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5 09:14:25

【历史文化名人】纪国泰:天府之国奠基者李冰

作者:《巴蜀史志》编辑部 考拉看看(创生文化)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9-03 11:49:19 浏览次数: 【字体: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0年第5期“四川历史名人”专刊

纪国泰:天府之国奠基者李冰

《巴蜀史志》编辑部 考拉看看

蜀中多水,及至今日,四川仍被称为千河之省。水可利万物而不争,也可摧万物于无形。正如蜀地岷江,曾给两岸百姓带来兴旺,也曾带来毁灭。

一面是洪水猛兽,一面又是甘霖雨露。如何让天遂人愿、水遂人心,如何让成都沃野千里?这是古蜀人一直思考的问题。

公元前276—前251年,秦昭王任命李冰为蜀郡太守。至此,这位治水能人开始了他名震千年的都江堰工程。正是因为这项工程,才有了诸葛亮称成都为“天府之土”的说法。传至今天,成都天府之国的名号早已传遍全国。

四川都江堰伏龙观李冰石像

作为世界上现今仅存的大型无坝引水工程,都江堰已有2200多年历史。与所有水利工程修筑大坝的方式不同,李冰在考察蜀地之后,以疏导法将岷江分内江、外江。更让世界称奇的是,在四川都江堰,水被管得服服帖帖,甚至可做到“四六分水”。

“四六分水”,是最普遍的一个说法。西华大学教授纪国泰解释道,“四六分水”是指在洪水季节,内江分四成水,外江分六成水,以保证内江百姓安全。在旱季时,内江分六成水,外江分四成水,以保证内江生活和灌溉用水。

纪国泰,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著有《蜀方言疏证补》等著作

如何按旱涝分配水资源,让自然协助人类生存?纪国泰提到,基础工程建设好后,清楚河流汛期枯水期后,真正做到“四六分水”主要依靠两个工具。其一,马叉,即用3根大木料绑成的木叉子。其二,竹篓,即竹子编成的有漏眼的筐。

每到枯水季,人们为保证内江的农田用水,就会用马叉将都江堰“鱼嘴”的口子挡住。这样,流去外江的水就少了。每到洪水季,人们又用马叉拦水,把内江的口子尽量往外江改向,以让更多水流向外江。

马叉主要起分水作用,而竹篓在分水的同时还有防水冲击的作用。比如在洪水天气,马叉阻挡水的力量不够时,就需要笼篼帮忙。竹篓在前面挡水,后面再放马叉,这样就可以自如地控制水的流向。此外,都江堰工程的另一个神奇之处是“二八分沙”。即八成的泥沙和石头排到外江,二成的沙排到内江。

毫无疑问,李冰是天府之国的奠基者。都江堰是保证成都沃野千里、百姓“不知饥馑”的关键。而其中的重中之重,便是“穿二江”。纪国泰提到,“穿二江”是李冰修筑都江堰的配套工程,更是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的重大战略举措。

千百年来,关于李冰“穿二江”的说法各不相同。“二江”到底是哪“二江”,古今学者分歧巨大。基于此,纪国泰查阅古今典籍,经过一年有余的研究,提出一个新的观点——常璩在《华阳国志》中所说“穿郫江、检江,别支流双过郡下”有两层概念。即“穿郫江、检江”可以叫做“开成都一府之二江”,而“别支流双过郡下”则是“开成都一城之二江”。

千百年来,李冰始终活在蜀地人民的心中。他以卓绝的智慧和才干,铸就了都江堰这一功盖千秋的水利工程。今天,研究李冰仍有许多现实意义。纪国泰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发扬李冰精神。其一,敢于与自然“抗争”的精神;其二,善于利用自然环境,顺应自然规律的科学精神;其三,几千年来,对都江堰的开发利用,一直都在不断改进。以李冰为代表的古人所打造的都江堰,始终体现了一种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Q

一向主要研究古代汉语,是什么契机让您开始研究李冰呢?

A

生于斯,长于斯。我是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人,郫都区距离都江堰非常近,我小时候也经常去都江堰,对这个堪称奇迹的水利工程本身就好奇。而且,我曾在20世纪60年代参加过都江堰的岁修工作。此外,我本身专长是古代汉语,这对于研究记载都江堰的古籍可以说有先天优势。

Q

您为什么会选择研究李冰“穿二江”这个话题?

