柴养家。天黑回家后,还得立即拿钱买米,生火煮饭,一边煮饭,一边烤干裤腿上的稀泥,抠下泥块,搓掉泥粉。等把不多的饭端给长期生病的母亲后,他自己则放些水到锅里煮锅巴吃,吃完饭已到三更,第二天一早又上路赶场。14岁那年,车耀先经人介绍到崇庆州(现成都崇州市) “益盛荣”商店当学徒,每天打杂,晚上就睡在商店里附带值夜。因他勤奋好学,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时,17岁的车耀先已升为管账先生,每年有12吊钱的工资。


二、赤子情怀:个人利禄弃一边 奔走只为大众计


本来车耀先可以就沿着经商的路走下去,以后自己立字号当老板,但势如潮涌的反清革命开拓了他的视野,他下定决心,当兵去!经一番努力,1912年,他开始在由原“保路同志军”改编的川军中当兵。因勤奋勇敢,两年后便由普通兵擢升为司务长。随后一路升任为川军刘湘部四师十团团长兼国民党党代表。

但是,身为中高级军官的车耀先却越来越看不惯国民党反动派脱离革命初衷的黑暗统治,几经求索,他毅然决然放弃了在国民党军队中升官发财的机会,选择为大众奋斗的道路,于1928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为此,他写到:“投身元元无限中,方晓世界可大同,怒涛洗净千年迹,江山从此属万众。”

四川省档案馆收藏的车耀先手稿

随后,车耀先便从部队请长假带着妻子来到成都,以开设“我们的书店”“新的面店”“努力餐馆”为掩护,长期在成都做党的地下工作,直到1940年被捕。其间虽曾两次被部队召回任职,但时间都不长。

“努力餐馆”的命名其含意是“为解决劳苦大众吃饭问题而努力不懈”。车耀先亲笔书写了一幅题词“要解决吃饭问题,努力!努力!”挂在餐馆中。餐馆在供应高级宴席、设华堂雅座的同时,充分考虑到照顾穷苦百姓,每天按时供应大肉蒸饺和大众饭菜,人力车夫、报童、学生、城市贫民都争着来买。同时,努力餐还是中国共产党的秘密接待站,只要来人说一句“来一菜一汤”这句暗语,就知道是“自己人”,吃了不收钱。

车耀先在成都开设的“努力餐”楼

车耀先在成都从事党的地下工作的10余年中,除坚持隐蔽地进行党的工作外,还公开以一个爱国者、社会活动家的身份开展各种活动,特别是1937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立后,他全身心地投人抗日救亡中。自筹经费,组织各种抗日救亡团体,创办《大声》周刊等刊物,激励了一大批热血青年投身革命。


1937年8月1日,车耀先在群众集会上发表抗日救亡演讲

三、恩爱夫妻:互勉互励 风雨同心


车耀先在商店当学徒期间,认识了街对门经营冥纸冥锭的黄家三姑娘。车耀先投军后,几经辗转,两人终于在1918年冬走在了一起。那时的女子,一般都是有姓无名的,还要裹小脚。车耀先认为夫妻间是平等的,替妻子取名为黄体先,还坚决支持她放了脚,解除了裹脚之苦。黄三姑娘没读过书,车耀先就送她进妇女学习班学了一年多的文化。

1936年,车耀先夫妇和5个子女极为珍贵的合影

在一次战斗中,车耀先身负重伤,生命危在旦夕。黄三姑娘则日夜守候着丈夫,为丈夫端水拿药,几天几夜都没合眼,直到车耀先脱离危险。在军中,黄三姑娘在车耀先影响下,没有丝毫官太太的架子,常常为士兵缝洗衣物,还为伤员熬汤煎药,士兵们称她为“好心的车娘娘”。

 岁月坎坷,车耀先与黄三姑娘一直互敬互爱、互勉互励,夫妻一心,为丈夫心中的抱负和心志而奔忙。

从事党的工作后,车耀先每天在外奔忙,实际操劳经营餐馆的就是黄三姑娘。只有每天晚上吃饭的时候,夫妇俩才能相聚一会儿。黄三姑娘会给丈夫准备一些小菜、花生米、豆腐干之类的吃食,还来一二两白酒,夫妻俩小酌几杯。吃饭的时候,车耀先会向妻子说一说当天在外用了多少钱,黄三姑娘也会向车耀先说餐厅当天经营的情况。当妻子报账的时候,车耀先总是说你不用给我报账了。黄三姑娘则说:一个女人家,万一把生意做垮了,我还说不清,每次说一下,你心头有个数。当车耀先说自己在外用了多少钱的时候,黄三姑娘总是说:“你不用报账,一个男人家,哪能不用点钱,我知道你爱读书,到了书店,看到想要的书,没钱怎么行。”说完总问丈夫还有没有钱,总要想方设法塞几个大洋给丈夫。他们这种开诚布公、互相信任、互相支持的做法,至今被传为美谈。

