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文学作品>详细内容

【教师节特辑】难忘师恩 ‖ 甘元俊

作者:甘元俊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9-10 09:58:44 浏览次数:564 【字体:

难忘师恩

甘元俊

世间一切遇见,都是命运的安排。在我的人生成长过程中,能够遇见帮助我改变命运的老师,令我终身难忘。

记忆之门还得从小学五年级开始次第打开……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还没有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只读五年就毕业了。但那个时候上初中就像现在上大学一样,完全以考试成绩为录取线,任何人都掺不了假。考上了初中的学生就可以继续读书;落榜的学生,或选择留级复读第二年再考,或直接回农村当农民。好在那时,每个大队小学的教导主任也好,还是任课老师也好,都非常重视毕业班的教学工作,都是以升学率论“英雄”,对当年考试升学率高的老师,送走前届后又可以继续接替毕业班任教,反之,就只有返回去教一年级。所以那时,在老师内部有“没有那个金刚钻,就不要去揽那个瓷器活”的话,且十分流行。

小学一至四年级,都是一个老师包揽语文、数学等所有教学课程。进入小学五年级,我们班新来了一位名叫甘新民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虽然中等的个子,但特别有精神。

TEACHER'S DAY

小时候上课时,我喜欢读望天书、开小差,还经常不懂装懂,学习成绩也一直只是中等偏上。就是甘老师“接手”我们班任教一个月以后,我也依旧是“老毛病”常犯,以至于学习成绩总是在原地“徘徊不前”。甘老师为纠正我的“老毛病”,经常抽我起来回答问题,弄得我要么回答不上来,要么答非所问,那个脸红得像卖“红甘蔗”似的,脚忙手乱,脸红耳赤,浑身不自在,我在同学们面前出尽了洋相。按照甘老师当时的话说,以我那时的学习成绩,要想考上初中,基本上不可能,只有回家修“地球”(当农民)。后来,甘老师为提高我们几个“差等生”的学习成绩,利用下午放学后单独给我们开起了“小灶”(补课)。他除了给我们补习语文基础知识外,还重点教我们如何写好作文及一些课外知识等等,就这样一直坚持了一年。

临近升学考试的前几天,甘老师找到我语重心长地进行了一次促膝谈心式的长谈,教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并认真对待升学考试。直到考试头一天上午,他还一而再再而三地叮嘱我:做题时一定要先易后难,不要被一道题“卡住”就停滞不前,若是实在不会做的题,到最后那怕是“蒙”,也要把题“蒙”完等答题的方式方法。其良苦用心,少不谙事的我还是完全没有把老师的话听进去,一副毫不在乎的样子,心想,考不起学校,大不了回家帮助父母修“地球”去。

大约8月20号左右,升学考试成绩终于公示出来了,我侥幸以高出5分的成绩被录取。但我深知,能够升入初中继续读书,与甘老师那一年单独给我们开“小灶”的结果密不可分。

后来听说,当年,我们班的升学率在全乡7个大队中排名第一,甘老师不仅因此得到了表彰奖励,还被破格提拔调到了初中任教。

真是无巧不成书,调入初中任教的甘老师,又任我们一班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我们又“见面”了。

小时候,我的记忆力特别差,常常因为背诵不了课文而被甘老师留下来,不仅要被老师罚站,还要罚扫地等等,老师的目的和用意就是要我长长记性,好好读书,好好背课文。记得有天下午,有十几个同学因为背诵不了课文留下来了,老师要求必须背诵后才能回家,而我接连去背诵了好几次,背到中途结果还是“卡”了,于是,我主动向甘老师提出可不可以采取默写的方式,没想到他同意了。我明明知道还是不能熟练背诵课文,于是耍了一个小聪明,将熟记的段落句子重复写上几遍,背诵不了的段句就给省略掉了,单从字数上看,完全有课文的篇幅了那么长了,心想满以为可以蒙混过关,没想到结果还是被甘老师的火眼金睛给发现了,要求我继续接着读后接着再背。那天,我成了最后一个背诵完课文回家的人。那时,天快黑了,当我独自一个人走在回家的路上,眼泪都差点掉下来了,一边嘟哝着嘴骂了老师几句,嫌他对我们太严格了,一边自问自答“我为什么要读书?我是为谁读书?”

