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红色文化>详细内容

【红色记忆】1949年毛泽东在香山双清别墅 揭开筹建新中国的伟大篇章

来源:炎黄春秋杂志社 发布时间:2025-03-28 15:31:41 浏览次数: 【字体:

1949年毛泽东在香山双清别墅

揭开了筹建新中国的伟大篇章

1949年3月下旬,随着解放战争的发展、北平的和平解放,党中央和毛主席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驻地从河北的西柏坡迁至北平香山。

1948年底,党中央开始研究定都北平事宜。1949年1月19日,中央派直属机关供给部副部长范离和刘达等人,从西柏坡来到北平,为中央选择驻地进行考察。当时彭真已在为北平市委机关选地址,找遍了东交民巷、北京饭店、帅府园等地。时任新北平第一任市长兼军管会主任的叶剑英已入住颐和园办公。中央社会部有人设想毛主席也可住在这里。但颐和园是开放的皇家园林,游人随意出入,留用人员社会关系较复杂,而香山远离市区,环境优美清静,房源充足,慈幼院一带有近3000间屋子,是理想的党中央驻地。叶剑英在听取汇报后函告中央:“根据范、刘二同志侦察研究结果,我们认为地区的选择以香山为适当,只牵动一家慈幼院就可基本解决。”接着,中央又派社会部副部长李克农率13人,与北平市警备司令员程子华等赴香山进一步勘察,最后正式确定双清别墅为党中央驻地。

驻地选择虽受环境、住房等多种因素影响,但最重要的是对安全的考虑:必须确保党中央、毛主席的绝对安全。当时虽然北平即将解放,但是残余反动势力活动猖獗,国民党“中统”“军统”“华北剿总”等特务系统以及国际间谍组织撒出1万多人,另有大量散兵游勇、地痞流氓扰乱。此时青岛尚未解放,敌机可随时来轰炸。香山离西直门20公里,群山环绕、古木参天,十分适宜隐蔽警卫。香山主峰香炉峰俗称“鬼见愁”,海拔557米,是北平的制高点,便于远程警戒和对空瞭望。为具体落实安保事项,中央办公厅、中央警备团等组成“西郊治安委员会”,研究确定由办公厅警卫处负责毛泽东等中央首长的随身警卫;由中央警备团负责香山公园内部警卫,团部设在卧佛寺;第二〇七师负责从香山、青龙桥到西直门的警戒,每100米设1个哨兵。四野保卫部长钱益民率领20辆吉普车、100辆大卡车,到西柏坡迎接党中央、毛主席。为保密起见,中央在香山的驻地代号称“劳动大学”,简称“劳大”。

1949年3月23日上午11时,队伍出发。车队第一辆车是导引车;第二辆是毛主席坐的吉普车;第三辆是警卫车。随后依次是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胡乔木、陆定一以及警卫、家属的车辆。车队颠簸在坑洼不平的乡间小道。周恩来关心地叮嘱大家:“千万要注意安全!”车队继续前进,经过唐县、保定到达涿县。叶剑英等已从北平到此迎接。为确保安全,毛泽东等中央首长改乘专列到清华园站,在颐和园稍事休息后赴西苑机场参加阅兵式。毛泽东会见了民主人士,然后重新上车,直到夜间才到达香山双清别墅。

1949年3月25日,毛泽东等率中共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进入北平。这是毛泽东同前来迎接的民主党派负责人和其他民主人士在西苑机场合影。

双清别墅是民国初年国务总理熊希龄建造的私人宅第。院内有树木、竹林、水池、凉亭,幽静宽敞。一侧有卧室、办公室、餐厅,大厅开阔明亮,可供20人开会之用。北侧小道可通向来青轩、香山寺。毛主席见后高兴地说:“这个院子很好啊,比我们在西柏坡的院子更大更漂亮!”毛主席一家就在这里住下。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4位书记住在来青轩,与双清别墅相距200米左右,开会集合十分方便。任弼时体弱病重,一次作报告时突然晕倒在地,后搬到玉泉山休养。

中央进驻香山时正值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取得重大胜利、国民党军主力基本被消灭。国民党桂系头目白崇禧、湖南省政府主席程潜等先后致电蒋介石要求停战议和,并要蒋下台。蒋介石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被迫提出求和谈判。此时,毛泽东既要在谈判中揭露蒋和谈的虚伪性,又要指挥百万军队夺取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工作极度繁忙。他仍然通宵达旦地工作,上午睡觉休息,晚饭前后翻阅当天的报纸,7点左右走进办公室审阅文件。每天,机要秘书叶子龙从机要室取来大量电报、报告、文件,挑出最重要的送到主席处。主席仔细地逐一加以处理。延安时期主席一直用毛笔书写,到香山后改用铅笔。每天,工作人员削好约15支铅笔,放在主席桌上的木盒内,供主席使用。主席用铅笔在文件上面标上各种符号,画些杠杠圈圈。重要急电用英文字母A表示,最紧急的写4个A。标点符号错了都要加以改正。每天文件堆积如山,毛主席经常看得眼睛满是血丝,工作人员一再督促他休息,他却说:“前线打仗那样紧张,迟发1秒钟电报要牺牲多少人?”

