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评论
-
2022-06-16 大江健三郎作品中的人文主义观方蓓蓓 《光明日报》( 2022年06月16日 13版) 大江健三郎近照。资料图片 由大江的妻兄、著名导演伊丹十三根据大江的小说《静静的生活》拍摄的同名电影海报。资料图片 渡边一夫。资料图片 《M/T与森林中的奇异故事》书封。资料图片 《二百年的...
-
2022-06-16 延安新年画运动:翻身人看翻身画 新年画绘新生活作者:闵靖阳(南通大学中国红色美术研究中心主任) 在1944年的陕甘宁边区文教大会和建设展览会上,共出现了美术作品3545张,包括图表、布画、人像、连环画、木刻、剪纸、画册等各种样式,群众最喜欢的就是展示边区生产建设成就和英模故...
-
2022-06-16 蓝天碧野 艺高德馨——追忆表演、导演艺术家蓝天野【追思】 光明日报记者 李笑萌 董 城 2022年6月8日,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七一勋章”获得者,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表演、导演艺术家蓝天野,因病在京逝世,享年95岁。 “伟大的人民艺术家”“真正的德艺双馨”“‘秦二爷’走好”...
-
2022-06-16 世锦赛开赛在即,谁能阻挡中国跳水队9日,中国跳水队公布了出征世界游泳锦标赛的参赛名单。这支新老结合的队伍能否在布达佩斯续写辉煌?“谁能阻挡中国跳水队”又将成为世界泳坛的话题。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跳水队除了在2003年巴塞罗那和2005年蒙特利尔世锦赛收获“欠佳...
-
2022-06-16 新疆持续加强文物考古和保护光明日报乌鲁木齐6月9日电(记者李慧、赵明昊)9日记者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获悉,近年来新疆一批珍贵文物得到妥善保存,一批考古研究成果得以问世,文物安全形势持续向好,博物馆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新疆位于古代“丝绸之路...
-
2022-06-16 天津发现多座东汉至明清古墓光明日报天津6月9日电(记者刘茜、陈建强)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馆员尹承龙介绍,今年5月,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蓟州区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蓟州区白马泉村北墓地进行正式考古发掘,勘探发现的60座东汉、唐辽及明清时期墓葬目前已经清...
-
2022-06-15 自然与人文的交响 ——冯骥才散文漫谈何向阳 《光明日报》( 2022年06月15日 14版) 溪畔清谈 冯骥才 显然,作为画家的冯骥才是敏锐的。这从他的散文可以见出。一般而言,20世纪后的作家对于自然风物已经稍显迟钝,更不用说在文字中加以强调和刻画。难道那个“自然”真就叠印进了史籍...
-
2022-06-15 当代流行音乐要坚持人民创作导向张阔 《光明日报》( 2022年06月15日 13版) “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1942年5月,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社会主义文艺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指出了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要将为人民大...
-
2022-06-15 如何让传统节日持续焕发时代光芒刘珺 彭昇 《光明日报》( 2022年06月15日 13版) 2022年河南卫视《端午奇妙游》 资料图片 【热点观察】 “原来屈原才是中国式浪漫鼻祖”“屠洪刚端午奇妙游定军山”“河南卫视端午晚会飞龙在天多绝”……刚刚过去的端午节,河南卫视《端午奇妙...
-
2022-06-15 【论坛】高翔:牢牢把握历史主动 创造新的历史伟业牢牢把握历史主动 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高 翔 内容提要:只有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才能书写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伟大历史。要准确判断时与势,勇于担当作为,强化忧患意识,牢牢掌握历史主动。深刻认识创造精神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