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传统文化>详细内容

【文化传承】“地名文化与成都城市文脉传承”学术研讨会成功举行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发布时间:2024-12-18 17:30:24 浏览次数:362 【字体:

“地名文化与成都城市文脉传承”

学术研讨会成功举行

成都是古蜀文明的发祥地,也是长江上游古文明的中心,有着4500多年的城市文明史和2300多年的城市建城史,是一座因水而兴、水旱从人、道法自然的城市。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成都形成了独具地域文化特色的地名文化,一个个具有丰富历史内涵的地名,像一颗颗闪光的珍珠,镶嵌在这座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版图上,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成都的城市发展和变迁,是古老成都宝贵的文化遗产。

随着城市的急剧扩张,成都老城历经多次大规模改造,许多老建筑与老地名作为城市文化中的“活化石”,慢慢在人们的记忆中模糊,甚至被遗忘。为更好地传承弘扬成都地名文化,彰显世界历史文化名城魅力,唤起人们对于保护成都地名文化的意识,延续成都历史文脉,保留成都乡愁记忆,由四川省区划地名学会主办,四川省民政厅、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指导,四川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历史与成都文献研究中心、成都市金牛区民政局、四川远近文化有限公司等单位承办的以“地名文化与成都城市文脉传承”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于2024年12月14日在金牛宾馆隆重召开,共有来自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等二十家单位五十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学术研讨会,大家紧紧围绕成都地名文化保护传承以及地名文化如何通过创新性转化更好地服务于成都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贡献智慧。

图片

“地名文化与成都城市文脉传承学术研讨会”开幕式

大会伊始,四川省民政厅区划地名处处长柯弼川、四川省区划地名学会会长李勇先、四川远近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晓明为开幕式致辞,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长王元勇来电祝贺本次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柯弼川着重阐发了地名文化之于中华文化体系的重要意义,提出地名是浓缩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共同记忆的符号,是中华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李勇先、杨晓明分别就四川省区划地名学会、四川远近文化有限公司在地名文化传承推广方面的探索与成果向与会者进行简要分享,展示了地名文化在新时代的全新表达与发展前景。

开幕式上,还举行了李勇先主编、成都时代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乡土文献集成》首发式。《中国乡土文献集成》共90册,集中收录清末至民国时期全国各地所编纂的乡土志以及调查录、采访册等地情文献二百三十余种。2015年,成都时代出版社已经出版《巴蜀乡土志珍本汇刊》,对现存八十余种巴蜀乡土志进行了集中搜集和整理。而《中国乡土文献集成》则是对巴蜀地区以外的全国各地乡土志进行编纂整理。这些乡土文献包含了大量乡土地名,尤其是对我们今天讲好乡土地名故事、记住乡愁、推动乡土地名文旅融合、城乡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图片

《中国乡土文献集成》首发式

在大会第一场主题发言过程中,四川旅游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主任、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王川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李明泉,成都大学天府文化研究院院长谭平,四川电视台《地名天府》纪录片主创华晓丹导演,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四川易园园林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易文清,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四川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特约教授张星誉,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四川省区划地名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四川师范大学教授谢元鲁等结合个人专题研究及项目实践对会议主题“地名文化与成都城市文脉传承”进行了深度阐释,指出地名文化传承目前存在的问题、受到的冲击与阻力,以及如何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下开创新思路、如何讲好地名故事以及地名理论和方法创新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

此后,大会进行第二场主题发言,四川省区划地名学会副会长、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历史与成都文献研究中心教授毛丽娅,西南民族大学副教授覃影,四川省区划地名学会副会长、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小红,以及李勇先等分别向与会者分享石笋街与景教传入成都、明代四川舆图中的“藏羌彝走廊”交通地理研究、水文化与成都地名文化、成都街道命名及其特点等内容,为更好地弘扬和传承成都地名文化提供学术支撑。

图片

“地名文化与成都城市文脉传承学术研讨会”与会代表合影

闭幕式上,四川省区划地名学会副会长、四川省区划地名处副处长范炳涛表示,本次“地名文化与成都城市文脉传承”学术研讨为地名文化价值提升指明了主要方向,未来将持续深入研究,加强对地名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深入开展。

(远近)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来源: 新华社客户端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