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保宁军与保宁府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7-10 19:22:11 浏览次数:1294 【字体:

保宁军与保宁府

“保宁”一词,出自《逸周书·尝麦》,曰:“保宁尔国,克戒尔服。”即保有并使之安宁之意。唐代苏颋《授薛稷中书侍郎制》:“翼戴朕躬,保宁王室,厥功茂矣。”即辅佐护卫使安宁巩固之意。后世多以“保宁”为军镇、政区名称或帝王年号。

唐天宝八年(749),于剑南之索磨川(今四川马尔康市东梭磨)置保宁都护府,领吐蕃、牂柯等部族。

唐兴元元年(784),改河东度使置保宁军,治太原府,辖境相当今山西省太原、昔阳、孟县、祁县、文水、阳曲等市县。

五代唐天成四年(929),分东川之阆州、果州置保宁军,治阆州。

北宋乾德四年(966),改保宁军为安德军。

北宋淳化元年(990),婺州又被赐予保宁军军号。

辽应历十九年(保宁元年,969),辽穆宗耶律璟被近侍所杀,耶律贤率部第一时间赶到,灵前即皇帝位,即景宗,改年号为“保宁”,使辽国避免了动乱,保有了原有的安宁并使之巩固。

南宋宝祐六年(1258)七月,蒙哥率军围攻阆州大获城,南宋利州西路安抚使、阆州总兵杨大渊归降后,置东川元帅府。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升阆州为保宁府,辖阆中、南部、苍溪、西水、新井、新政、奉国7县,新得、小宁2州。其后,新得、小宁2州并入阆中县,西水、新井、新政3县并入南部县,奉国县分入阆中、苍溪2县。

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改东川元帅府为保宁路,不久仍复为元帅府,后撤。

明代,保宁府辖2州8县,即:巴州(辖通江县、南江县)、剑州(辖梓潼县)、阆中县、苍溪县、南部县、广元县、昭化县。

清顺治三年(1646),清军入川,攻占保宁,清廷任命柯臣为清首任保宁知府,同时设四川省会于保宁。此后,清军以保宁为据点,同大西军和南明武装在四川反复争夺攻战,并在保宁举行了四川乡试五科。

康熙四年(1665),四川省政权机构由保宁迁往成都。清代,保宁府所辖州县除减少梓潼县外,其他与明代相同。

民国2年(1913),撤销保宁府。保宁府,这个历经元、明、清诸代六百三十余年的行政区域,在川北一带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保宁,长期以来亦成为阆中的代称。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南充市地方志办公室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