自从那次老师“强行”我背诵课文之后,我便慢慢从中摸索出了一套一边读课文、一边用笔记录的快速记忆法,收效还不错,从此再也没有因为背诵不了课文而被留下来过,学习成绩也似“矮子爬楼步步高”。“边读书边记录”的记忆法,不仅增强了我的记忆力,还练就了过目不忘的本领,并一度成为了同学们口中的“超强大脑”,以至于后来在成都的一次脱稿演讲会上赢得的阵阵掌声,我想与老师那时经常抽我起来回答问题所锻炼出来的胆量,以及读书说时练就出来的超强记忆功能有关。就连现在,仍有一些文友时不时问我的记忆力怎么那么好,我也只是笑而不答。

甘老师是一个风趣幽默的人,他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给我们讲他自己编写或创作发表在某些报刊杂志上的故事给我们听,并通过“故事”来启迪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及如何做人的道理,其良苦用心深得同学们尊敬和爱戴。一年后,甘老师因为热爱文学,从一名公办老师考入了乡文化站工作,不再教书了。

时间飞逝如流水。十几年的寒窗苦读,依旧没有改变我跳出“农门”的命运。但时间却改变并教会了我每天如何重复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然而,不甘寂寞的我,在一边劳作的同时,或许是受老师的熏陶和影响,既然爱上了写作。

为提高写作水平,我登门拜访了当时还在乡文化站工作的昔日曾经教过我的甘老师,想他给我的指点迷津。甘老师在文化站工作的那些年,已在各大报刊杂志发表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数十篇,已是省、市、县知名作家了。同时,他或许已预感到了在乡镇工作的时间不长了,于是曾先后有意栽培过好几个或喜欢音乐、或喜欢歌舞、或喜欢体育的年轻人作为文化站的“接班人”。直到我的出现后,甘老师才把大部分精力和心血都转移到了我身上,把我当关门弟子一样精心栽培,从文学基础知识教起,我写的每一篇稿子,老师每次都要不厌其烦地给我提出修改意见或帮我修改。但那时我只是把写作当作一种爱好,作为劳作之余的一份精神食粮来打发时光的一剂疗伤止痛良药而已,完全没有把它当梦想一样去追求,始终抱着一切顺其自然的平常心态。

没过多久,甘老师果真被借调到县文化馆工作了,专门从事文学创作。后来,又被正式调到县创作办公室工作。

自甘老师进入县城工作后,我之前的那种向他面对面的请教学习方式,变成了书信交流,基本上每隔三五天,都会相互有一封书信往来。那时,一篇稿子,他要反反复复给我修改无数遍,直到满意为止。甘老师知道我没有收入来源,还经常提供稿签纸给我使用。为节约开支,那时的稿签纸也常常是写了正面写背面,我还从老师那里学会了将旧信封轻轻拆开,然后翻一个面重新用胶水粘贴使用的办法。其实,那个时候,谁都不容易。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老师的言传身教中,我进步很大。1988年3月,当我的第一篇处女作《再见》在《西南物资商业报》发表后,甘老师比我还要高兴。

1989年12月,乡文化站作为省、市的“文化先进乡”,必须接受达县地区的检查考核,但由于甘老师被调走后,文化干部一职一直空缺,于是市、县联合组织人事等多部门,于当月底在全县紧急招考补缺。值得庆幸的是,我终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那时连自己做梦都不敢相信文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不仅给自己和家人长了脸,也总算没有辜负老师对我多年的培养。

后来,我参加工作后,因为工作和家庭原因,与老师的联系没有之前那么勤密了。那些年,我的主要精力转移到全力以写新闻宣传稿为主,文学写作暂时被搁浅了。但还是经常在一些报刊杂志上拜读到老师的佳作。

我十分佩服老师对文学的那份执着和追求。老师为了写出更多更好的文学作品,可以说是用生命在写作,写作对于他来说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以至于又后来接连创作出了几部长篇小说,他做梦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搬上银幕或发表出来,这也或许是每个文学人的梦想。但后来由于身体原因,老师于2008年7月过早地离开了人世,享年64岁。老师苦苦追求了多年的文学梦想,从此画上了句号。

我一直没有忘记,做人不能忘恩的道理。如今,已靠文学改变命运并过上幸福生活的我,每当想起老师对我的特别关爱及帮助,不要说摆上一桌像样的谢师宴来答谢,就连矿泉水都没有请他喝过一瓶,心里实感内疚和惭愧,但却无以回报。

我一直以为,文字是对生活的最好倾述方式,并早就想用一段文字来感恩这段缘分,但又担心在某些段落里,或用词不当,会对他造成不敬,所以才一直未动笔。今天,还是终于鼓起勇气提笔写下了这段文字,算是对他的怀念和感激,同时也向老师汇报,你的学生,或许永远也达不到你的水平,但自2018年重新拾笔以来,又开始写作了,并偶有“豆腐块”发表或获奖。

是以为记!

作者简介

甘元俊,四川省邻水县人,广安市作家协会、邻水县作家协会会员。散文《交公粮》获四川省报纸副刊(2018年度)好作品奖二等奖,获广安市第六届(2020年)川东周末文艺奖一等奖,获第三届邻水县文艺奖(2020年)三等奖;《放牛娃》获四川省报纸副刊(2019年度)好作品奖三等奖。

HAPPY TEACHER'S DAY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甘元俊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