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地情>市县地情>乐山市>夹江县>详细内容

夹江县地情

夹江县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件、世界灌溉工程遗产1件,分别是夹江年画制作技艺、夹江竹纸制作技艺和东风堰。

夹江年画制作技艺:明代中期,县内已有木板制作年画作坊。

民国时期,县城及近郊有从事年画及纸礼生产的作坊、店铺三四十家。

夹江年画除满足本地民间需要外,还运销云南省、贵州省及东南亚各国,年销售量达400多万份。

2008年6月,夹江木板年画制作技艺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8年,县内有年画研究所、年画室6家,印销夹江年画近万份。

2022年9月,夹江年画研究所入选乐山市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2022年11月,夹江年画入选首批“天府文旅”IP项目库。

夹江竹纸制作技艺:明代嘉靖年间,县内农村已生产手工迷信纸和书写纸。清代康熙、乾隆年间,县产手工书写纸被定为“文闱卷纸”、贡纸。

抗日战争时期,夹江手工纸年产量最高达9000余吨,居全川产纸县第一位,国民政府的《中央日报》《新民报》《新华日报》《天府新闻》《工商导报》《大公报》以及公文、杂志均用夹江手工纸印刷。国画大师张大千曾两次到夹江县马村乡,指导并生产出大千书画纸,满足大师们的需要。

夹江手工纸经72道小工序、15个大环节,方使嫩竹成为纸张。

2006年5月,夹江竹纸技艺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东风堰:东风堰原名三大堰、八小堰,起始于明代陆纶“开二堰水利”,与市街堰同沟引青衣江水,到今漹城镇谢滩村分沟,流灌农田七八千亩。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小堰更名为龙头堰。民国19年(1930年),堰头迁至迎江乡石骨坡,灌溉农田增至3.44万亩。1967年,龙头堰改名为东风堰。1973年,堰头再迁至迎江公社五里渡,灌溉农田增至6万多亩。

2014年9月,东风堰成功申报为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2018年3月,县委、县政府在新桥电站举行首届东风堰世界灌溉工程放水节活动。

2022年,夹江县举办东风堰360周年庆暨“大灌区”文旅发展联盟2022年年会系列活动。

来源:夹江县地方志办公室 更新时间:2019-07-19 10:22:24 浏览次数:
终审:何谐
×

用户登录