1949年4月下旬,毛泽东在北平双清别墅阅读关于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的报道。

为揭露蒋介石的和谈阴谋,毛泽东在进驻香山的第二天就发表声明:中共中央决定派周恩来为首席代表与国民党开始谈判。先邀请张治中等代表交换意见,阐明我方八项条件及基本立场。毛泽东还邀请国民党代表到香山疏通情况。蒋介石闻讯后来电称“万不能在协议上签字”,和谈宣告破裂。4月21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在香山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坚决、彻底、干净、全部歼灭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4月22日,渡江战役全面展开。百万雄师浩浩荡荡渡过长江,蒋介石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全线崩溃。4月23日,三野第八兵团攻入南京城,占领总统府,国民党反动派彻底覆灭。为指挥渡江战役,毛泽东3天3夜未合眼,吃了3次安眠药都未能入睡。直到解放大军顺利过江,他才踏实地睡了一觉。当他读到《人民日报》关于南京解放的号外时,心情万分激动,从凉亭走回办公室又仔细读了一遍,边看边在报纸上画了些杠杠圈圈,随即给二野刘伯承、邓小平写了一封贺电,同时一气呵成写就气势磅礴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诗篇。中央军委当即用电报将它发到各路南下大军前线,极大地鼓舞了正在战场浴血奋战的全军将士。三野各兵团乘胜追击,先后解放镇江、芜湖、杭州、上海等地。二野西路突击大军解放九江、南昌各地,解放战争迅速取得全面胜利。

毛泽东在香山抓的另一件大事就是团结一切力量组建人民政府,创建新中国。

早在1948年4月,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共中央在五一节庆祝口号中提出“全国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毛泽东写信给李济深、沈钧儒指出,成立民主政府已时机成熟。许多民主人士纷纷致电致函热烈响应。中央为此部署海外人士从香港坐船到大连转哈尔滨、沈阳,或从上海经苏州到石家庄,由中央统战部、城市工作部接待,安排入住北京饭店、德国饭店、六国饭店等处。毛泽东从西柏坡抵京当天在西苑机场阅兵前,先后会见李济深、傅作义、黄炎培、马叙伦、郭沫若等160多位各界人士。

入驻香山不久,毛主席先后接待了张澜、李济深、何香凝、沈钧儒、柳亚子等人,对这些民主人士亲切有礼,十分尊重。当张澜等老人来访时,他一定要换件衣服走出院外等候,搀扶老人同行,入室与老人畅谈,仔细听取意见。有时谈得太晚便留老人吃饭,还嘱咐老人:“要保重身体,咱们共同努力建设新中国。”张澜高兴地表示:“我要活到老学到老,将余生献给新中国。”

国民党元老柳亚子曾因同情共产党而遭迫害。他住在颐和园,有一次,门卫因不认识他而对他进行拦阻。他生气地将拐杖打过去,引起游人围观。毛主席得知后,请他到香山碧云寺叙谈,五一节还一起游颐和园,题诗“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使他消除了胸中郁闷,留在北平继续工作。

毛泽东早在1949年初就致电邀请宋庆龄出席政治协商会议。上海解放后,又写亲笔信派邓颖超去上海邀请宋庆龄。8月28日,宋庆龄在邓颖超陪伴下乘车抵京,毛泽东、朱德、周恩来、董必武等到前门火车站迎接。当晚,毛泽东亲自主持宴会,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出席作陪。期间,朱德负责的各人民团体筹建工作也顺利开展。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全国妇女代表大会、青年团代表大会等先后在香山或中南海召开。毛泽东、朱德在香山多次接见群众代表并合影留念。

毛泽东在北平香山接见青年代表

新中国的诞生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同时也面临巨大挑战。1949年,全国解放区内的大城市多次出现物价波动,天津、北平、上海等地仅六七月间的大米的价格就上涨117%,食油上涨140%,棉纱上涨141%。市场混乱、货币贬值、人心浮动已成为经济生活中最突出的问题。不法资本家趁机兴风作浪大搞投机倒把活动,甚至不惜借取黑市高息贷款,抢购、囤积紧缺物资。毛泽东以上海为切入点,坚决制止涨价风潮。为此,中央从华东、华北、东北各地紧急调入大量粮、棉、煤、盐等物资支援上海,打击了不法商人的投机活动,保证了市民的日常需求,很快控制了物价波动。不久,上海又出现银元投机风潮,严重冲击了金融市场,破坏了正常经济活动。为此,上海市政府封闭了证券交易市场,拘捕了投机倒把分子,稳定了金融市场。毛主席称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淮海战役”。