A

说来话长。“穿二江”是李冰修筑都江堰的配套工程,更是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的重大战略举措。但是,“二江”到底是哪“二江”?古今学者众说纷纭,其分歧之巨大,简直出乎一般人想象。

我查看《成都通史》时发现,有关“二江”的内容,更是混乱。书中以郫江、检江为成都二江之正名。又根据各种记载,在二江后列出各自的“他名”。这就导致二江各自有10多个“他名”,并且“他名”的标准非常混乱。由此可见,“二江”这个问题非常复杂。我就在思考,如何弄清楚这个问题。于是在2018年,着手研究李冰“穿二江”这一问题。翻阅资料,查看古籍,研究了1年多才写了《李冰所穿“二江”考辨》这篇文章,阐述我自己的观点——李冰所“穿二江”,应当分为两个系统。其一,成都一府之“二江”;其二,成都一城之“二江”。

Q

您研究“二江”的过程中,最难的地方在哪里?

A

论证郫江,非常困难。而比这个问题更难的,就是论证江安河是常璩《华阳国志》所说的“检江”。因为这是一个新观点。

Q

您这个观点是全新的,别人都没提出过是吗?

A

对。大家通常认为,“二江”只有一层概念,而我则分离出两层概念。

其实李冰穿“二江”这一说法,最早见于常璩的《华阳国志》,“冰乃壅江作堋,穿郫江、检江,别支流双过郡下。”相较其他资料,我比较倾向于常璩这段文字。他是史学家,又是四川崇州人,从小在岷江边上长大,对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更清楚。

在我的理解中,“穿郫江、检江”可以叫做“开成都一府之二江”,而“别支流双过郡下”则是“开成都一城之二江”。在我的《李冰所穿“二江”考辨》这篇文稿中,这些内容有详细的解释。

Q

都江堰的神奇之处在哪里?

A

全世界没有哪一个地方的水,能像都江堰这样,被管得服服帖帖。而且都江堰是世界现今存在的唯一的大型无坝引水工程,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并且一直在发挥作用。我国古代上有不少水利工程,像郑国渠之类的,都已经消失,只有都江堰至今都还在发挥作用。

Q

都江堰为什么可以实现旱季水季“四六分水”?

A

也是都江堰为人称奇的地方。什么叫“四六分水”,就是实现内江外江的“四六分水”。在洪水季节,内江分四成水,外江分六成水,以保证内江百姓安全;在旱季,内江分六成水,外江分四成水,以保证内江生活和灌溉用水。

Q

看起来像是天遂人愿,我们想怎么安排水,就怎么安排,为什么可以这样?

A

这一切都基于古代人民的智慧。其实仔细研究就能发现,发挥作用的是马叉和竹篓。

马叉就是用3根大的木料绑成的木叉子,竹篓就是竹子编成的大竹筐。每到枯水季,人们为保证内江的农田用水,就会用马叉将“鱼嘴”的口子挡住。这样,流去外江的水就少了。每到洪水季,就用马叉拦水,把内江的口子尽量往外江改向。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要了解当地的汛期、旱期。掌握好自然气候后,就可提前安置马叉、笼篼,实现分流。

Q

马叉主要作用是分流,那么笼篼呢?

A

竹篓是竹子编成的有漏眼的筐,编好后堆放在鱼嘴、河岸处,再放入巨石,以此做堤坝。笼篼主要就是防水冲击,也可以起到分水的作用比如在洪水天气,马

叉阻挡水的力量不够时,就需要笼篼帮忙。竹篓在前面挡水,后面再放马叉。这样我们就可以自如地控制水的流向。这就是古蜀人的智慧。

Q

“二八分沙”又是什么意思?

A

就是沙石的排放量,始终是外江占8成,内江占2成。

Q

李冰的治水秘诀是什么?

A

其实就是六字诀:深淘滩,低作堰。我着重说一说深淘滩。我认为深淘滩就是宝瓶口以上、斧头崖以下,那300多米的位置。为什么深淘滩?因为都江堰工程的科学性之一就表现在泄洪上,让洪水流入外江。其次,洪水从高山直接下来,落差大,沙石重。如果让沙石冲出宝瓶口,河道马上就会淤塞,水就没法畅通。因此,从鱼嘴下来,李冰设计了两处湃水节。

飞沙堰的作用就是飞沙。飞沙堰在斧头山的崖角上,只有那里能飞沙。因为有深淘滩,待水流冲下来,才能在深水潭卷起飞沙,冲到外江。

Q

李冰的治水精神是什么?

A

李冰的治水精神,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敢于和自然作斗争的“抗争”精神。其次,他有善于利用自然环境,顺应自然规律的科学精神。第三,几千年当中,对都江堰的开发利用,一直在不断改进。由李冰等人打造的都江堰,体现一种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载《巴蜀史志》2020年第5期“四川历史名人”专刊 )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巴蜀史志》编辑部 考拉看看(创生文化)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