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成都百花潭的“镇园之宝”

来源:成都方志 发布时间:2025-04-29 14:41:55 浏览次数:303 【字体:

成都百花潭的“镇园之宝”

在成都有这样一处久负盛名的景点,唐代诗人杜甫曾有“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风含翠筱涓涓净,雨裛红蕖冉冉香”的感叹。百花潭,繁华盛世的遗韵,时间长河里流淌的珍宝。

巾帼成就名潭

中国纸笺发展摇篮

“百花潭”,源于一个传奇的故事。据说唐朝时,剑南西川节度使崔旰的夫人任氏,在将士们的拥护下平定了杨子琳的叛乱,成功守护成都城,朝廷封她为冀国夫人。

有一次,她在浣花溪畔漫步,水中突然绽放出无数五彩莲花,百花潭因此得名,人们也亲切地称冀国夫人为“浣花夫人”,还在潭边立祠祭祀她。

还有一种说法,“百花潭”起源于五代时期,与花蕊夫人有着密切的联系,虽然没有史料可以考证,但这些传说也为百花潭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古百花潭遗址(图源:《走马锦城西》)

百花潭不仅风景迷人,还曾是中国笺纸发展的摇篮。唐朝时,这里与浣花溪一带以制作彩色笺纸闻名。

李商隐在《送崔珏往西川》中写道“浣花笺纸桃花色”,韩溥在《以蜀笺寄弟洎》中写下 “十样蛮笺出益州,寄来新自浣溪头”,都在诉说着百花潭笺纸的独特魅力。

在百花溪畔,有一种独特的纸洎工艺名曰“薛涛笺”。女诗人薛涛以浣花溪的水、木芙蓉的皮、芙蓉花的汁,制作出深红小笺。

因与元稹、白居易等文坛大家的诗作唱和,闻名文坛,这样独特的手工技艺在中国制笺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薛涛笺藏(图源:成都市望江楼公园)

成都最早动物园

千年银杏为“镇园之宝”

实际,历史上的百花潭,位于清水河(今锦江)、磨底河、西郊河的汇流处,在散花楼一带形成深潭。潭水的水纹形似百花,周边花草繁盛,每逢花期,繁花似锦,故称“百花潭”。

20世纪初,这里河道宽阔,保持着川西坝子的浓郁生活气息,河水清澈,是老成都人游泳、捉蟹、捞鱼的好去处,河道上百舸争流,见证着城市的繁荣与烟火 。

如今的百花潭公园,前身是民国时期邓锡侯和几位政要共同修建的西郊别墅康庄。康庄里,花木众多,首次从国外引进栽种的桉树,是公园独特的风景。

康庄还豢养着不少珍稀动物,在20世纪50年代,摇身一变成为成都最早的动物园,但人们还是愿意称它为“百花潭”。为方便游客,政府在百花潭河上架起浮桥,甚至有 “水上警察” 维持秩序,成为当时的趣谈。

百花潭公园大门(图源:《走马锦城西》)

因着动物园的存在,临河一带的街道还一度形成了成都小有名气的花鸟宠物市场,百花潭公园也就顺理成章成了众多“遛鸟”人的天堂,后来动物园迁至昭觉寺。

1979年,这里转型为以花卉盆景为特色的公园,那棵从汶川迁移而来的千年银杏 “白果大仙”,历经雷火,依旧生机勃勃,成为公园的镇园之宝 。

有人为此专门赋诗一首:

“汶川古木百花中,相伴芙蓉春意浓。树老根深大禹土,枝繁叶茂盛唐风。活存化石生之杰,挺立东方圣者雄。雷火刀兵等闲事,昂扬天府势葱茏。”

1300年的古树(图源:成都公园城市)

来源:成都方志(本文节选自《《走马锦城西》》)

来源: 成都方志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