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评论
-
2022-06-08 如何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审美观杨晶 《光明日报》( 2022年06月08日 13版) 【热点观察】 近年来,文娱领域流量至上、“饭圈”乱象、违法失德等现象频现,“娘炮”“网红脸”“小鲜肉”“脂粉气”“邪魅态”“耽改”等畸形审美趣味一度泛滥,在青少年中间造成不良示范,若不加以...
-
2022-06-08 数字技术为文化遗产带来了什么黄隽 《光明日报》( 2022年06月08日 13版) “数字敦煌”项目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文物保护理念,对敦煌石窟和相关文物进行数字化采集、加工和存储,构建起一个多元化与智能化相结合的石窟文物数字化资源库。图片来源于“数字敦煌”网站 【热点...
-
2022-06-08 异彩纷呈的拉美儿童文学作者:蔡潇洁(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中国读者对于拉美文学的了解,最初大多来自发生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拉美文学爆炸”,彼时集中涌现出一批才华横溢、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拉美作家,他们所创作的优秀文学作品风行世界,也...
-
2022-06-08 以优秀作品涵育孩子精神世界【文艺观潮】 作者:张凯滨 一年一度的“六一”国际儿童节,为我们思考儿童与文艺的关系提供了时间上的契机。优秀的儿童影视作品对孩子的成长乃至一生影响深远,亦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制作面向儿童的优秀影视精品,是影视...
-
2022-06-08 网标:行业规范标准来了【视听观察】 作者:易伟平 近日,网络剧《对决》、网络电影《金山上的树叶》等作品在开播片头出现了“网络视听”式样的显著标识。这一作为“网络剧片发行许可证”标志的“网标”一经面世,不但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也标志着网络剧...
-
2022-06-08 《声生不息·港乐季》:回溯经典 奔赴未来作者:牛梦笛 在香港回归25周年之际,由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港澳台办公室、香港中联办宣传文体部特别指导,湖南广电联合TVB制作了音乐献礼节目《声生不息·港乐季》,邀请16组老中青三代实力音乐人重温时代旋律,回忆港乐...
-
2022-06-08 《对决》:追寻正义之光作者:王茵(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师) 24集刑侦题材网络剧《对决》自上线以来,因其故事充实、内容精炼、节奏明快吸引了不少观众的关注。细心的观众已经发现,《对决》在片头处增加了“网络剧片发行许可证”的标识。根据国家广电...
-
2022-06-07 【论坛】刘玉宏:中国地方志事业发展的经验、问题及对策中国地方志事业 发展的经验、问题及对策 刘玉宏 摘 要:新中国成立后,方志编修事业迅速发展,方志馆、网、库建设加快了地方志事业的转型升级,为当代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为今后中国方志事业的快速、高质量发展积累了...
-
2022-06-07 宁夏考古见证文明的交流融合【考古中国】 作者:马强(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自1923年发掘水洞沟遗址开始,宁夏考古工作已近百年,是中国考古百年历程的缩影。经过几代宁夏考古人“上穷碧落下黄泉”的不懈努力,一系列重要的考古发...
-
2022-06-07 用好时代发展动能——越窑青瓷产业发展之我见【忆言忆语】 作者:吴忠(浙江万里学院中东欧研究中心副教授) 珍贵的文化遗产,不仅是一种静态的需要我们去保护的珍贵财富,而且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也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宁波是古丝绸之路活化石,留存了大量的文化遗产...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