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四川历史名人与美食(二)苏轼——赠君木鱼三百尾‖徐敬国

作者:徐敬国(成都市 武侯区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7-10 19:23:14 浏览次数:1386 【字体:

四川历史名人与美食


苏轼——赠君木鱼三百尾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宋神宗年间,苏轼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宋哲宗年间,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在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均有很高造诣。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文集。

苏东坡是著名文学家,还是著名美食家,一向讲究饮馔。相传与苏东坡有直接关系的佳肴名馔很多,如“东坡肘子”“东坡豆腐”“东坡玉糁””“东坡墨鲤”“东坡饼”“东坡酥”“东坡豆花”“东坡肉”等。

同时,苏轼也留下了不少吟诵美食的诗句,如“正是河豚欲上时”“日啖荔枝三百颗”“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他尤其喜欢猪肉,专门写了《猪肉颂》:

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大意是:把锅洗得干干净净,放少许水,点燃柴木、杂草,控制住火势,让火苗不能冒起来,小火慢慢煨炖。等待猪肉慢慢地熟,不要大火催,火候足够了,自然会滋味极美。黄州有好猪肉,价钱却贱得像泥土一样。富贵人家不肯吃,贫困人家又不会煮。我早上起来打上两碗就吃饱了,您不用理会我。他认为炖猪肉关键在于掌握火候,用文火煮烂,味道即美。他还用竹笋炖猪肉,吃起来异常鲜美,于是写下一首打油诗:“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

苏轼一生漂泊辗转各地,自然忘记不了家乡的美食,有《棕笋》诗为证:

赠君木鱼三百尾,

中有鹅黄子鱼子。

夜叉剖癭欲分甘,

箨龙藏头敢言美。

愿随蔬果得自用,

勿使山林空老死。

问君何事食木鱼,

烹不能鸣固其理。

诗前有序曰:“棕笋,状如鱼,剖之得鱼子,味如苦笋而加甘芳。蜀人以馔佛,僧甚贵之,而南方不知也。笋生肤毳中,盖花之方孕者。正二月间,可剥取,过此,苦涩不可食矣。取之无害于木,而宜于饮食,法当蒸熟,所施略与笋同,蜜煮酢浸,可致千里外。今以饷殊长老。”

棕笋:即棕榈树的花房,《本草纲目》载:“状如鱼腹孕子,谓之棕鱼,亦曰棕笋。”又言:“棕鱼皆言有毒不可食,而广、蜀人蜜煮醋浸以寄远,乃制去其毒尔。”蜜煮酢浸指用蜂蜜煮或用醋浸渍。剖瘿:剥开棕笋。瘿:树木上隆起的部分。箨龙:笋的别名。烹不能鸣固其理:语出《庄子集释》,庄子出山拜访县邑一个老朋友,老朋友很高兴,准备酒肉,叫仆人杀一只鹅款待他,仆人问道:“一只鹅会叫,一只鹅不会叫,请问杀哪只?”主人说:“杀那只不会叫的。”

从诗序可看出,这首诗是苏轼向友人殊长老介绍蜀地人们经常吃的棕笋。棕笋外观如鱼鳞,内藏鹅黄色种子,密集如鱼子,因此又被称为“棕鱼”“木鱼”“棕花”。棕笋做法和普通竹笋相同,蒸熟即可,味如苦笋,但又有回甘和独特的香味。如果和着蜂蜜一起煮,或用醋腌制,可以久藏,家乡的味道便携至千里之外,因此苏轼离开家乡后,一生辗转外地,也许偶尔会尝到家乡棕笋的美味。蜀地人们常将棕笋供奉在佛前,出家师父更视之为珍宝。当时棕笋是蜀地美食,诗序中说“而南方不知也”,这里的“南方”应该指的苏东坡当时任职的江南。殊长老应为江南僧,所以不熟悉棕笋,于是他把珍贵的家乡美味棕笋,介绍给好友殊长老。

苏轼本身是一个爱吃的人,甚至以老饕自居,还写下名篇《老饕赋》:

庖丁鼓刀,易牙烹熬,水欲新而釜欲洁,火恶陈而薪恶劳。九蒸暴而日燥,百上下而汤鏖。尝项上之一脔,嚼霜前之两螯;烂樱珠之煎蜜,滃杏酪之蒸糕;蛤半熟而含酒,蟹微生而带糟。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婉彼姬姜,颜如李桃,弹湘妃之玉瑟,鼓帝子之云璈,命仙人之萼绿华,舞古曲之郁轮袍。引南海之玻黎,酌凉州之葡萄,愿先生之耆寿,分余沥与两髦。候红潮于玉颊,敬暖响于檀槽,忽累珠之妙唱,抽独茧之长缲;闵手倦而少休,疑吻燥而当膏。倒一缸之雪乳,列百柂之琼艘。各眼滟于秋水,咸骨醉于春醪。美人告去已而云散,先生方兀然而禅逃。响松风于蟹眼,浮雪花于兔毫。先生一笑而起,渺海阔而天高。

诗词大意是:庖丁操刀,易牙烹调,烹调用的水要新鲜,锅碗等用具一定要洁净,柴火也要烧得恰到好处。有时食物要经多次蒸煮后再晒干待用,有时则要在锅中用文火慢慢煎熬。吃肉就选小猪颈后部那一小块最好的肉,吃螃蟹则选霜冻前最肥美的螃蟹的两只大螯;樱桃最适合在锅中煮烂煎成蜜来吃,杏仁则做成精美的糕点蒸来吃;蛤蜊要半熟时就着酒吃,蟹则要和着酒糟蒸,稍微生些吃。这些天下精美的食品,都是我这个老食客所喜欢的。筵席上来后,还要由端庄大方、艳如桃李的美女弹奏湘妃用过的玉瑟和尧帝女儿用过的云璷,并请仙女萼绿华伴着优美的“郁轮袍”曲翩翩起舞。用珍贵的南海玻璃杯,斟上凉州的萄萄美酒,愿先生将六十岁高寿的经验分享一些给我。喝酒红了两颊,却被乐器惊醒。忽然又听到落珠、抽丝般的绝妙歌唱。可怜手已经疲惫却很少休息,怀疑酒性燥烈却把它当成膏粱。倒一缸雪乳般的香茗,摆一艘装满百酒的酒船。大家的醉眼都欣赏潋滟的秋水,大家的骨头都被春醪酥醉了。美人的歌舞都解散了,先生才觉醒而离去。烧壶里水已经煮开,发出松风的韵律,冒出蟹眼大小的气泡,赶紧饮一盏用兔毫盏冲泡的雪花茶。先生大笑着站起身来,顿觉海阔天空。

《老饕赋》将中国烹饪与饮食描述得精美巧妙,如庖丁的解牛刀法、易牙的烹饪技艺,都是高超精妙的烹饪。点明烹饪之妙,在于精准火候的把握、精美食材的选取,还有恰到好处的使用方法。同时,享用美食之时,如能用珍贵的玻璃杯,斟上凉州的葡萄酒,有美丽端庄的美人用湘妃的玉瑟弹奏古曲,请仙女穿着“郁轮袍”翩翩起舞,则宴饮之美、老饕之乐妙不可言。

从赋中“愿先生之耆寿”可知,当时苏轼已近60高龄,被流放至岭南,所处境况非常困难,但他依旧用乐观潇洒豁达的心态面对一切艰难困苦,逆境之中却从未失去对高雅情趣的憧憬和对美好未来的信心。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徐敬国(成都市 武侯区地方志办公室)

供稿:成都市武侯区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