车耀先被捕后,黄三姑娘在极度悲痛中,既要照顾年迈的婆婆,又要照顾子女,但她依然秉持丈夫志向,坚强地支撑着“努力餐”,使其继续经营下去。她每天早晨都要把丈夫住过的小屋打扫得干干净净,如同车耀先在家时一样,特别是丈夫的书籍,他像生命一般爱护。而狱中的车耀先拒绝了敌人的一切威逼利诱,只把对妻子深深的思念写成了一首诗:“女儿对门居,相见不相语。美目盼盼兮,痴心惶惶矣。余欲诉私衷,情势所不许。咫尺隔天涯,将心比自己。不作窶子妻,愿作梦中侣。赖人长相思,寝食不能已。”

黄三姑娘虽不是共产党员,也不知丈夫是共产党员,但她总是默默支持丈夫以及同丈夫有来往的人,一直同从事党的地下工作的同志保持亲密来往。在国民党经济崩溃、物价漫天上涨时期,她不问理由,义不容辞地为地下党代买大米、棉纱等实物储存起来,使党的经费不因钱币的贬值而受到损失。不少进步青年在她家聚集,举办读书会、郊游等活动,黄三姑娘都积极给予各种支持。

车耀先被捕牺牲后,黄三姑娘含辛茹苦把儿女都培养成人,全部参加了革命工作。成都解放后,黄三姑娘将“努力餐”捐给了国家,自己在小南街口摆了个小摊卖小商品,身体力行教育子女自食其力。

1938年3月,车耀先和夫人以及儿女等的全家合影

1954年,黄三姑娘病情恶化,与世长辞,时年58岁。


四、以身作则:戒“骄”“奢”“逸” 立“谦”“俭”“劳”


“出身贫苦,不可骄傲;创业艰难,不可奢华;努力不懈,不可安逸。能以“谦”“俭”“劳”三字为立身之本,而补余之不足;以“骄”“奢”“逸”三字为终身之戒,而为一个健全之国民。则余愿已足矣,夫复何恨哉?!”

  车耀先烈士狱中写下的自传序言《先说几句》手稿

这是车耀先烈士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监狱中给子女写下的遗训,教育子女要保持“谦”“俭”“劳”的高尚品格,戒骄、戒奢、戒逸,不求当大官、赚大钱,而要勤勤恳恳做人,为国为民服务。

车耀先一生,历经困苦,但对个人的吃、穿、住从不奢求,将功名利禄视若浮云,他与儿女们在一起时经常说:“你们不单要读书,还要学会劳动。不然的话,读了初中右手断了,读了高中左手断了,读了大学就成了全身残废的人。”这段话一直让儿女们记忆犹新。

车耀先共有三女两子,建国后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辛勤工作,经历磨难依然不改本色。他的一个女儿还专门以父亲留下的家训为子女取名为少谦、少俭、少勤。虽然为人低调,但在烈士事迹宣传方面,车家子女一直积极参与。多年来,车耀先后人或单独、或与党史研究机构合作,出版记录成都英烈的书籍,让人们了解成都历史,继承和发扬烈士光荣传统。

对于父亲,车耀先烈士的子女这样说道:“回忆父亲是痛苦的,也是自豪的,因为我们有一位满怀革命理想和爱国豪情、无私无畏、坚贞不屈的好爸爸。他引导我们对革命的信仰,并给予我们无穷无尽的力量。”受父亲车耀先影响,女儿车崇英和车毅英在十多岁就开始协助父亲的地下工作,并发动同学参加革命。车崇英曾在一篇缅怀父亲车耀先的文章中满怀深情地写道:“父亲……现在我们虽然都达到小康生活水平,但生活上仍然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现在我们虽然都退休了,但仍然在为党和国家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谦”“俭”“劳”的三字教诲,一直都是车家人的行为准则。


1939年7月,车耀先写给女儿车崇英的信

车耀先既是一个无私奉献的革命者,也是一个有情有义、勤劳简朴、严于律己的人,他倡导的“谦、俭、劳”的品质,一直贯穿在车家后人为人处世的理念之中。


扩展阅读:车耀先烈士简介


 

  车耀先,1894年9月27日出生于四川大邑县灌口场一个商贩家庭,17岁参加保路同志会,曾任川军团长。1928年10月,车耀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川康特委军委委员。他参与领导了四川地区爱国救亡运动,并于1930年在成都以开设努力餐为掩护,创办了《大声周刊》《大生》《图存》等多个期刊,宣传共产党抗日救国革命思想,一扫国民党反动派对共产党和红军的造谣诬蔑,让国民党统治区的广大群众了解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运动的真实情况。1940年,国民党反动派制造了耸人听闻的“成都抢米事件”,并以此为由逮捕了车耀先。在狱中,敌人对车耀先进行威逼利诱,许以高官厚禄,被他严词拒绝。他把监狱作为一个特殊战场,同其他难友一起建立了狱中党支部,组织领导监狱中的党员与敌人进行坚决斗争。他在狱中给子女写下万言遗书,教育他们堂堂正正做人。1946年8月18日,国民党反动派将车耀先和罗世文一起杀害于重庆松林坡,并毁尸灭迹。车耀先以自己宝贵的生命,实现了自己入党时许下的“愿以我血献后土,换得神州永太平”的誓言。

车耀先之孙车继与大邑县新党员共书烈士诗作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