解放前后,许多城市的私营工商业遇到严重困难。由于战争及其他原因,不少工厂原材料匮乏,资金不足,产品滞销。仅无锡一地就有892家大小工厂关闭,青岛则有700家民营工厂倒闭。上海市长陈毅找“煤炭大王”陈鸿深谈话,陈说:“现在存货销不出去,资金周转不动。我只有一点钱,既要缴款、纳税、补税,还要发工资,叫我怎么办?”有一家店铺甚至在门口写出“关店大拍卖,为了交公债”。面对这一形势,毛泽东深感城市管理问题比预计的复杂得多,必须方方面面慎重考虑。1949年4月,住进香山不久,他就提出一项“四面八方”的政策,即“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 的经济政策。以后,毛泽东提出的这项政策写进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刘少奇在天津视察时,深入工矿企业实地调查,同党政机关干部、职工、资本家举行座谈会,大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指出“毛泽东提出的‘四面八方’就是公、私、劳、资、城、乡、内、外,哪一方面都要照顾到。哪一方面照顾不到,就要犯严重错误”。

毛泽东虽然日理万机,但仍然十分重视群众意见。他住进香山不久就收到大量群众来信。有一次,一封上海工人的来信称:“工厂关门,失业无援,一家老小生活极其困难……”毛泽东读后陷入沉思。不久,他在一份文件上批示:“我们要合理调整工商业,使工厂开工,解决失业问题。拿20亿斤粮食解决失业工人的吃饭问题。”他还在写给华东局的一封信上说:“我们必须维持上海,统筹全局。不轻易迁移,不轻易裁员。着重整理税收,增加收入。三个人的饭五个人匀着吃。”在毛泽东倡导下,上海总工会发起对失业工人的救济援助活动。接着,全国掀起声势浩大的募捐活动。这缓解了群众生活上的困难,弘扬了良好的社会风气,使群众感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毛泽东住进双清别墅后常要去中南海开会,来回奔忙,十分不便。到筹建新政府的工作日益紧张的时候,从6月15日起,毛泽东白天在中南海办公,晚上回香山或玉泉山睡觉。9月中旬,毛泽东全家搬进中南海丰泽园。

香山双清别墅

毛泽东“进城”后,无论工作、生活条件都有极大改善,但他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入住双清别墅时,供给科为他安排了较舒适的床铺,他见后十分生气地责问:“谁让你们买这么贵的垫子?为什么过去睡木板,今天就不能睡了?!”他叫人把床垫弄走,让木匠赶做了一张木板床。他经常把一条缴获的旧军毯搭在床栏上垫成枕头,靠在上面办公、看文件。宋庆龄见此情景,送他一个高级的大枕头。可是他用了几天感到不习惯,后收到了仓库里。

当时中央和军委机关过着供给制的生活,个人最低限度的生活必需品都由公家发给。毛泽东一生从未用过一块高级香皂,洗澡洗脸都用普通肥皂。即便是普通肥皂,他也尽量节约使用,洗手时只抹一点点,洗衣服时只在领子、袖口等处抹一点。他的牙刷用得毛快掉光了也不换新的。从延安时代到入驻香山,毛泽东一直使用牙粉刷牙。后来牙粉逐渐淘汰,工作人员劝他用牙膏。他说:“我不反对你们用牙膏,生产出来就是为了用的嘛。不过我用牙粉惯了。”

进城后,毛泽东的饮食由厨师和保健医生安排,即使来客也很少加菜。但是他的生活起居极不规律,经常废寝忘食地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根本顾不上吃饭。往往厨师送来热饭热菜,他置之不理,菜放凉了又被厨师拿去加热,这样反复好几次。后来工作人员找到一个小电炉和搪瓷缸,可以随时加热。

毛泽东穿衣很简单,几件旧衣裳打满了补丁。会见张澜时,他让工作人员找一件好衣服,却半天都找不出来。工作人员提醒他坐在沙发上谈话时别把腿伸出来,以免在客人面前“露馅”。毛主席曾有一身新军装,是在王府井的一家缝纫店做的。朝鲜战争结束后,毛主席把新军装送给了卫士,之后转赠到天津博物馆收藏。

来源:炎黄春秋杂志社(原文载《炎黄春秋》2017年第12期)

来源: 炎黄春秋杂志社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